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钦华
在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和永修县艾城镇张朝燮、王经燕革命烈士陈列馆中有一沓厚厚的信笺。这是张朝燮和妻子王经燕在两年远隔万里的时光中,革命伴侣两情相悦、共同成长的见证。
茫茫荆棘,问人间,何处可寻天国?西出阳关三万里,羡你独自去得,绰约英姿,参差绿鬓,更堪是巾帼,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
试看茫茫中原,芸芸寰宇,频年膏战血,野哭何止千里阔,都是破家失业,摩顶舍身,救人自救,认清吾侪责,珍重珍重,特此送你行色。
这首《念奴娇·送别》是时任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部长的张朝燮写给妻子王经燕的一首送别词,也是“两地书”的第一封信。1925年11月王经燕受党组织派遣,前往万里之遥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此时,她内心犹豫不决。以革命为重的张朝燮鼓励她服从组织安排,不要留恋家庭和孩子,行前,张朝燮填了此词,用信封装好,在惜别的车站交给妻子,让她途中拆读。
从这首《念奴娇·送别》词里,我们没有读到长亭送别的依依不舍,也没有读出西出阳关的凄凉悲伤。整首词反映的是当时我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山河破碎的社会背景,以及寻求真理的革命情怀。
“认清吾侪责,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词句激昂,催人奋进。
此后的两年间,虽远隔万里,但鸿雁传书,互诉衷肠之时,两人还共同探讨正确处理个人、家庭与解放被压迫民众之间的关系,相互慰勉。
下面是张朝燮烈士的部分书信摘抄:
……对于年老的母亲年幼的小孩子,固然要挂念。而同时对于社会上一般受压迫的民众。尤其应该放在心头,设法拯救。
……现在的我是陷在社会问题之中,要救现在的我,只有设法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同时我的父母和小孩子亦均在社会问题之中,要救我的父母和孩子,也只有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抛开父母和小孩子而到社会上做事,因为只有努力社会事业,虽则表面上是抛开了他们,实际上是为得救他们,救我,救社会上一般被压迫者呵!我们这般的理论是不错的呵。
……把我的意思总括一下:一、就你这一次来信观察你是进步了,这是令我满意的。二、旧家庭是阻碍我们的牢狱,我现在决意冲破它,愿你也不要受它的羁束。三、我们的特别关系是永久存在的,不过现在我们只能把它埋在深深的胸怀里,不能就要误我们的公共使命。四、我们现在当努力我们的公共使命。我的同学,你对我这四点都赞同么?
……同志,我们来革命就是准备着牺牲的,我们决不因现在的政治环境之退步便有灰心。我更将因此环境之恶化而增加我之勇气,不过经过这一次北伐胜利后的国民党政治上之表现,我真实知道北伐胜利了。然距国民革命胜利之期尚远。因此,现在的我实在没有多大的希望,我现在只愿站在下层与民众携手扩大和加急民众的组织,巩固革命的真实基础。现在的我也正在从事这种工作,我情愿一生一世以此工作,决不另有所希望,不过同志,然而生活单调都不能完全以刻苦耐劳四字来搪塞,同志,你快要回来了啊!你能和我携手同作下层的民众工作吗?
1927年3月27日晚,张朝燮给妻子王经燕写了最后一封家书。他写道:“就是我们的感情也要社会化不要把对于私人感情的热烈超过对于团体感情的热烈。”“我现在只愿站在下层与民众携手……我情愿一生一世以此工作,绝不另有希冀……同志,你快回来呵!你能和我携手同作下层的民众工作吗?”
在信的结尾引用了一句唐诗“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表达了异地眷侣的相思之情。不久,张朝燮牺牲,这封家书成了他的绝笔。
历经风雨九十载保存下来的这些信件,纸张泛黄字迹却仍清晰可见,纸短情长,却满含着烈火永生的心语,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张朝燮1902年出生在永修县艾城街。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在南昌省立第二中学读书的张朝燮是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负责组织莲塘农校的学生参加1919年5月12日的游行示威活动。他化装成伙夫混进农校与同学一道,冲破校方阻挠,他率队入皇殿侧会场示威。此次示威活动震撼全省。7月,他与王环心、王弼、曾回家组织“反帝爱国演讲团”,宣传“热心救国”“抵制日货”。
1921年他与王环心等在南昌江南会馆成立“永修教育改造团”,进行新文化传播。同年秋天,毕业回永修与改造团的成员一起创办含英小学和云秀女校,自任教员,公开提出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提倡新道德,新文化,遭到他的父亲时为县教育会会长张文渊(曾任过永修县知事)为首的旧学派反对,以扣发工资,收回校舍相威胁,斥责其“不忠不孝”“败坏门庭”,限他退出改造团,否则赶出家门。他据理反驳,毫不让步。
1922年秋,张朝燮考入武昌师范大学(今武汉大学)国文史地部(后转入历史社会学系)。其间,结识李汉俊教授,在李汉俊教授的指导下,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
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初,从武昌师大提前毕业,回江西担任中共南昌支部组织委员。7月,国民党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当选国共合作的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公开身份是省立二中西洋史教员兼匡庐中学初级国文教员,并在中共开办的黎明中学兼任教员。
1925年7月,中共南昌特支在涂家埠建立永修县第一个党小组,他任组长。“五卅”运动时,他协助赵醒侬成立援助“五卅”惨案组织,举行示威游行、开展募捐活动。12月17日,赵醒侬、刘承休、陈灼华三人被军阀以“过激派”罪名逮捕,他积极组织营救。1926年初,赵醒侬等人被营救出狱。3月,国民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张朝燮继续任江西省党部执委兼工人部长。7月,军阀邓如琢下令逮捕中共江西地方负责人赵醒侬。赵醒侬被害,他慨然发出“剩好头颅酬死友,凭真面目见群魔”的豪迈誓言,赵醒侬牺牲后他的工作担子就由张朝燮担任。他毫无畏惧地继续着赵醒侬未竟的事业。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克南昌,张朝燮抓住有利时机,迅速组建各地工会组织,在短短的时间里,全市发展行业工会73个,会员四万余人,并成立了南昌市总工会。他和省党部农民部部长方志敏,成为江西工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4月15日,担任中共永修地委组织部部长的张朝燮,在家乡永修县开展革命工作时,被80余名反动匪徒包围。他奋不顾身突围求援,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
而此时,王经燕已完成学业,正准备回国。噩耗传到莫斯科,王经燕痛苦万分,但她迅速抹干泪水,毅然回国。回国后,王经燕担任了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1928年6月省直机关被破坏时不幸被捕,后惨遭杀害,时年26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