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山大爱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洪世坤 徐何平

在都昌县青青葱葱的武山怀抱中,有一个特殊的村落——都昌县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别称太阳村)。这个特殊的村落是县关工委牵头创办的,去年,300多名村民中,有18人考上了大学(其中本科12人),全村在读大学生人增加到63人,在基础设施上新建了女生宿舍和围墙。今年村民人数增加到326人,是建村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每当谈及太阳村的发展和壮大时,在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总结表彰会上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都昌县关工委副主任、太阳村理事长周裔开感动地说:“是青山慈善基金会的大爱,壮大了我们的家底,增添了我们的后劲。”

都昌太阳村是14年前,由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县关工委牵头、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县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在一座荒山上建立起来的困境儿童代养机构,名为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别称“太阳村”。村里成立了理事会,负责筹措资金和管理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等事项,县关工委副主任周裔开出任理事长。代养对象为服刑人员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子女,农村无依无靠的社会孤儿,因天灾人祸造成暂时困难,无人照料、无家可归,生活和教育得不到保障的特困儿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家庭无人照顾的困难儿童。村里办了小学,“村民”读完小学,到县城读中学,集体吃住,村里派人照顾。经费来源靠政府救助、社会捐助和劳动自助。到2018年,累计收养各类儿童481人,当年收养的就有290多人,其中有60多人上大学、2人读研究生。如此之大的救助群体的生活和读书费用,确实使太阳村的经费捉襟见肘。2019年初,县关工委领导带领太阳村的管理人员到外地走访,在上海幸会青山实业董事局主席项光达,项光达慷慨表示,愿意为太阳村提供资助。很快,由青山实业创办的青山慈善基金会与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签订了成立青山鄱阳湖儿童助养助教基地协议,协议确定,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青山慈善基金会每年对该基地进行100万人民币的捐赠,用于儿童生活教育等方面的补助。2019年5月23日,项光达带领青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和基金会理事,来到都昌县为青山鄱阳湖儿童助养助教基地揭牌。都昌县主要领导来到太阳村,对项光达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项光达谈道:“青山实业非常重视慈善事业,专门成立青山慈善基金会,青山慈善基金乐意解决都昌太阳存在的实际困难。”

据统计,青山慈善基金会资助青山鄱阳湖儿童助养助教基地的资金,2019年实际捐助106万元;2020年实际捐助175.6万元。太阳村接收这笔资金后,极大地改变了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孩子们的早餐从稀饭、馒头变成鸡蛋、牛奶的标配;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从500元提高到大一新生800元,大二学生700元。在基础设施方面,建新围墙800米、新围栏1000米,结束了太阳村没有围墙的历史;6幢铁皮屋全部换上了瓷瓦,焕然一新;消防设施建设安装到位;综合服务大楼大厅吊了顶,装上了空调,安装了电子屏,添置了音响灯光。女生宿舍也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有望今年暑假入住;新建两个屋顶的1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正在发电创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院内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以及院内的文化建设。

太阳村的孩子们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刻苦学习,成长成才,109名在校小学生有20人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进步之星”,81名在外就读初中的有16人在校获奖,大学生2人在校入党,17人获奖,有3人考上了研究生。考上大学的万颖深情地说:“我6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我们而去,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我们姐弟俩孤独无助的时候,走进了太阳村,得到了青山慈善基金会资助,使我们有了自信前进、阳光向上的动力。如今,弟弟万通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近期通过了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