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仁心仁术重塑挺直的脊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张爱华

通讯员

易军

伍忠梅

每天上午是荆门一医骨科、脊柱外科主任叶正云最忙碌的时间。早上七点左右,位于一医南院住院大楼11楼东区的脊柱外科诊室门前便挤满了人,他们或佝偻着腰,或手提着病历,希望能从叶正云主任及其团队处找到最佳的疾病治疗方案。

和骨科特别是脊柱疾病打交道30余年,叶正云和他的团队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科室开展的多项微创手术及高精技术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经他们精心手术及治疗,一例例患者摆脱病痛,重新挺直曾经弯曲的脊梁。

紧跟前沿创新技术领航业内

2007年,荆门一医骨科一分为三,成立三个病区。五年后医院将三个病区整合重组,成立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小儿骨科、显微手足骨科四个亚专业,并相应设置病区。叶正云担任骨科及脊柱外科主任。

身为骨科行业的“正规军”,从医30余年的叶正云在骨科特别是脊柱外科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他带领科室人员着手开展了寰枢椎融合术、齿状突螺钉固定术、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脊柱肿瘤全切术、脊柱侧弯矫形术等先进手术,尤其在全面的脊柱微创技术等高精手术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

“仔细看这里,这个患者患有颈椎管狭窄、颈椎病,同时合并有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管狭窄症。之前已做过颈椎手术,此次手术为胸椎黄韧带骨化揭盖式后壁切除减压,属高风险手术,术前要做充分的评估、检查准备工作,防止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前几天叶正云主任和科室医生讨论的一例疑难脊柱病例。

叶正云告诉记者,这位患者病情复杂、严重,经过相关的准备,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科室为其进行了胸椎黄韧带骨化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脊柱手术风险大,而胸脊髓减压更是脊柱手术的高风险区,手术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碰到胸脊髓,很可能造成患者瘫痪。这就要求手术医生具有高超的技术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荆门一医脊柱外科于2003年开展此项技术,该疾病少见,目前该手术在科室成功实施了50余例。

来自钟祥的患者李某就是此手术的受益者。2016年3月25

日,科室为李某实施了这一高难度手术。一年后,李某专程从钟祥赶来医院,拉住叶正云主任的手一个劲地表达谢意:“若不是叶主任您带领大家为我精心手术,术后给予精心护理,说不定我早已瘫痪,哪能奢望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太感谢脊柱外科的医护人员了。”此次来院,科室为李某进行了详细的病情复查,显示其愈后良好。

而在三年前,李某却是另一番模样。2015年的一天,年仅48岁的李某突然出现脚底麻木,后渐发展至脚背,且两腿乏力,有时走路也会摔倒,当时李某并未在意,也没进行任何治疗。一晃一年过去了,2016年3月,李某突然出现双侧大腿内侧麻木,有束缚感,不明原因的她来到荆门一医脊柱外科寻求治疗。入院后,经过影像学检查及科室分析论证,认为李某患有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及胸椎管狭窄症。虽然目前只是双腿发麻,偶尔不听使唤而摔倒,但长时间不管任由病情发展,李某下半辈子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而根治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手术。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科室决定为李某施行手术。术中发现,患者5个节段黄韧带增生、骨化严重与硬膜囊广泛粘连,行揭盖式切除椎管后壁,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整个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术中没出现任何意外情况。经术后对症治疗,患者双下肢功能恢复,不久出院。“黄韧带骨化切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有

50%的几率会导致瘫痪,但是手术成功,就有机会恢复行走、重返正常生活与工作。”叶正云表示。

这只是脊柱外科高风险手术之一,随着临床诊断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诸如上颈椎疾患、颈椎病、脊柱畸形、复杂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已在荆门一医脊柱外科全面开展。

瞄准微创追求精准造福患者

本世纪初,骨科医疗正在进行一场微创技术革命,到2010年左右,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已在国内外形成迅猛发展之势。荆门一医脊柱外科也紧跟医学前沿,引进并开展了系列脊柱微创手术。2005年,科室引进美国枢法模第三代脊柱内窥镜——椎间盘镜,在全市率先独立开展了经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了优良的效果。随后几年科室又独立率先开展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显著,受到市内外患者的高度赞誉。多年前,沙洋的一位患者在治愈出院时对叶正云主任说:“哪晓得荆门一医有这样高的技术水平,要是早知道也不会多受几年罪。”

为更好地造福市内外脊柱病患者,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2012年科室再次引进德国

Maxmore椎间孔镜系统。传统手术创口大,一般为6至10厘米,治疗后会留下蜈蚣型手术疤痕,易出现神经根粘连,脊柱稳定性差,术后疼痛重,康复时间长,一般需住院20天左右,需卧床1至2个月,且术后护理复杂。而采用Maxmore椎间孔镜进行手术治疗,适用患者对象广,成功率达93%以上,在手术过程中能够直接看到突出髓核,可有效避免手术风险,手术中也不会带来大的创伤,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创口仅7毫米,只需缝合一针,患者术后2至3天便可下床,恢复快,疗效很好。经随访,病人在术后2至3周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且复发率低。

2017年1月,科室又将该技术用于一例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同样的微小切口,同样的局麻,同样的通道下操作摘除髓核,术后患者上肢疼痛麻木症状立即消失,术后第2天即下床行走。

目前,科室已开展椎间孔镜手术500余例,经评定优良率达95%以上,现已将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常规手段。

脊柱微创技术的提高需要不断地更新手术设备,2018年1月,科室引进了目前椎间孔镜最先进的手术系统——Joimax可视化手术系统,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术中的放射线辐射,更加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随着人口老年化,骨质疏松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情严重者可使病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以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卧床休息、对症、抗骨质疏松治疗,但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来说卧床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是相悖的。2008年起,科室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术,有效缓解了椎体骨折病人的痛苦。该手术同样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椎弓根穿刺、置入通道至椎体内、注入高强度骨水泥,达到增加椎体的强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从而达到快速缓解疼痛的目的。手术切口5毫米,不用缝针,手术次日即可下床行走。目前该手术在科室已开展近500例,通过随访,患者术后腰背痛缓解率可达87%,绝大多数老年患者能够恢复到基本生活自理的状态。

紧盯肿瘤探索根治重塑健康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扁鹊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一段经典的论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所以一旦疾病转移进入“司命之所属”的骨髓,绝大部分人,一般都被认为没什么希望了。脊柱肿瘤就是这样一种“病入骨髓”的疾病。

脊柱肿瘤曾经是外科的禁区,患者往往要承受难以忍受的疼痛,肿瘤还会压迫后方的脊髓,导致患者瘫痪。由于外科操作难度大,以往的脊柱肿瘤手术难以彻底根除疾病,复发率高,所以常常采取姑息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更新,许多脊柱肿瘤经微创手术已能够治愈。荆门一医脊柱外科在治疗脊柱肿瘤方面就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6年,科室收治了一例“胸5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为其成功进行了脊柱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这名来自沙洋县的57岁患者肖女士,因“背部疼痛约1月,加重半月”入住荆门一医脊柱外科。据肖女士回忆,一个半月前她突发背部疼痛,刚开始以为是劳累,就没放在心上,这种疼痛持续一个月后,肖女士受不了了,于是到当地诊所进行康复理疗,症状没有太大改善。又过了半个月,病情加重的肖女士直接来到了荆门一医。医院脊柱外科医生接诊了肖女士,并为其开具了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单,检查结果提示:胸5椎体及双侧附件异常信号。因患者有乳腺癌手术史,科室首先考虑患者出现了乳腺癌骨转移。要保住患者的生命,同时又不能因手术而造成患者脊柱塌陷,行胸5椎体全切术加脊柱重建术是最好的术式。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及准备,科主任叶正云带领手术团队历时5个半小时,经患者胸椎后路完整切除了病椎椎体及附件,然后顺利植入准备好的钛网植骨,再利用椎弓根钉将手术部位固定。术后患者一度出现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情变化危及生命,经胸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强抗感染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切口愈合良好,下床行走正常。术后回访,患者生存状态良好。

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的脊柱手术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目前,科室正在积极探索更多的肿瘤根治术式,以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

培养人才历练团队再攀高峰

据了解,荆门一医脊柱外科目前收治的患者中脊柱疾病占85%以上,2017年科室手术总量达800余台,其中脊柱方面的手术600余台。近期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3月科室已完成脊柱手术100余台,说明脊柱疾病患者越来越多,百姓对健康的需求十分迫切。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虽然叶正云主任带领的骨科、脊柱外科技术已达较高水平,但他表示自己并不是“学霸”。接受采访时他说,一人独强不算强,科室整体实力强大才算强。为了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服务广大患者,科室将日常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科研、梯队建设等列为长期发展的头等大事。他常告诫科室医护人员: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手握治病救人的手术刀,要想不落人后,必需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近十年来,叶正云访遍了全国脊柱微创技术水平排在前列的多家医院,先后到南京中大医院、重庆新桥医院、重医二院、青岛大学附院等地进修学习微创技术,还师从国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椎间孔镜发明人之一的德国Hoogland教授。为了让团队成员人人获得成长,科室每年安排学科骨干外出学习。2015年、2016年,科室安排林海涛医生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学习脊柱畸形及脊柱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回国后林海涛医生已独立开展多例脊柱畸形矫形术、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及重建术。科室还安排洪琦副主任医师多次到全国脊柱微创技术水平较高的医院进修学习,洪琦医生现能全面开展脊柱微

创手术,其技术水平深得患者好评。2016年底,科室再次派出1名学科骨干赴意大利IRCSS

ISTITUTO

Giovanni

Pascale医院做访问学者。

经多年培养,目前,荆门一医脊柱外科人才梯队已形成,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研究生1名,团队成员10人中8人为硕士以上学历。护理队伍也是老中青结合,科室大部分护士均到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高水平医院脊柱外科进修学习,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多次被评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2016年,科室推出了“脊柱之家”微信公众号,推送脊柱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受到市民的点赞。

脊柱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设备的更新。目前科室拥有两套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一套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可扩张通道系统、GE

C形臂X光机、超声骨刀等高精尖设备,保证了科室技术的开展和发展。今年,医院还将投资300余万元购置术中三维C臂(术中CT),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患者自然不请自来。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有不少来自我市周边地市,有的甚至来自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由于声名远播,科室也接到了众多学术交流讲座的邀请,多次参加全国性及全省性骨科、脊柱外科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学术演讲或报告。科室还积极主办各类学术活动,多次承办市级骨科学会会议及湖北省脊柱外科学术研讨会。

正是因为脊柱外科技术的全面开展、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2017年省临床重点专科的评审中,在骨科其他专业的共同努力下,荆门一医骨科人一举实现十年来的目标。日前,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已在医院骨科悄然挂牌,采访时叶正云主任谦虚地表示:“虽然我们的十年梦想已实现,但并不表示达到了终极目标,医学的进步是无限的,我们将以“巧手再造健康骨骼,真心更塑骨肉亲情”为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提高团队及个人的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解除脊柱病痛,还他们一个健康、挺直的脊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