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国考”放榜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成绩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杨世伟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易兴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19年“国考”成绩单。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获得678.35分,考评等级为B++,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第318名,排名较2018年大幅度提升,在江西省排名第五,九江市排名第一。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部署,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涵盖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是检验医疗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金标准”和“风向标”,是对医院最权威的考核评价,能充分彰显各家医院的“硬核实力”!此次是国家层面第二次公布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对包含1183家综合医院在内的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监测指标分析,其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性均达到了新高度。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附院人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不断提升患者获得感和满意度的真实写照,也是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突破!近年来,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对标一流,应对挑战,稳健提升,各项工作均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大进展,医院实力大幅提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出硕果。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质量,是医院兴院之本。作为一家百年老院,为实现从“速度”向“效益”、从“数量”向“质量”、从“大院”向“强院”的三个转变,医院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将医疗质量摆在首位,每周对全院药占比、耗占比、平均住院日、手术量、临床路径等情况以及大质控结果在院周会进行通报;每月根据DRGs数据对临床科室进行绩效考核;严格落实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扣分扣款制度,提高医师用药合理性,并积极开拓医院管理新思路,开通线上培训平台《医院管理讲坛》,邀请新加坡等地知名专家,以及华西医院、同济医院等知名医院管理专家,为全院管理层职工培训先进管理经验,为医院医疗品质、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成功案例借鉴。

发展强势学科,形成区域优势。泌尿外科顺利通过省市共建学科现场答辩,全院省市共建学科现已突破10个;加快康复外科骨科成功入围全国首批试点医院,全省仅7家入围;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国家心衰中心建设单位授牌,省创伤急救中心迎来评审,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已基本完成;省区域医疗中心成功入围,重点学科(群)和优势学科(群)初步显现,布局与流程更加合理,使打造赣东北地区疑难重症患者救治中心的目标十分可期。

增加硬件投入,提升诊疗水平。医院以“智慧医院”为建设目标,完成了数据集成平台、CDR、EMR、HIS、移动护理、医技系统、辅助决策系统、OA管理等模块的上线,同时不断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5G优势,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院前急救、远程会诊等新模式,更好实现了全院医疗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先后购置了磁共振(MR)、血管造影机(DSA)、断层扫描机(CT)、数字摄片机(DR)、关节镜、消化内镜、腹腔镜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增加和保障临床使用,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整体优势教研相长协同发展

构建多维度引才育才体系。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生产力。为创造一流的医疗质量,满足市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持续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仅最近一年内,就引进4名博士,绿色通道招录31名硕士研究生,公开招聘3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入编人数达126人,进一步稳定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组织遴选了一批医院中青年骨干人才到武汉同济医院、南大一附院二附院进修,提升业务技术能力。

坚持以教学为本。作为教学型医院,医院狠抓教学质量,做好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及学生管理,去年10月组织申报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眼科学》获批;组织申报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程,《医学检验专业实习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获批。2020届共考取研究生72名,专升本录取168人,考取率稳居学校前茅。在通过本科教学,为社会输送卫生人才的同时,医院还承担了继续教育,包括全科规培生的规培工作及基层卫生人才继续深造,2020年顺利结业71名全科住培生,为基层医院培养三批共82名基层骨干医师。

科研成果再创新高。医院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聚焦加快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发展,始终驶在科研创新“快车道”。2020年全院共发表论文136篇,其中SCI10篇,中文核心2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获批3项;2021年度省卫健委科技计划获批37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立项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课题5项。神经内科科研团队项目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加快推进九江市临床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科研平台、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及临床精准医学研究中心部分实验仪器设备、项目已招标;推荐申报江西省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将打造重要的科研平台支撑医院业务科技创新。

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再升级。医院制定落实了“一人一诊室”的门诊就医制度,和限制陪同与探望人员的病区探视制度,以保护患者隐私、减少人员聚集,让看诊住院更安全舒心。为了让患者少跑路,减少等候时间,医院再次调整完善一站式服务中心内容,包括:盖章服务、出生证的办理、归档病例以及门诊病历的复印打印、影像资料的拷贝、预约中心、患者回访中心、弹床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门诊投诉中心等,并通过增加一间CT和DR室,以及准备再增加一间MR室,有效分流门诊与住院患者。

就医环境全面提升。自2019年底,26层新门诊综合大楼启用,附属医院极大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整体形象,就医环境显著提升。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项目已于今年3月通过市药检所新风系统洁净度验收,已配置10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和9台生物安全柜,以及多台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全自动溶媒贴签机、智能分拣机,投入使用后,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合理的临床静脉用药环境。此外,病理科经改造后已投入使用,图书馆改造成体检中心已交付使用,整形美容科也将全面改造,患者就医与医生工作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在全院开展“天使服务”活动,2020年评出天使团队12个,天使之星60余人。充分发挥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把“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勇担社会责任坚持医院公益属性

医院始终追求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担当,一直承担全市的公共卫生任务、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急危重症、重大公共疫情的医疗救治,在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扶贫攻坚等重大事件中都挺身而出,体现着一所百年老院的公益本色和时代担当。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院1700余名职工投身抗疫一线,在全市众多医院中率先成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先后派出四批共计92名精干医护逆行驰援湖北5处医疗单位,援湖北医护人数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并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市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称号。先后派出五批共1259人次工作人员进驻九江火车站值班值守,率先在全市组织学生返校,落实常态化防控机制,全力保障学生返校后的学习生活秩序,为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情为民所系,医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做。医院深入推进扶贫帮建工作,2020年向柴桑区涌泉乡枫树村扶贫点捐赠扶贫资金11万元;充分发挥医疗优势,帮助在住院治疗的贫困户办理报销减免,多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帮助销售农副产品共计68万余元。因工作表现突出,医院被评为九江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医院大力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多个科室专科设备及物流传输系统等采购前多次询价考察摸底,既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又减轻了患者负担。通过加强招标采购及耗材管理,降低药占比、耗材比,严控不合理用药、检查等有效手段,使得门诊、住院费用和次均费用低于全省同级医院水平。

扬帆起航逐新梦,砥砺奋进新征程。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将以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新起点,坚持以严谨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着力把医院建设成为江西省脑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实现附院梦而奋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