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丁香
从报社回到家乡工作后,有几个文友就一直约我,说是我家乡的不老泉村很是美丽神秘,要我找时间与他们去不老泉,去感受元结笔下“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檐下。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穡稼。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羡老翁无所求。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的美好景致。
元结描绘的是一千二百年前的廻溪景致。《辞源》中记载:“廻溪,水名,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汇入冯水入沱。”也就是在现在的江华县大路铺镇,当地百姓管这一景观名叫“廻溪寿域”,又俗称“不老泉”。据说,它的泉水因乳水松膏所渍,饮之,能延年益寿。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去年秋季,文友们过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瑶族盘王节。节庆完毕,我们终于去了不老泉村。
时值深秋,收割后的稻田静静地躺在河水之上,任风抚摸。一些村庄的水泥街巷,铺满金黄的稻谷,正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照耀。而它们的主人,则用一种叫做挂耙的农具,轻轻地为它们做一个类似梦酣之中的翻身,那细微的翻稻声,多像稻子们睡梦中发出的呓语。我们几个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很有默契地用一种闲适的心情来欣赏、来感受这沿途的美景,就像品茗茶、品咖啡。
不老泉村,实际是叫虾塘村。因村内有久负盛名的“不老泉”而得名。是一个山环水抱,玲珑剔透的小村庄。一弯澄碧的溪水从后山山涧里奔涌而出,沿着堰渠一路逶迤而来,来到小村的面前时,便急急地打着转儿,拐着弯儿,之后,极不情愿地从村前的石板桥下面缓缓流过,恋恋不舍地穿村而去。那一溜长长的青灰色的石板阶上,许多的村妇、村姑们或蹲或跪地在石板上洗衣、洗菜,家长里短地议论着,不时地有欢声笑语从她们那里飞过来,飘荡在溪水的上空,钻进我们的耳鼓,其间夹杂着爽爽甜甜的味道。
将车泊定,我们一行就开始了在不老泉的行走。
见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享受着晚秋的暖阳。面对我们,这些满是皱纹的脸绽放着菊瓣似的笑容。其中一位老婆婆看着有八十多岁了,一问,九十有五了,姓莫叫翠莲,隔壁村嫁到不老泉村的。一边跟我们谈着话,一边指着边上的几个老人说,他们也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老人,个个都有八九十岁了。我还想细细交谈,被朋友拉住,“我们先去看看不老泉。”
去不老泉是一条柔软、润湿的泥土路,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田园轻风和醇绵的泥土芳香,一种田园的怡然之情悄然自心底升起,让我好一阵感动,情不自禁地有了一种回到了童年时代的味道。我张开怀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不老泉,我来了。”
出村尾,沿着潺潺的流水来到村子后山脚下,只见在怪石嶙峋的石山脚下,一泓清泉倾泻而出,经过一片开阔的沼泽地与另一泉水汇合,然后浩浩荡荡地钻进一座树木茂密的小石山,接着从石山的另一头汹涌而出。这三眼泉水相距很近,互不干扰,又融会贯通,由此构成了廻溪寿域的美景。这三眼泉水分别叫不老泉、夜光泉、虾王泉,他们的泉水统称不老泉。他们四季如一清澈、千年如一奔腾,不知疲倦地浇灌着这片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民。不老泉,我用脚步去丈量它的历史深度;用心去感受它生命中的沧桑、觅踪它遥远的过去以及它身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地人对“不老泉”奉如神明。村里人说,不老泉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雨雪干旱,从未浑浊,更无涨落。过去,举行任何重大的宗教祭祀仪式,都要用不老泉水来通灵,据说,用其他的泉水神灵不受。正因为不老泉水水质好,所以早就已经被开发成矿泉水了,并被注册为不老泉矿泉水。厂址就在不老泉边上。白墙绿瓦的厂房耸立在围墙内,车间机器轰鸣,桶装、瓶装的不老泉矿泉水整齐地码放在厂房内。厂长易桂平是本地人,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穷得饭都吃不饱。十八岁那一年,他瞒着父母借了亲戚的钱去学驾驶,当司机跑运输,而后又贷款买了车,如此数年下来就有了点积蓄。接着,他又把赚来的钱投入到本镇的市场开发,硬是把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打造成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市场。但他不甘于眼前,他想为家乡父老为社会做点事,就想到了开发“不老泉”矿泉水。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不老泉矿泉水已经畅销全国,一如不老泉水日夜不息奔向大海般势不可挡。
夜光泉,是三口泉眼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某天午夜,牛角湾村七组杉木园的一刘姓父子,沿溪水打渔,不知不觉来到了夜光泉,突然发现出水岩洞内冒出两团火光,光如碗口大,而且光亮刺目,不停地向他们扫射过来。吓得父子俩丢下已经打到的三十多斤鱼和渔具就跑回了家。不久,不老泉村一黄姓村民夜里又来此打渔,也碰到了类似的境况,同样被吓得魂不守舍。从此,无人再敢晚上来此打鱼。难道这夜光泉中有着某种人类还不曾知晓的神秘?
虾王泉的泉眼边上有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很像一只要扑进塘里的大虾,泉眼因此得名,虾塘村的名字也因此而来。传说,虾王石很灵验,能给人带来好运,村里就有人把孩子名字写上去,以求神灵保佑,村人曰“寄名”。一年四季,常有十里八乡的人抱着孩子过来用泉水为孩子洗头祈福。
我停下移动的脚步,静默地注视着汩汩的泉水,低声呼唤远去的岁月过往,任由思绪在不老泉的上空随风飞扬,带走我心中那份无法表达也难以言说的忧伤和惆怅。眼前的泉水,正以一种恬淡的姿态,坚定的意志,旁若无人地汨汨向北流去。它的使命里除了灌溉良田,润泽百姓,还埋藏着的一种信念,那就是奔向湘江、奔向大海,那才是它真正的、最后的归宿。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不老泉,我寄望它风情不改,情怀依旧。人生如它,心怀似清泉水一般地澄澈明静、坚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