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部切中时代热点的小说——读唐曾孝长篇小说《金鸡梦》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王金梁

最近,漓江出版社出版了唐曾孝的长篇小说《金鸡梦》。全文36万字,内容充满时代的佳音,洋溢“中国梦”的气息,是一部切中时代热点、弘扬主旋律的好小说。也是唐曾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蕴含了他数十年来笔耕不辍的血汗,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路上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发“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从各自的岗位,各自的理想,去努力实践,努力拼搏,这是时下人们的共同努力方向,也是议论最多的热门话题。唐曾孝的小说《金鸡梦》就是运用文学的形式反映了一组乡下农民为实现脱贫致富的“金鸡梦”,而发生的故事。

作品以三户农民两代人致富道路为线索,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起,描写拨乱反正、清扫“左”的影响,农民分田地搞“大包干”,发展农牧林副业,剩余劳力进城出国挣钱,共同建设新农村。小说将土改、合作化、公社化作为回顾,捆绑在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段历史上,迂回地展开故事。五十年间,农民为发财致富所经历的磨难、受益、发展,以及人为地制造斗争、批判、乃至老死不相往来。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历史制造的恩恩怨怨都烟消云散。小说通过对金鸡岭发展的描写,让人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也看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金鸡梦”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漓江出版社推荐说:“《金鸡梦》以丰富、繁多的故事为线索,展示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书中许多情节鲜为人知,人物各具性格,极有看点。同时,‘金鸡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本书切合当前热点。”

唐曾孝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而后转入文学创作。对于政治生活的敏感性、反映政治热点的主动性,这可以说是他多年形成的一个鲜明的特征。退休后,他本可乐享晚年,但他却闲不住,给自己写下了一条座右铭:“不想当作家不是好记者”。他一直坚持不懈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了好几部中篇小说、报告文学以及散文集子,日复一日地笔耕不辍。为了反映划时代的农村改革,为了掌握乡下农民在这场气势磅礴改革中所走过的历程和故事,十年前他曾经背着被子和日常生活用品到冷水滩区普利桥镇体验生活,跟镇干部一道走村串户,到屋场地头和农民聊天。他听说有个叫“御印岭”的地方有几户人家走向了致富路,他便跋山涉水到那里采访,途中不慎摔了一跤,颈脖子扭伤了,头部也划破了皮,住进医院缝了五针,还用石膏板固位“绑”了半个多月。伤势略有好转,他带着“颈托”又一头埋进原始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他就是凭着这个韧劲和毅力,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反复修改了七次,终于完成了《金鸡梦》这部长篇小说。

《金鸡梦》,描写了金鸡岭农民进城出国实现发财圆梦的全过程,无一户农民不是付出血汗的。孟成真实行“大包干”前进城做小生意,被极“左”思潮极至的大队长、外号“尽缺德”设陷阱坐了三年牢。他的父亲孟求吉因带头学习安徽小岗,在全县第一个试行“大包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也进了班房,后来平了反,成了全省的典范。受到父亲的影响和鼓励,孟成真第一个再进城发财,遭到“尽缺德”的嘲讽,两人先后打了三次架,他冲破阻力进城合伙办工厂,失败不气馁,在党支部书记孟生富的鼓励和支持下,重敲锣鼓重划船,办起轻车熟路的盆景制作中心,得到外商的支持,国内国外两地办企业,县领导开现场会介绍他致富的经验。申中财的母亲被错误打成地主分子,差点送了命;大儿子申建国读初中时因反对放稻谷卫星,开除学籍而发癫,病好后装癫卖傻二十年,悄悄自学读书,考上成人大学,后来出国留学,读完博士,设计了三个村联合建设旅游城的规划图,回国当上了旅游特区区长。申中财忍辱负重,在大门上写上“穷光荣”的对联,掩护一家人减少政治上的灾难。改革开放后,他转过弯来,涂掉用油漆写下二十多年的“穷光荣”春联,办起了养鸡场。党支部书记孟生富,主持正义,办事公道,同情和支持农民发财,却被免职多次,几上几下,备受磨难。改革开放后,恢复职务的他,带头养母猪繁殖小猪出售发财,率领全村农民共同致富。在这些人的带动和影响下,城乡结合,艰苦奋斗,奇迹出现了;进城出国的发了财,返资回乡开发;守望家乡的人富裕了,积累了资金。两股力量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把小山村的金鸡岭打造成旅游特区的县级单位,圆了美满的“金鸡梦”。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紧紧拥抱‘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如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等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非常精辟的。这本书十分切合中宣部等五部门发出的《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的通知》中所说创作的“中国梦”作品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向往的要求。

如今唐曾孝已经82岁高龄,不仅文学创作的热情没有减退,而且还有新的打算、新的目标。为此,他坚持到湘江冬泳。他说,只有身体素质好,才有文学写作道路上的持久毅力与艰苦打拼的精神支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