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上接第1版)从此,金鹰能源与三聚环保进入了“牵手”的“蜜月”。重组完成后,三聚环保首先注入6亿元,帮助偿还了债务,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转,让我们“起死回生”。

接下来,我们又干了三件事:投资8000万元对一期项目进行技改;投资16亿元新建了二期年产30万吨合成氨项目,采用低压钌基催化合成氨技术,这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投资1.5亿元新上了一个生物质炭基复合肥项目,这是一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好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处理秸秆5万吨。现在,一期技改已经完成,二期项目今年8月可以投产。

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我们金鹰就会成为国内最大的合成氨单体生产企业。可以说,我们正在从一条“虫”变成一条“龙”,一条腾飞的巨龙。

【旁证】“攀高枝”,引进上市公司、央企、大集团重组磷化企业,钟祥不仅仅金鹰一家。

引进中农集团控股沃裕化工,研发出综合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石膏晶须,获得国家专利。这是磷化工业重大的颠覆性创新。楚丰化工与合肥丰乐种业整合,拆除原有的10万吨普钙生产线,扩产升级为20万吨复合肥,着力建设超级稻专用肥生产基地。华毅化工引进武汉供销集团、国抒特化工进行整合,盘活了年产40万吨的磷酸一铵生产线。中原磷化整合祥福化工,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钟祥磷化企业氟水循环利用的难题。

重组的案例还有很多。近两年,通过重组整合,钟祥减少低端产能、增加高端新型磷复肥产能约100万吨。

“大”是怎么变“强”的?

【故事】讲述人:大峪口化工公司副总经理徐志强

大峪口公司前身是荆襄化工集团大峪口矿肥结合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但好景不长,到1999年底,企业亏损严重,仅开工两年的生产装置全线停产,万名员工下岗,企业迅速从“重点工程”沦为“特困企业”。后来,中阿公司和中化建相继进驻大峪口,启动装置检修和技改项目,2005年8月成立了新公司,成功创造了大型矿肥项目“一年修复、两年达产”的先例,曾经由辉煌走向破产的大峪口“浴火重生”。

2012年,公司投资20亿元实施二期扩产改造,新建了80万吨/年硫酸、20万吨/年磷酸、48万吨/年磷酸二铵等化工生产装置。目前,公司年采矿达240万吨、选矿达270万吨,生产磷复肥达98万吨,产能国内排名第五,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成功跻身于国内大型磷复肥生产基地之列。

除了项目建设和扩规升级,让大峪口进入新的发展时代的,是我们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调整。

我们自主研发的中低品位胶质磷矿浮选技术,能将16%的低品位磷矿石通过“正反浮选”制成30%以上的高品位磷精矿,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复合肥装置联产磷铵技术已入选中国企业协会颁布的第十二批企业新纪录,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国内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和磷肥生产示范基地。

此外,我们累计登记科技成果74项,申报国家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生产的“撒可富”牌磷酸二铵产品质量优异,信誉可靠,畅销国内并远销国外市场。

目前,根据磷复肥市场行情,我们正在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将公司产品由单一磷酸二铵向多品级磷铵和多品种复合肥转型升级,2018年将实现“分矿、分酸、分产品”的生产格局。

现在的大峪口,不仅“大”,而且更“强”了。

【旁证】新洋丰中磷年产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去年3月投产。这是复合肥中最高级的,填补了华东、华中地区产品空白。将于春节前投产的3万吨包膜缓控释肥,采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德国包膜油改良技术,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保护环境,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

除了大峪口和新洋丰中磷,还有鄂中生态、世龙化工、中原磷化、楚丰化工、华毅化工、金鹰能源等,近两年都加大了扩规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2017年,钟祥磷化工企业共实施技改项目21个,完成投资73亿元。钟祥51家规模磷化企业中,就有近30家与武大、华科、川大、北京化工学院等10多所高校20多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钟祥磷化工企业中,已有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8个,著名商标1个,国家授权职务发明专利7项。

“多”是怎么变“少”的?

【故事】讲述人:新洋丰中磷总经理何月安

说起我们的这几个新项目,就不得不感谢钟祥市和胡集镇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没有这种支持,年产60万吨硝基复合肥、5万吨工业磷铵和3万吨包膜缓控释肥这几个好项目,不会进展得这么快!

过去,我们生产的是尿基、硫基肥,磷酸一铵门槛低、技术含量低,全国有60%的产能过剩。2014年,我们瞄准了硝基肥市场,考察了解到全国市场缺口2000万吨,是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支持优先发展的肥料,就开始谋划这个项目。从立项、环评到用地,等等,钟祥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配备项目秘书,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我们。当我们遇到障碍时,比如环境容量的障碍,钟祥市就通过关闭一批小磷化企业,用等量置换的方式,保证了我们中磷这个好项目。胡集镇在短短3个多月内拆迁了30多户,为我们当年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好项目自然带来好效益。硝基复合肥和工业磷铵投产后,去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70%,利润总额增长120%,税收增长20%。其中,新产品硝基肥、工业磷铵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5%,利润占总额的78%。同时,两个项目的投产,也新增就业1000多人。

【旁证】淘汰落后产能,钟祥把这叫“丢包袱”。

曾经,钟祥磷化企业星罗棋布,多得不得了。近几年来,钟祥痛下决心,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去产能,清理整顿小磷化企业96家,关闭取缔了35家利用硫铁砂生产再生铁的小作坊。去年,又关停了16家工艺落后的小企业。全市磷化企业由130家减少到51家,数量大大减少。

数量少了,不等于规模小了。用骨干企业的先进产能淘汰掉小磷化企业的落后产能,让重点企业成为优势资源的集中区,产能、效益不断提升。目前,钟祥市51家规模磷化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就有39家,大峪口化工、鄂中生态、新洋丰中磷3家优势磷化企业产能过百万吨,鄂中生态进入中国化工500强、化肥企业50强,大峪口化工、中原磷化进入全国磷复肥30强。

“废”是怎么变“宝”的?

【故事】讲述人:世宇新材董事长赵双

刚才,华润纸业的销售老总刚刚离开,他们是来跟我谈原材料供应的。

说老实话,我们搞这个高档纸面石膏板,也是被“逼”出来的。

在某种意义上,世宇新材可以说是世龙化工的“子公司”。我们做这个石膏板,主要原料就是磷石膏。磷石膏是什么呢?就是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我们叫废渣。世龙化工是全国磷复肥30强,强大产能的背后,每年也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渣怎么办?老办法是堆存。堆存废渣,既占用土地资源,也因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怎么处理磷石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是难题,就要攻克。我们找到了山东怡家人,是全国建材行业50强,拥有行业领先技术。我们一拍即合,合资建了世宇新材,用世龙化工的废渣,生产既能防火,又能隔音,还能抗震的高档纸面石膏板,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石膏板。

去年装配生产线的时候,全球最大的石膏板产业集团北新建材副总贾同春先生来到我们厂,拍着我的肩膀说:小赵啊,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生产线!

好的东西是不愁销的。从去年2月开建,10月份就投产了。现在,我们的产品以纸面石膏板为主,衍生出5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八九个省。去年,我们还有5车产品挺进了北京和雄安的市场呢!

产品畅销赚钱只是一个方面,其实我最在意的,是我们能够变废为宝,以后看到世龙的废渣,不会再愁眉苦脸啦,因为我们每年可以吃掉90万吨废渣!

【旁证】废渣、废水、废气,磷化企业最伤脑筋的就是对“三废”的处理。

处理废渣,循环利用,不仅世宇一家,还有楚钟新材等,钟祥建成了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消化利用废渣200万吨。

磷化企业氟水循环利用,也是一个难题。祥福化工专门从废水中提炼生产冰晶石和氟化铝,每年回收利用工业氟水3万多吨。正在建设中的胡集工业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将1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后直接送回企业循环利用,做到了废水封闭处理、不外排。

治理废气,钟祥有作为。他们一方面全部淘汰了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硫酸生产全部安装了脱硫、脱氟装置,另一方面引进港华燃气公司,建设胡集管道天然气项目,每年可供气1.8亿立方米。现在,企业烟囱里冒出来的,不再是一条条“乌龙”,那“白烟”,是锅炉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

更为难得的是,有这样一些企业,比如大峪口化工,利用先进工艺将低品位磷矿精选成高品位磷矿;比如中农沃裕,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采用先钙后磷工艺,将磷矿石中的各种元素“吃干榨尽”,实现了零排放,可延长磷矿资源开采利用50年以上!

重组整合、技改扩规、循环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磷化工企业而言,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钟祥磷化产业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可以自豪地讲,在云、贵、川、鄂、湘5个磷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中,钟祥的磷化工转型升级,已经走在了前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