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琳
通讯员
周隗伟
交通安全谁负责?交警!这大概是你的第一回答。但在农村地区,路面执法人员缺失、农村道路失控漏管的矛盾多年来一直存在,这对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改革跟着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走,能事半功倍。今年4月以来,市公安局在全市推出农村派出所管交通的改革,从人、车、路、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水平。实施几个月来,成效明显。
地广车多事故多发,警务模式待改革
随着“村村通”建设的快速推进,目前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699公里,农村道路13538公里。这其中,国省道1638公里,县乡道路4600多公里,村村通7300余公里。
与之相对应的,我市现设的21个农村交警秩序中队,警力仅108人。平均算来,每个交警中队要管辖3个乡镇、72个行政村,每名交警平均管辖125公里农村道路。有限的警力无法顾及县乡道路,特别是“村村通”道路,失管、失控现象严重,与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农村交通安全管控相对薄弱。
统计数据显示:
2017年,我市发生在农村地区致人死亡交通事故占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78.7%;
涉及摩托车肇事的交通事故占农村地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60%、57.8%。
农村交通,如何能围绕通行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等实现“路路安”?
“所长负责制”,发掘基层优势
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和警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
经过调研论证,4月11日,市公安局出台《农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以弥补农村地区交通管理警力不足、道路失管失控问题。
《办法》明确:农村派出所负责辖区县道、乡道和村村通道路(国道、省道除外)的交通安全管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行“所长负责制”,农村派出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各公安局、分局负责农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东宝、掇刀、漳河、屈家岭辖区农村派出所业务指导,各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本辖区农村派出所业务指导。
事实上,农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有着得天独厚的人缘、地缘优势。一直以来,由于管理权限的限制,对辖区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农村派出所的民警“看得到”却管不了。
“以往规定农村派出所民警可以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行‘所长负责制‘后,管理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魏开平表示,“把交通管理纳入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一警多能’。对于派出所而言,民警在开展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行使交通执法职能。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警力不足的现象,切实完成从‘借屋躲雨、借灶搭伙’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转变。”
“所队联勤”,警力再下沉
基层派出所管理农村交通安全,优势何在?
“与辖区交警中队相比,农村派出所更加扎根基层。”栗溪派出所所长靳华告诉记者,实行“所长负责制”,意味着能够有效整合基层现有警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实现交通安全管理与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人口管理等工作的有机结合。达到“警力零增长、警务大改善、安全大提升”的效果。
作为全市最偏远的山区派出所之一,栗溪派出所辖区面积370平方公里,丘陵地区,道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大量存在,乡道200余公里,辖区摩托车4000余台(无牌无证无保险占60%),俗称“飞毛腿”的大三轮摩托车有100余台,均为“三无”车辆。随着农村道路不断延伸、车辆保有量还在迅猛增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此前,栗溪派出所试点“所队联勤”勤务模式,探索“在交警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党政同责、农村派出所全面履行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在栗溪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纳入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范畴。
目前,栗溪镇的交通安全管理是当地党委政府主导,派出所、交警中队、综治、各村共同参与的实体化运作模式。全镇25个村、两个社区建立交通管理办公室;明确了50人的两站员队伍;在人员、职责、装备、隐患治理等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在栗溪镇,交通管理已上升为政府行为。
靳华告诉记者,从“所队联勤“模式,到全面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限的警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管事率明显提高,交通安全宣传普及率明显上升,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交通事故亡人率逐年下降,确保了全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零距离,触角延伸“最后一厘米”
在钟祥市公安局石牌派出所辖区,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探索公安效能最大化的同时,也延伸着“最后一厘米”的服务触角。
2013年,钟祥市公安局将一般和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处理权、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权、交通秩序的管理权、摩托车牌证代办权及交通安全宣传权等“五权”下放到石牌派出所,使派出所成为“没有挂牌的交警中队”。同时,石牌派出所还配齐了交管业务所需的车辆、酒精测试仪等设备,派出所办证服务大厅能统一受理户籍、车驾管业务、交通违法处罚等事项,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面对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石牌派出所立足村企、校园、街面和道路执勤点,通过拉挂标语、发放宣传单、上安全课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辐射全镇,提高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针对辖区接送学生车辆以面包车为主,车辆密不透风、安全系数差,且存在非法改装、肆意超员等问题,石牌派出所推动当地党委政府组建了同安校车公司。20台符合国家校车安全标准的宇通校车,被纳入派出所日常监管中,校车轨迹24小时监督定位;每辆校车配备一名监管人员,负责落实学生上车“三定制”(定人定车定座)和下车逐名核消制,确保每个学生安全。校车公司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及学生伤亡的交通事故。
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石牌派出所有力地夯实了农村交管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了警务效能。在、人、车、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石牌派出所辖区交通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呈企稳下降的态势,死亡人数由2013年的11人下降至2017年的6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