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午后,我一连看了好几遍央视网当天上午发布的微视频《新时代,致敬英雄》。里面提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爱国将领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愿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维和女警和志虹等英雄。我敬佩每一位英雄。而爱国将领张自忠,于我具有特别的意义。
2016年8月11日,我终于见到了一位在荆门生活的高中同学。他耐心地领着我陪着我游览,我第一次迈进了心中久仰的龙泉公园。漫步于郁郁葱葱的植被之中,流连于依势而修的亭台楼阁,两位同窗虽然时隔三十年才聚首,彼此之间却仿佛不曾分离过。在位于山腰的展室里,我们一边看一边小声地交谈着。在那里,我才惊愕地知道,张自忠将军曾经在荆门指挥过抗日战争。张自忠将军,虽然我早知其名,却从不知道他与自己家乡的这段渊源,更不知道将军竟于49岁英年就殉国于不远处的宜城南瓜店十里长山!我一时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欣赏了惠泉里面摇曳生姿的水草,感慨着文明湖边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我们到了龙泉中学门口。虽然我是荆门人,因为父亲在钟祥工作,我却毕业于钟祥一中。谁都爱自己的母校。不过,我内心里对龙泉中学特别向往。看守南门的先生非常严厉,竟至不许可我站在门口往里面哪怕瞭望一下。他可能不懂得作为一个年届半百的荆门学子对龙泉中学的那种仰慕之情。悻悻然,我们俩沿着墙边儿静静地上桥离开了。依稀记得龙泉中学墙上涂有“张自忠将军××之处”的字样。没有在那里拍一张照片,甚憾。
回北京之后不久,去交通银行办事的时候,因为那位工作人员的微信头像是他年少的儿子,我就随口问他儿子在哪里上学。“在自忠小学。”他略显矜持地回答道。我自然感叹那所学校的来历不凡——是由张自忠将军位于府右街的故居改成的啊。学校由将军的女儿张廉云担任名誉校长。校园里立有将军的半身塑像,还立有张自忠纪念碑,上刻周恩来当年题写的悼词:“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那位职员可能一心一意地想着帮我办理业务,对我内心风起云涌的回忆和言语之中的无限感慨好像没有什么回应。我曾经多次路过位于中南海西侧的那所学校,却从不曾有机会进去过。
北京的大街小巷有几千条,正式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却寥寥可数,即东城区的张自忠路、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这三位英烈,都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早年都是冯玉祥的部下。我曾经多次向儿子提起这三位英雄。儿子上的幼儿园在赵登禹路东边,儿子就读的小学就在佟麟阁路上。张自忠路现在是平安大街的一段,在北京市委党校所在的车公庄大街的正东边。一次,我们母子俩从景山公园出来北行,一直沿着张自忠路向西走回来。路过段祺瑞执政府、和敬公主府等处时,我也不失时机地跟儿子念叨一番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在1938年3月的临沂战役中,张自忠的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1939年5月,中日两军在鄂北地区展开了一次大交锋——随枣会战。5月10日,张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放弃渡河攻击襄阳(原襄樊)。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身先士卒,亲临前线作战,抵抗住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终因寡不敌众,张自忠在南瓜店陷入了日军的包围。面对日军明晃晃的刺刀,他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最后力尽而亡。弥留之际,他平静地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反法西斯阵营的五十多个国家中,张自忠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延安为张自忠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一张图片上有这样的介绍:张自忠将军在南瓜店十里长山殉国。日军将他的遗体装殓安葬。张将军旧部第38师黄维纲师长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委员长命,率部奋勇击溃日军,将忠骸夺回安放于荆门县快活铺,用上将礼服重新装殓……
当张自忠的遗骸运至重庆时,举城痛悼。蒋介石亲自为张自忠扶棺,下令为张自忠举行了国葬。数十万人为他送葬。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立志要为他报仇。
张自忠的夫人李敏慧得知丈夫的噩耗之后,平静地说:“张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然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随后绝食七日而死。国民政府为了表彰张自忠夫妇的忠烈,将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为了纪念张自忠将军为民族求生存的悲壮殉国,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汉口、徐州等大城市均将城市里的主要街道改名为“张自忠路”。1941年5月,在南瓜店张自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山下修建了两千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墓。1942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张自忠入祀全国忠烈祠。1944年8月,国民政府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以资纪念。
今年2月10日下午,我们母子俩乘坐的慢车终于从西安到达襄阳东。一位好友转托他在襄阳生活的朋友送我们回钟祥。那位热情、细心、博闻的老弟特意不走高速。行驶在国道上,他见缝插针地向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和故事。经过宜城时,他指给我们看路边的张自忠纪念馆,推荐我们进去看看。实话实说,我是巴不得去拜谒张将军的。可赶上春节将至,实在不忍心占用这位老弟太多的时间,就委婉地拒绝了。每每想到1940年5月16日张将军壮烈殉国时的情景,想到他身上的八处伤,想到他明明可以向生却英勇就死,我的血脉就一次次膨胀,我的眼眶就一次次地湿润起来。
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是啊,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今年4月27日公布、自5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要求“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英雄烈士”。在该法颁行之前,我也都是这么做的。我崇尚英雄烈士;我学习英雄烈士;我捍卫英雄烈士。以后,怀着对英雄烈士们的崇敬、景仰之情,我会更加热忱地遵守法律,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活动。
在此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才十分惊讶地发现:我在龙泉公园得知张自忠将军与荆门渊源的那一天,恰恰正是张将军诞辰125周年之日。极其惊人的巧合。
新时代,致敬英雄。致敬英雄,始于身边的英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