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暮读涔天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吴东平

我始终认为,在“斜晖脉脉”

的暮晚时分,才是品读“悠悠之水”的最佳时机。这一点,在邂逅涔天河时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一河潇水北去,半张月亮照来。”初见涔天河——潇水在瑶山的支流,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深春傍晚。西垂的金乌还未完全落下,残留的些许余晖也没有丁点儿浪费,一股脑的全泻到了涔天河上,将她度成了一匹金色的绸缎,由近及远徐徐铺开。

没有想象中的那种万马奔腾、涛声如雷的恢弘景象,眼前的涔天河,在两岸苍山和寥寥无几的蝇灯簇拥下,平静温婉,妩媚动人,宛若婀娜倩女一般。

许是知道我们的到来,调皮的晚风竟把浪涛溅起的飞沫远远地吹洒过来,吹洒到我们的脸上,我们的眉间,我们的心窝,湿湿的、润润的、凉凉的,一股仿佛老友重逢的亲昵瞬间温馨了暮色,也温馨了我们的呼吸。

我有些醉意朦胧了,为眼前的景色:伴随着夜幕的徐徐落下,琉璃色的绸缎逐渐变成了墨绿色,映着天宇间闪耀着的星斗,仿似坠入爱河的少女的眼神,充满迷离的柔情。水面上不时穿梭的扁舟伴着渔人悠扬的调子,承载着的是归家的欢愉和丰收的喜悦。偶尔几声不知名的夜鸟嘶鸣,打破了这梦境一般的寂寥,却又平添了些许真实。

大河无言,这是见到涔天河后从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印象。作为潇水的支流,五十余万瑶族儿女的母亲水系,她并未因“出身不俗”而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反而收起了即便显露也无可厚非的锋芒,选择了内敛与宁谧。可能是见证了太多历史沧桑的缘故,涔天河深深地知道内敛是一种无声且坚毅的力量,宁谧是一种引而待发的美丽,而当两者在历史的蹉跎中不期而遇时,便会立即化成令沧海桑田也会为之动容的豁达与无谓。

但沉静并不代表默不发声,内敛并不意味着不张扬,大河有声是每条河流共有的脾性,涔天河当然也不例外。君不见,如今的涔天河虽不算丰盈,甚至略显清瘦,但在其“滔滔”的身后毅然是往昔千古豪情凝聚成的点滴往事;君不见,那灵动的、唱着欢快之歌的河水远比我们人类历史还要源远流长,比我们的青春还要饱满激昂,永远充满真情、充满骚动、充满灵性、充满奔放。

我正陷入沉醉中不能自拔,一起同行的友人突然推搡问道:“老吴,你说这么美的河源自哪儿?又终究流到何处?

是啊,这也正是我所思所想的,多情的涔天河你来自哪里?

来自千里大瑶山的密林深处?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令人惊叹的神韵?亦或在那遥不可及的苍茫寰宇?不,她真正的源头应在江华人辛勤的双手中,在江华人热乎乎的心坎处,在江华人幸福甜蜜的生活里。没有一个江华人不感激涔天河,因为每一个江华人都喝着她的“乳汁”,从爬到走,从生到死;没有一个江华人不爱戴涔天河,因为正是她母亲般一如既往的无私般付出与守候,给江华这座湘南边陲静谧小城增添几许粗犷与豪迈;没有一个在外的江华人不记惦着涔天河,因为他们的血液里有一半流淌的是涔天河的水,而这“水”里更满是淡淡的乡愁以及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亲情。

多情的涔天河的尽头在哪里?不,我是不该这样问的,哪怕她终究要汇入潇水、拥抱湘江、融进大海,我依旧觉得她遥远的没有尽头,因为在唐诗宋词的飞韵里,她与长江黄河一样,是盘古血脉的幻化,是一泻古今的灿烂江河;在五十余万江华人的眼中,她更是母亲,是意志,是信念,是呵护,是幸福,是一往无前,是所向披靡。所以,我该这么问:多情的涔天河啊,你将流向何方?

这时,一个似乎来自远方但却又极为清晰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我将流入人们温热的心坎,流入幸福和谐的生活,流入五彩缤纷的未来,也将流入你那朝思暮想的思念、宁静的心扉以及生花妙笔的触尖上。

我愕然,尔后淡淡地笑了……

夜色更浓了。

与友一同泛舟在波澜不惊的涔天河上,静静地倾听着夜鸟欢快的啼鸣与河水轻快的音韵,嗅着这晚风吹来的略带甜味的涔天河水味儿,仿佛时间瞬间停止了一般,我的心更醉了。

从涔天河归来的当晚,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的我竟变成了一滴小小的水珠,在涔天河宽广的胸怀中,惬意地拥抱生命、拥抱希望、拥抱未来。

一切竟是如此的真实!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