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幸愚溪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唐高翔

“出城西渡湘江岸,愚溪远落青天半。重山叠水郁迢迢,嘉禾奇葩纷绚烂。揩目四顾尽清幽,古今应作南士冠。”曹来旬游愚溪道出了愚溪的位置和愚溪的美景。

愚溪,潇水的最后一条支流,发源于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戴花山、大古源和小桃源,全长45公里,曲折蜿蜒,四季水碧。春夏之交,潇水猛涨,一片混浊,但愚溪仍呈绿色。潇水纳愚溪后向北再流四公里,在萍岛与湘水汇合一并进入湘江。

愚溪以前不叫愚溪,叫冉溪。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愚溪是柳宗元更改的名字。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是一条美丽的溪:“清莹秀澈,锵鸣金石。”

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的三个景点就在柳子庙上面愚溪两百米范围内。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生。”

愚溪尽管很美,但再美愚溪,如果没有遇到它生命的贵人——柳子,也只能孤芳自赏、对镜自吟,依然沉默在历史的长河,不为世人道也。

永贞元年,是柳宗元经历永贞革新失败后的人生最失意的一年,却也是南蛮之地的零陵幸运之年。这一年零陵迎来了柳宗元这个少有才名,早有大志的青年才俊。并在这一住十年。十年,零陵成就了柳宗元,更是柳宗元成就了零陵。柳子一生流传下的六百多篇文章竟有四百多篇在零陵写就,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成就了他山水散文之鼻祖。

“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柳宗元本是抱着“不为苍天只为民”的理想。用他的满腹才华治国平天下,但命运却与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参与的王叔文变革集团,在永贞革新中失败,他被一贬再贬,最后来到了荒野之地的永州。“英雄无用武之地”,无职无权的柳宗元,只有把心情寄托在零陵的山水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初柳子初来零陵住的是法华寺(现高山寺)。或许法华寺有山无水(潇水离法华寺较远),柳宗元这个大仁大智之人于是他看上后有青山,前有秀水的愚溪周边这片土地,搬来这里居住(直至离开永州)。

那“清莹秀澈,锵鸣金石”的愚溪如“邦无道则愚”的宁武子,睿而为愚、善鉴万类,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也如柳子自己,柳子因此写了《愚溪诗序》来寓意自己。柳宗元住在愚溪,并买下一方土地,命之名愚丘、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与愚溪愚公并为“八愚”。

当年有凌云壮志的柳宗元,报国无门,只有横下心来做一个山野农夫,把愚溪当成他真正自己的家,守着愚溪及这周边的山水,过那种看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春天,柳子在愚丘里栽花种果;夏日,柳子在愚泉洗浴更衣;秋日,柳子在愚沟里担水浇园;冬日,柳子在愚溪里披蓑垂钓。夜深人静,柳子在愚堂里秉烛读书;三五月明之夜,柳子在愚亭里把酒临风;天干地净之时,柳子在愚岛上吟诗做赋……

愚溪这个尤物,倒如今沾了柳子这“龙”的慧气,显得有了灵性、有了名气。特别是柳子的《愚溪诗序》、《永州八记》和《江雪》问世以后,愚溪之美天下闻名。无数名人大家纷沓而至、接踵而来,感悟愚溪的美、体验柳子的“愚”。

黄庭坚《游愚溪》:“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冉溪昔居人,埋没不知年。偶托文字工,遂以愚溪传。柳侯不可见,古木荫溅溅。罗氏家潇东,潇西读书园。笋茁不避道,檀栾摇春烟。”曹来旬游愚溪云:“观愚溪之奇景,读先生之华章,仰柳公之风范,学子厚之懿德。愚溪更让人憧憬神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柳子是不幸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有经天之才,有安邦之志,却被贬到荒蛮之野,万种屈辱无处诉,柳子又是幸运的,这一贬成就了他山水鼻祖的地位,开创了小品文的先河。最幸的是愚溪,因为它碰上了柳子,愚溪才真正有了它的名分和地位,从此成了仙溪、圣溪。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