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蕾
通讯员
文正良
2016年底,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三年来,不断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不断大胆探索国企改革转型创新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发展画卷,谱写了一曲不惧风雨、改革创新的赞歌,书写出助力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顺势而为
应运而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时间回溯到2016年。这一年,荆门经济发展的巨轮又一次滚动到前进的十字路口:
随着城市建设提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政府各融资平台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管理体制不顺、发展定位不准、职责重复交叉、偿债能力不足、造血功能不强,无法满足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如何破除阻碍发展的瓶颈及调整转型的阵痛?
党中央、国务院已布局在前、谋定后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目标坚定,再次发力。
2015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这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此后近两年,国企改革先后出台多个支撑总体框架的重要政策和专项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出台数百个配套文件。
顶层设计出炉,“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我市“借东风”迈入国企国资改革大刀阔斧的“施工”阶段。
2016年9月,中荆集团的前身——农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中被重点提及。这家成立于2015年6月、财政部门旗下的基金公司,被赋予全新的使命——
与市国资委所属的经营性资产组建新公司,由市政府直接管理,作为全市产业基金发展、产业投资、资产管理与经营的专业化公司,负责全市产业基金组建管理、产业股权投融资、产业资本运营等。
它是“隔离带”,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划清职能,政企分家;
它是“灵活手”,以投融资等多种手段助力实体产业挺直腰杆;
它是“突破口”,向市场化转型打造国企样本,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新角色、新定位、新功能,切中本轮国企改革的要点,且因地制宜,体现了荆门地方特色。
脱虚向实,组建专业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当时在省内并不多见,这亦是我市探路改革迈出的创新步履。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再作战略性安排,发出动员令。
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出台,对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作出部署,展开新一批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
三年来,在充分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改革精神和意见指导的基础上,中荆集团谋篇布局,开疆拓土,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等方面完成了大量探索实践,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党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6年12月,全新的农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2018年2月更名为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中荆集团拥有出资企业13家、在岗员工近8000人。其中,全资子公司4家:中荆(荆门)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荆门市中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荆门市金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荆门市金襄物流有限公司;控股公司4家: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龙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参股公司5家:湖北瑞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新支点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光谷联交所荆门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湖北宝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宝源广得资源有限公司。
高瞻远瞩,方能领航掌舵;瞄准靶心,中荆集团阔步向前。
不惧风雨
探索求生
改革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艰难曲折可想而知。
2017年,是中荆集团改革重组的关键之年。“先手棋”怎么走?“当头炮”打哪里?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各项体制、机制、结构创新,中荆人敢作敢为,直面改革痛点,集聚智慧,出台政策,不断化解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开辟出一条探索求生之道。
新常态下,国企仍是中国经济重点领域的主力。
推进国企战略重组,调整国企布局,提升国企运行效率,压缩过剩产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荆集团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市国资委所属的经营性资产众多,持有的股权众多,错综交织,部分存续企业还有不少“老大难”遗留问题。要把这数十家企业重组整合为一家企业,形势复杂,千头万绪,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没有比人还高的山,没有比脚还远的路。”
这一年,中荆集团围绕“瘦身健体”做减法、转型升级做加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系列聚合、再造、裂变效应就此展开——
通过重组合并、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清算等多种方式,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如依法对市金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授权管理的24家国有存续企业进行清算,剩余资产注入集团;
划转经营性国有股权,接收市直机关所属企业和经济实体脱钩改制后资产,如主动对接市农业、商务等主管部门,逐批签订种鸡场、象山市场等资产移交协议;
根据企业功能定位,重构业务板块,设立四家核心子公司,减少业务交叉重合现象,将资源向产业基金投资管理、投融资、资产营运等需求旺盛的主业集中,从而提高效率,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国企;
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排查维稳,助力国企轻装上阵,全面推开“三供一业”(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工作,为民服务,为企分忧……
当国企国资改革被注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有了温度和活力,一系列与中央步调一致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便接踵而来。
为推进实体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中荆集团制定了宝源集团和宝源广得公司煤矿及神州石膏矿关闭退出方案,及早谋划转型工作,妥善安置干部职工,努力实现平稳过渡。在已关闭煤矿产能15万吨的基础上,拟逐步关闭煤矿产能45万吨、石膏矿产能20万吨。
为进一步做强金龙泉啤酒主业,延伸产业链条,调动经营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积极性,中荆集团多次实地调查论证,征求干部职工意愿、召开研讨会、组团外出考察等,制定了金龙泉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并完成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工作。
“服务国家战略,壮大实体经济,转换新旧动能,得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我们的任务就是保留好的,帮助其按照市场规律继续发展,去掉坏的,让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中荆集团。”中荆集团董事长肖为表示。
尽管改革过程中矛盾和困难依然客观存在,中荆人却在反复实践中有了更多良策。
兴利除弊稳扎稳打,持续改革久久为功。
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这是中荆集团自己的跨越发展梦。两度易名,之所以未冠以“湖北”“荆门”等域名属性,就是希望有一天企业实力足够强大到支撑“走出去”的梦想。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厂房明亮,机声隆隆。一台台数控机床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数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们轮班作业。
一件件泛着银光的铝合金机件被送入车床工作舱,伴随着控制面板上键盘滴答、显示屏上数字闪烁,工件在舱内飞速旋转起来,车刀雕刻之处,碎屑飞溅,冷却液喷淋之下,洁净精致,完工后取出检测尺寸,精度精确到微米。
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火热而紧张的生产场景。
2018年3月,航特公司流动资金困难,中荆集团对其增资入股4.05亿元,成为第一大股东,与企业共享发展红利,并扶持其三年后在主板申请上市。1—10月,航特装备总资产、销售收入分别达12.7亿元、8.5亿元,同比增长42.2%、26.4%,2018年实现净利润约5100万元。待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中荆集团将全身而退。
雪中送炭,更胜锦上添花,航特公司的例子只是一个缩影。
与中荆集团携手同行的,还有凯龙股份、泊鹭航空、思存科技、锤锤水电、康沁药业等众多发展势头良好的老牌实体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做强产业基金为抓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动力,围绕培育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全市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目标,全力推进产业投资、企业上市,全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全力做强做优做大中荆集团!”
2018年开春,中荆集团全体员工和各出资企业管理层已在集训中立下了“军令状”。
这一年,巨舰启航,乘风破浪。
截至目前,中荆集团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2亿元、利润2.8亿元,净资产达89.18亿元,圆满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然而,这艘以百亿体量横空出世的国企巨舰,在三年前却是一家摇摇欲坠、随时可能淹没于时代洪流中的小基金公司。
在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和磨练后,它以更美好、更强大的姿态迎接新的生命,如浴火凤凰般涅槃重生。
12月初,一份中荆集团2018年投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综述专报被呈上市委书记、市长的案头,大量详实数据和案例,阐述了产业基金是如何与产业龙头、上市公司、实体经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组合搭台发生“化学效应”的,这一“基金+”模式的中荆经验也获得了市委书记、市长批示点赞。
向创新要动力,变创新为活力。
这一年,中荆集团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打通金融血脉”十二字核心使命,壮实体之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还灵活转动资本之腕,引入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浇灌着产业发展的沃土。
中荆集团不断做大产业基金规模,多渠道筹集产业基金资本金,引进优质基金管理团队,提升基金管理水平,为实体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推动了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发债计划,加快打造荆门经济“升级版”。
现在,已设立各类基金21只,基金总规模约164.1亿元。2018年以来,政银合作、双创引导基金共对256家企业放贷6.42亿元,发放贴息资金600余万元;为306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3.14亿元,降低担保费1185.34万元。
为增强发展实力,中荆集团巩固国资根脉,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一步完成了业务板块的整合;成功竞拍到漳河新区163亩土地,企业资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与荆门石化合资合作烷基化、苯乙烯及原油管道项目,不断加强企地合作……
砥砺前行,绘就美好历史画卷;苦干实干,书写绚丽时代华章。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
2019年的新征程即将开启,改革再出发,阔步向前行,中荆集团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紧抓新机遇,铸就新辉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