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毛
近年来,在藏龙卧虎的永州文化界,以篆刻艺术扬名的“永州七刀”,名气颇为响亮。在一次与书法家黎笃田、诗人毛激流等文艺界朋友的聚会中,我有幸认识了“永州七刀”之一的“敛锋刀”彭庵酩先生。其实在此以前,我早就在一些书籍、报刊和展览中欣赏过彭庵酩的篆刻作品,对其“圆转而不失方劲,粗犷而不失灵动”的风格钦羡不已。此番得识,见到他持于手中的一方印章,则对他更感亲切。因为印章中的五个字——“惟虚方受物”,是祁阳乡贤陈大受《镜石诗》中的名句。彭庵酩的家乡祁东县和我的家乡祁阳县以前同属于祁阳县,晚清名臣、一代廉吏陈大受是我们共同的骄傲。也是在这一次,彭庵酩将他的诗词集《问觉堂吟草》签名、钤印,赠我一册。闲暇时披览,一股悠长醇正的诗味,久久盘桓于胸间。若论读后印象,则元好问之“豪华落尽见真淳”七字,庶几近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沉潜、精通于此道者代不乏人。如今在艺术家中,喜欢创作旧体诗词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中的不少人虽非专业诗人,但凭借苦学勤吟,往往吐属不凡,令人击节赞叹。彭庵酩正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诗者能之。”通过阅读彭庵酩的诗词,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生平踪迹和心路历程,并品味他超越凡俗的学识和才情。拙见以为,彭庵酩的诗词具有如下特色:
——感情真挚,慨当以慷。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彭庵酩可谓深得其中三昧。如《临江仙·军旅情怀》一词云:“辍学从戎纾国难,丁年无欲无求。南疆惨淡战云浮。死生悬度外,清梦早搴休。人杰鬼雄堪景仰,寄情越戟吴钩。摩挲旧物醒牢愁。精神弥六合,事业足千秋。”词前有小序云:“乡友陈文源,职业军人。解甲后,常怀念死去战友,收藏军品,寄托情怀。余以诗记之。”上阕状陈文源驰骋疆场的壮怀激烈,下阕述陈文源集藏军品的一往情深。掩卷之余,叫人顿生敬意。又如《乡芜》一诗云:“山中茅屋是谁家,黄发垂髫看日斜。丁壮流移轻稼穑,野田荒亩弃桑麻。”由于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流,致使大量耕地抛荒,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者针砭现实,其笔底真情之语,使人想起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如《感慨旧事》一诗有句云:“旧朋醉酌三杯后,淡淡言谈感慨同。”密友对酌,言谈虽淡,实有深意存焉。
——文辞典雅,音韵铿锵。
创作旧体诗,若无深厚学养和精湛技巧为依托,最易流于浅淡,味同嚼蜡。彭庵酩感时、咏物、励志、抒怀、纪游诸什,炼字造句,莫不工切自然,朗朗上口,可见他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如《游西湖》一诗云:“好风凭借上层楼,遍览西湖兴未休。丛柳含烟分雅韵,三潭映月挹清幽。多情怵惕雄黄酒,好梦空嗟太白沤。独对端阳归棹远,断桥应许我回眸。”古往今来,咏赞西湖的妙制佳章不少,彭庵酩以娴熟的诗艺纵情挥洒,物我交融,独具一格。又如《水汲江》一诗云:“山水钟灵意欲歌,满楼佳气调云和。烟溪光景偎青草,鸥鸟闲情戏绿波。四序挪移春淡荡,五云留驻碧嵯峨。西南东北竞无际,仁寿乡居胜事多。”诗前小序写道:“水汲江魏湘江先生府第,新春佳节邀约我等,小聚其间,兴至作是篇。”本属应景之作,却写得平仄谐畅、诗意盎然,非深谙此道者莫办。
——意象开阔,雄视古今。
彭庵酩的人生经历比较坎坷,曾几何时,他以《书生困惑》一诗抒写积郁心头的无奈:“囊底青蚨日渐悭,书生无计悦红颜。文章身价由来贱,怕见杨花扑酒帘。”但正如俄国作家别林斯基所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命运中的不稳定因素,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故他的诗词涉及面广,绝不囿于一时一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均可化为胸中意象、笔底波澜。我们不妨欣赏其《西江月·谒绿天庵》一词:“锦地青天似碧,丹岩白水流珠。一尘不到是苍芜,庵在五云深处。
盈陌野蕉舒卷,当栏老树萧疏。酒徒词客访禅庐,清赏狂僧墨素。”绿天庵乃唐朝草圣怀素习练书法的地方。此词气势苍劲,笔力沉雄,与怀素“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的气质和风骨颇为相契。从《问觉堂吟草》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彭庵酩在磨难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涵养和气概。
平心而论,诗是最难评的,“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即使是名家巨笔,也未必尽得要领。我对彭庵酩诗词的理解,更难免肤浅之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