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络作家,用“码字”创业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码字,还是码字,这几乎是网络作家生活的全部,工作时间不固定,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这么拼?行业内流传着致富的故事,是支撑很多网络写手的动力,就像是一碗励志鸡汤,一直温暖着很多人的写作梦想。

神秘的新兴群体,网络作家崛起

1米9的大高个,习惯低着头看人,戴着眼镜,皮肤白净,斯斯文文,有同行调侃说贺涛是网络作家中“海拔”最高,他会腼腆一笑。

很多人不知道贺涛背后的故事,1988年出生的他,以前是一名小城市的公务员,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写网络小说,“熬人啊!白天在单位写材料,晚上灌浓咖啡,还发困,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全网搜索的风云榜前十,他去年的年收入突破400万元,这是让人羡慕的账单,财务相对自由,但个体的自由还是遥遥无期。与传统文学作家不一样,网络小说有一个特点,需要每天网络上更新,不然读者“催账”。

贺涛内心总有一股危机感,公务员辞职,成为网络作家,心里空落落的,缺少安全感。有人说,赚钱多了还矫情,他坦言有钱内心会爽,但长期的劳累,无疑会消解这样的快感。

网络文学,一个字,火!到什么程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亿,占网民总体的46.9%,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27亿,占手机网民的45.1%。

在中国,网络文学兴起不过20年。截至2016年年底,国内40家主要文学网站作品数量达1400余万种,日均更新量超过1.5亿字,各层次写作者超过1300万,已出版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1056部,改编游戏511部,改编动漫440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作家群体崛起已经成为趋势,其中有一群先富起来的人。与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这个群体同样面临困惑。

网络写作,成为青年向上流动的渠道

技校生,爱上写作,32岁的青子说起自己的成名史,自嘲算是野蛮生长,“没办法,传统文学杂志的投稿门槛太高,遥不可及。”

一边念煤矿专业,一边读莎士比亚,还一边在网站上发表散文,同学们不知道网络文学,只是知道青子文笔好,还可以找他代写情书,他从不拒绝类似发挥文采的机会。

命运总是有趣的,貌似让他离文学越来越远。2006年,技校毕业,青子被分配到家乡安徽一个小城煤矿,成为一线采煤工人,收入不低3000多元,回到了父母的期望中。三班倒,工作艰苦,没有电脑,他就跑到网吧去写作。

这样的生活,能一眼望穿,他想着不能总是这样吧,决定辞职回家写作,这可把父母愁坏了,在他们看来,作家都在大城市,更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作家,能在网上变出钱来,简直天方夜谭。

坚持网络写作并不容易,在亲朋好友看来这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他顶着压力坚持,从1000字20元开始,一天才写3000字,好在玄幻小说是他的专长。基本上不出门,满脑子都是故事情节。2007年,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拿到了4000元预付稿费,第一时间拿着钱,塞到父母手里,证明自己有出路。

发迹,网上点击量过百万,有公司主动找他签约,一切就像在造梦,来得真真切切。2013年,年收入已有几十万元,父母也从怀疑到支持,还结识了网络女作家,用稿费结婚、买房子。

网络文学是什么?对于生活在小城市的青年来说,就是一条上升的通道。网络小说界的金字塔尖,有大神级作家和更高级别白金作家,他属于前者,但收入并不低于后者,代表作《茅山捉鬼人》自2015年连载至今,创下平均订阅突破两万、总收藏人数近700万的数字。

在浙江,有一个30岁的大男孩,有一个好玩的网名——发飙的蜗牛,真名叫王泰,来自台州,从小喜欢武侠,大学时尝试写网络小说,一年多的时间,写了7部小说,但还是不温不火。

网络小说的书名都很短,他干脆写一本名字长的——《网游洪荒之神兵利器》,意外走红。写到15万字时,这本书就被签约了,第一个月拿到1200元的收入。2008年的暑假,他还拿着5000多元的稿费交了学费。

高峰时,他拿到了两万元的收入。一年后,他决定退学,拿了肄业证,文文弱弱的书生,骨子里有浙江人的一股韧劲,虽然家人不支持,但回到家乡成为专职作家。

破釜沉舟,有时代价很大。很快王泰的创作也进入低谷期,挑战的两篇玄幻作品都失败了,没有收入,甚至老读者都离开了。就像他的小说主人公一样,自己的人生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网络作品畅销,还需有人破除误解

青子成名之后,2015年,在地方以网络作家的身份参加活动,就遇到一个地方传统作家对他质疑:“网络小说无非就是一帮傻子写给另一帮傻子看。”

简直气炸了,他遇到这样的尴尬,并不是第一次。他说:“这样的偏见,主要集中在基层,还是有人用传统文学的标准来衡量网络文学。”

网络作家的生存环境,误解与改善并存。在地市级以下,很多人对网络作家依然存在偏见,然而中国作协对网络作家群体非常重视。网络上火了,现实中认可还是很弱,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2016年,中国作协新会员中网络作家人数创历年之最,加入作协的454名新会员中,经过确认的网络作家及网文从业者共有29人,他们基本有较高知名度,如2013年就进入过“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张荣会(风凌天下)、《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等。

拥有中文数字阅读矩阵的阅文集团,将网络文学分发渠道扩展至50余家,囊括了QQ阅读、起点中文网等业界品牌。每年有近70万人在“作家助手”上更新作品,网文创作已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2016年,阅文集团年稿酬发放近10亿元。

网络文学质量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小刀锋利是大神级作家,他的回应颇具说服力——网络文学经过发展,大平台已经有了很严格把控,涉及黄色的根本通不过,加之作者珍惜自己的羽毛,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主流。

“不要妖魔化网络作品,网络作品每天量这么大,能沉淀下来的才是好作品。”在网络作家意千重看来,实践和时间才是检验好作品的标准,而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网络作品。

(据《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