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满苦菜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文俊学刚刚作别春天的万紫千红,迎来夏天的枝繁叶茂,小满节气便悄然而至。此时,绿草茵茵,槐花飘香,麦穗转黄,稻秧青青,一只只乳白色的蚕茧,也渐渐地丰满起来。小满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八个节气。古人把小满的“三侯”归结为:“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这是说小满节气中,田野上苦菜生长旺盛,已经枝叶繁茂,呈现出秀丽景色;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夏日的骄阳下开始枯死,像是用生命来告别一段过去,迎接灿烂的明天;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等候着收获的呼唤。春天因为有花的芬芳,被誉为芳春;夏天呢,则称为苦夏,这也许是与植物里的苦味有关吧。《周书》云:小满之日苦菜秀。《月令》中也说“孟夏苦菜秀”。这是说小满时节苦菜生长繁盛,是采摘品尝的最佳时间。苦菜,又叫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等,是一种食用药用兼具的植物,是古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诗经》中即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和“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的诗句。宋代邢昺《尔雅义蔬》中解释荼: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堪食,但苦耳。“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在过去饥荒年代,苦菜是“救荒菜”,青黄不接之时,一筐苦菜摘回来,便是桌上一道抵饥的美味,这是百姓人家在困境中学到的一种生存之道。当年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菜因此被誉为“红军菜”。苦菜,在我们家乡称为苦麻菜。每到春天,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路旁荒野,山坡林下,到处生长着这种绿色植物。翠绿的叶片上,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茎上叶无柄,匍匐于地面,随风摇曳。立夏过后,苦菜生长得更加繁茂,叶挨着叶,挤挤攘攘,直往上蹿,一天一个样,那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色,养眼又养心,惹人喜爱。小时候我家屋后有一小块荒地,勤劳的父亲把它开垦出来种了一些菜,而种得最多,长得最旺盛的就是苦菜。父亲对苦菜情有独钟,说苦菜可以清火,是夏天最好的菜。“小满食苦,一夏不苦。”入夏后,母亲便常常变着花样做苦菜吃,有时用于清炒,有时用来做汤,有时用于制馅,更多的时候是凉拌着吃,洗净之后,过水轻焯,把姜蒜、辣椒切沫,加入盐、油、醋,搅拌均匀后即可装盘食用。吃起来有一缕淡淡的苦味、但苦中有香还有甜,别具风味。那时候我还处于对食苦和人生都不知味的年龄,现在年近花甲,稍稍知味,想要再尝尝那苦菜的天然余香,苦菜虽然年年都有,但是,父亲去了,母亲也不在了。何处凝成愁,从此乡愁绕心头。苦菜是一种弱小而平凡的植物,没有妖娆的形体,也没有妩媚的花朵,但生命力极为顽强,可以随处生随处长,不择环境,耐瘠土,抗干旱,不怕寒,也不怕热,只要有土壤、阳光、雨水和空气,不需要施肥,不用杀虫,也无需人工呵护,便能蓬勃生长,出落得绿莹莹,脆生生,鲜嫩嫩,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它那自然生长的模样透着无限的坚韧,不怨天,不尤人,既有沧桑,更有豪情,令人肃然起敬。苦菜,还是一味良药,在医学上叫做“败酱草”,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它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神农本草经》就把苦菜列为上品。“夏三月宜食苦,能益心和血通气也。”小时候,当咽喉肿痛或身上长疮疖时,母亲常常将苦菜叶或根捣碎,拌以白糖,替我们清热降火,吃了几次,病痛全消。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恩赐是多么的丰厚和周详。“苦菜,苦菜,空山自有闲人爱,竹箸木瓢越甜煞。”小满,又是一个食苦的时节。如今生活富裕了,苦菜已不像从前那样,又当野菜又当粮了。但苦菜用清香包裹着寻常的烟火生活,滋养着人们的肌体,给躁动的心灵带来清凉,带来慰藉,带来安宁。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像这普普通通的苦菜,平凡又平淡,但食之有味,苦中有甘。生活不过一日三餐,舌上千种芬芳,万种清欢,需要用一颗平常心,细细品尝,慢慢体会。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