搜索
 

漫话迴龙塔(二)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王衡生

大专家的评价入木三分,中肯、贴切又极为到位。的确,迴龙塔自身结构非常奇特: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塔身简体为旋转螺式结构,第一层,开间展度大,宽5.67米,一、三、四、五层递次收缩,如此下大上小,从而增加了塔身的稳定性。从外观看塔凡七层,而其内部仅为五层。底层用厚实的巨大青石枕建造,面宽五米多,基础重心落在天然庞大的石矶之上。塔之二层以上,均有青条火砖构砌。塔身中空,实际上是做成了两个直径不同的砖砌筒体,内外筒体之间又以很厚的砖墙相连而成巷道。空隙部分设置成青石或青砖墁作的旋式楼梯,可供人绕行拾级踏步而上。塔内筒体在水平方向巧妙地用青砖拱成楼面,形成漂亮而结实的穹窿顶,共分割为五层,将承重力均匀地分布在塔体上。这样的构造,具有坚实的稳固性。在装饰与实现使用功能方面,设计构建者,极尽其聪明智慧,手法甚是高超。在塔的第二、三、五、七层均设置了平座,便利于人们登塔远眺;而第四、六层间设腰檐,由于平座与腰檐之间高度不等,又使高达37.25米的塔身造型具有了视觉上的起伏变化和丰富的韵律感。为加强凝固砖石塔的美感,则在平座与腰檐下设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每垛之间,间作鸳鸯携手,并从塔身上渐次挑出,既成为支承平座和腰檐全部重量的组合悬臂梁,同时对筒体塔身又起到了恰到妙处的艺术装饰作用,其形制亦保留了宋代建筑的某些遗风。塔的外貌凝重,庄严而挺直,而内里的空间组合却充满玄机,妙不可言。

第二层以上,每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设有劵门,供游人出入,而第二、三层与登塔踏步阶梯相连接的入塔劵门,却设置在塔身外平座的不同方向。每扇劵门的两侧均设砌假窗,三、四两层更加明檐层,可谓别出心裁,以此而谋求符合“宝塔尖尖,七层八面八翼角”的古制格局。这话看似简单,而包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却极为深邃。诸如,这七层,源自佛教的慈悲与善恶之说,正如“救人一命,深造七级浮屠”这句老话所折射的善恶皆有报应的教义。而这“八面八角”,却是设计营造者按太极图据以地理水文情况,即风、雨、雷、电、山、川、河流变通八卦,将八卦中的古佛教理数据测算运用其间而加以科学设计的。方位面向确定为“八面、八角”。“八角”象征日、月、星、金、木、水、火、土;各层各面门窗巷道的设计则依照各项所属的乾、巽、坎、艮、坤、震、离、兑八卦来确定。这话说起来听起来都十分复杂难解,但只要你置身塔中,回环往复,有如置身玄奥迷离的八卦阵中,很难找到“更上一层楼”的梯道口,旋来转出好一阵子恍惚游于扑朔迷离的宫殿,不辨东南西北,往往又回到了原地,这时,你就会在捧腹大笑中感受到它的韵味并不得不叹服古人设计与营造宝塔的精巧与玄妙。如此高层的建筑,又以笨重的砖石砌就,还在塔顶置复钵,其间的铁相轮重达十多吨,历尽数百年风雨雷电,仍旧傲然挺拔,岿然不动,孰能不为之赞叹而折服呢?

是啊,当我们身临其境,饶有兴味地拾级盘旋而上,一层一层穿行于如同八卦迷宫式的塔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慨呢?那斗拱那腰檐,似乎伸手即可触摸,它们一个个排列有序,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既计算缜密,又精致美观,其间渗透了怎样的匠心?那飞檐的翼角,鳌鱼吻下,衔挂着的风铃,随风荡起悦耳的鸣响,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天籁之声给人一种怎样沁人心脾的快慰?沿平座绕行,登高望远,五岭逶迤,云蒸霞蔚的壮观,又赋予人怎样一种天高地远般的胸怀?而眼近的一碧潇水,环绕塔前,江上孤帆远影,古城翩翩景色,又宛若画图,美不胜收,入眼入心来,再会予以人一种怎样美妙的享受呢?如若再绕至登上塔顶,诸多的感悟定会倍加强烈,仿佛都真真切切听到了自己心脏搏动的声音……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下得塔来,频频回首,聚精会神地仰视这巍然耸峙的古老宝塔,不禁感叹万分:它为迴妖龙镇水患造福苍生而横空出世,雄踞于陡峭如削嶙峋怪特的绝岩之上,沐浴了零陵四百年岁月风雨与人世沧桑,凝聚而结晶成了零陵郡城文蕴沛然又最具特色的一大人文奇观,与那悠悠潇湘水,那绚绚“蘋洲春涨”图,那绵绵的“潇湘夜雨”诸胜相映生辉,齐名天下。(作者系零陵文博副研究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