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贴心服务赢口碑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杨义杰

文/图

阅读提示:当工人时,李双林把业务做到了很高的水准,以致他辞职后,工厂负责人要加薪把他请回去。但他宁愿拿仅上千元的底薪,也坚持在销售行业从零起步。逐步掌握销售技巧后,李双林开始自主创业,他进入家具行业,靠着诚信与能干,将事业越做越大。

阅读提示:当工人时,李双林把业务做到了很高的水准,以致他辞职后,工厂负责人要加薪把他请回去。但他宁愿拿仅上千元的底薪,也坚持在销售行业从零起步。逐步掌握销售技巧后,李双林开始自主创业,他进入家具行业,靠着诚信与能干,将事业越做越大。

当工人时,他努力靠技术吃饭

出生于1988年的李双林,是个很精干的年轻人。但在他18岁之前,其实也与其他年轻人一样,对生活缺少规划。

高中毕业后,李双林离开家乡掇刀区团林铺镇,到广东东莞打工。那时候,他没有任何技术,也缺乏文凭,要想在全国各地打工者云集的地方找一份好工作,很难。

李双林找到了一家培训学校,拿出比昔日读书时更努力的状态,学习了一门技术。他意识到,只有靠技术吃饭,才有希望把日子过得更好。

大约在2006年,李双林跳槽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工资比以前要高一些。当时的李双林开始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规划,他把工资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花了半年的时间去上夜校。

回忆起那时候的奋斗经历,李双林苦笑着说,周围的同事在谈恋爱,或者喝酒聚会;自己的同学都在上大学,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每当受到环境诱惑时,他就会想,自己的同学朋友一毕业,或许能成为白领、公务员,而自己则是个打工的。于是,他便咬牙坚持学下去。

当李双林成长为一名熟练技术工时,他的收入提高了,接触的世界也宽广起来。不久后,他被一家电器公司招去当了一名设计师。这家电器公司的老总是湖北黄冈人,李双林跟着他学了很多技术以外的知识,也让他意识到,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做服务,让顾客购买产品后无后顾之忧,才是企业发展的秘诀。

这段打工经历,让李双林的思想、能力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他自己设计的三四款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同时,他还收获了爱情——在与朋友聚会的时候,巧遇同样在广东打工的高中女同学,两人找回了青梅竹马的感觉。

2009年,李双林与女友回到荆门结婚,也决定留在家乡发展。

转型时,他顶住了诱惑扛住了辛苦

李双林回到家乡的时机很好。那时候,荆门的发展正如火如荼。他非常顺利地进入了当时号称要建荆门市有史以来最大工厂的李宁产业园,成为了一名技术工人。

在沿海企业工作过的经历,让李双林更具资历,他的技术也确保他成为工厂里最有能力的技工之一。进厂两三个月时间,李双林就能维修全部的机器了,他的工资也成为全厂一线工人中最高的一个。

但有一件事情刺激到了李双林,促使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当时,工厂提供了一批福利房,希望能留住人才。一套房子才卖12万元左右,但要求支付全款,成家不久的李双林拿不出钱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事们买了新房。再回头看看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李双林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究竟干什么呢?有朋友支招:做销售吧,应该有前途。李双林毅然辞职,跑到长宁大道一家电器销售店应聘。在这里,李双林只能拿到1200元的底薪,其他收入就靠销售提成了。毫无销售经验和人脉的李双林,第一个月的业绩为零,只能拿到底薪,收入是他在工厂的三分之一。

恰在此时,以前工作过的工厂找到李双林。原来,厂里一台进口机器坏了,没人会维修,只有向李双林求助。李双林二话没说,回到厂里三下五除二义务帮忙修好了机器。厂里随后提出,给李双林涨工资,邀请他回来上班。

李双林顶住了这次“诱惑”,继续回去当他的销售员。虽然第一个月的销售业绩为零,但李双林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他每天早晨6点半就来到一些新建小区门口,等待进出的业主,推销电器。因为他的热情、执着,很多业主与他熟识,甚至交上了朋友。

做销售第二个月的一天,李双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的店在哪里?我要来买电器。打电话的人是他在一个居民小区门口认识的业主。李双林激动地跑回店里,卖出了他的第一台电器。那个月,他的收入超过了6000元。之后,他的收入持续增加。

李双林介绍自己的销售经验时说,“我不怕辛苦,不怕丢脸,与业主搭上话后,我从不刻意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从业主的角度提建议。业主在打扫房间时,我就卷起袖子帮忙。”

自主创业时,他靠诚信和服务赢市场

李双林开始自主创业,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同时也归结于他的诚信和能干。

李双林有一位老乡,是做家具生意的,邀请他去做销售经理。虽然对家居行业不熟悉,但他仍满腔热情地扑了进来。

“打工嘛,最重要的是把老板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做。”按照这一原则,李双林很快得到老板的认可。

有一天,一位离荆门城区100多公里的客户,打电话要求送7套沙发过去。李双林开着货车就出发了。半路上,沙发歪向一侧,货车差点翻倒。李双林把车靠路边停下,从路边树上爬到货车顶上,独自将沙发摆正。此时又突降大雨,李双林把车开到一家农户门口避雨,同时与客户联系,说明原因要迟点到达。100多公里的路程,他在4个小时后才将货物完好送达。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客户没有丝毫埋怨,反而对他连声说感谢。

跟着这位老乡老板在卖家具的过程中,李双林学到了对待客户要真诚,服务要贴心。这些都成为他自主创业后坚守的秘诀。

2012年,李双林创办了“双林家居”,开始创业。他的创业团队很快从最初的三四个人,扩大到30多人。

在创业中,李双林向团队成员传输了一个理念:把服务做好了,客户自然会上门。有一年腊月二十九,一位开宾馆的客户打来电话,询问能否当晚送货上门,他想大年三十开业迎宾。李双林没有拒绝,也没有临时加价,而是动员员工们共同加班,在大年三十凌晨4点前,把家具全部送到宾馆并安装到位,保证了客户正常营业。事后,客户专门感谢:“你们帮了大忙,让我正月份多挣了好几万元。”

在销售家具的过程中,李双林注意到一个细节,实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口或掉漆、螺丝松动等问题,还有床垫也会长螨虫,但客户对这些小毛病,自己不会修,花钱又不值得。李双林便出台一项优惠措施,将每年3月定为回访月,组织全体员工到客户家中免费修理家具、除螨虫。哪怕客户只是买的价值几百元的茶几,他也会免费上门回访。

真诚的付出,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李双林算了一笔账,第一年的回访月,他花了3万多元,第二年花了6万多元,第三年花了8万多元,但他的口碑起来了,老客户介绍的业务,占到销售额的30%以上。李双林笑着说,回访月中,他的三四十名员工人手还不够,还得另请专业师傅,此外还要搭上家具配件,这些花费都没找顾客买单,但顾客的口碑回馈,让他的事业更兴旺,这或许就是创业的秘诀吧。

遥望未来,李双林还有很多想法:他要做慈善,为更多贫困儿童、老人服务;他要做公益,今年8月,他就赞助了在我市举行的全国性青少年轮滑赛事。李双林说,他想在创业的同时,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有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