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坪坝营唱响生态发展主旋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宋海燕

通讯员

李迪

初冬时节的咸丰县坪坝营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分外美丽,远望层林尽染,近触空气湿润,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踏着铺满落叶的林荫小道,仿佛置身于宁静幽远的世外桃源。

“虽然进入旅游淡季了,但周末还是特别忙,今天就有20多位重庆黔江的游客要来度假。”11月18日,坪坝营镇四洞峡山庄负责人田代元正忙着准备客人的晚餐。

“坪坝营景区平均海拔1400米,自然景观奇特,四洞峡、流花溪步游道、鸡公山索道等景点清奇俊秀,堪称最美自驾游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人数超过50万人。”坪坝营镇分管旅游工作的副镇长曾凡贵介绍。

“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能住进和城里人一样的楼房,有线电视、网络一样都不少。”坪坝营移民新村50余岁的田昌林说。

和他一样,坪坝营村集镇的67户村民陆续搬进了土家民居式楼群里,新居配套建成了通村公路,修建了水池、沼气池,手机信号、广电村村通覆盖率达到90%。在外务工的村民都相继返乡,开办起农家乐、土特产商店,或在景区当保安、导游、清洁员,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旅游开发前,这里是鸟不下蛋的穷山沟。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生活充实而富足。”田代云作为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种植名贵花卉、苗木,发展观光农业脱贫致富。

“上半年,各单位集中对景区内的‘两违’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坪坝营镇分管城镇建设工作的副镇长刘进表示。如今,在坪坝营景区入口处,几十户农家餐馆整齐划一。

为进一步提高游客容纳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该镇持续完善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建成了杨洞集镇广场、停车场、饮用水工程、临时农贸市场,完成了杨洞集镇脏、乱、差整治、沿河花坛防撞及新场集镇路灯安装、公共厕所建设等项目,让游客游得开心、吃得安心、住得舒心,真正感受到美丽咸丰珍贵的自然、人文资源的独特风采。

“水车坪村1000亩的红心猕猴桃已经进入产果期,今年产值接近500万元。”坪坝营镇水车坪村精准扶贫驻村队长蒋俊说。

按照“旅游+”模式的新思路,水车坪村依托坪坝营旅游景区,邀请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专家对该村进行整体规划,最终敲定发展农业观光和旅游项目,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救济式帮扶只能解决短期脱贫难题,好的产业利益联接机制才能有长远的发展。”蒋俊说。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目标,水车坪村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

水车坪生态旅游观光园只是坪坝营镇一个“旅游+城镇化”的示范试点。以坪坝营风景区为核心,该镇将休闲观光、健康养老、运动养生作为发展主题,结合产业布局和旅游资源现状,进一步整合辖区旅游资源,聚合旅游要素、人文要素,分年度分批次编制分村、分区域的乡村旅游规划,启动建设了旋坨、张家坪、土司坝、马家沟等民宿休闲产业,同时,邀请市场主体,积极动员老百姓打造民宿馆、农家乐,建花海观光带,发展乡村旅游。

“这批货是发往天津的。”咸丰县坪坝营森林食品公司车间一派繁忙,一袋袋香笋干、脆竹笋从生产线上滑下来,有序地装进纸箱。在旅游业的影响带动下,野竹笋、蜂蜜、鹅掌楸、腊猪蹄……这些山里的特色食品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公司负责人谭勇凭借品质独特的山野菜,创业获得成功。

今年49岁的谭勇是重庆市石柱县人,2011年5月,他果断从煤矿行业撤资,注册成立了湖北坪坝营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800万元,建起占地120亩的现代化加工厂,专门生产和销售当地野生竹笋、蕨菜、蘑菇、天麻等产品。

“每年光是采野菜卖给他们公司都能卖几千元钱,加上几桶蜂蜜,年收入超过1万元。”坪坝营镇老岩孔村贫困户田登武说。像他这样通过公司受益的农户,村里有好几十户。

除了加工山野菜,谭勇还联合村民办起天麻种植基地。“一亩天麻收入近10万元,但种植成本高。”谭勇介绍,自去年以来,他在坪坝营镇黄鳝坝村、唐崖镇乱石窖村等地发展基地50余亩,带动150户贫困户种植天麻。

“现在,来坪坝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还打算建个生态农庄,一手卖产品,一手卖风景。”说起未来,谭勇信心十足。

像谭勇一样,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投资商们纷纷前往坪坝营镇投资兴业。

为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坪坝营镇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产业融合,按照“两茶一菜一雁一带”产业布局,着力建成3万亩藤茶、2万亩油茶、1万亩榨菜基地、10万羽特禽和1万亩旅游沿线花海观光带,因村制宜发展高山蔬菜、核桃、脆红李、生漆、红心猕猴桃、景天三七、竹节人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进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同步发展。

生态优先,是坪坝营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坪坝营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中,迈向脱贫致富新征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