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台北恩施籍新娘的幸福生活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实习生

侯雨佳

多年以后,已经成为台北一家服装厂老板的陈露回想起自己嫁到台北的经历,从卖快餐的小工做起,风风雨雨,辛苦打拼,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总会想到大陆湖北老家的一句古话:“一蓬草总会有一滴露珠养!”

1978年,陈露出生在建始县花坪石马西山村三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97年,陈露初中毕业后在石马小学当语文代课老师。一年多后,她进入建始卷烟厂当技术员。后来,她去深圳一家外贸服装厂做服装代理。

2002年,陈露筹集资金在武汉司门口开了一家餐馆。她作为“台北新娘”的故事即从此开始。

经常跟陈露一起玩的一位闺蜜是早期的“大陆新娘”,丈夫在台湾办企业。由于不习惯台湾的生活回到大陆,丈夫则候鸟一般“飞”到武汉探望她。

2002年底,闺蜜的丈夫带好友彭尹儒来武汉游玩,陈露与彭尹儒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

阿儒追陈露追得辛苦。为了跟陈露在一起,从台北到武汉,到恩施州建始县,每次都要从香港转道,用过的长途电话卡足有两纸箱,阿儒深沉的爱深深感动了陈露。

由于路途太遥远,陈露父母亲属反对两人婚恋,不过最终都被这位真诚的台湾小伙子打动了。

阿儒长陈露5岁,台北新北市人,原是台湾曲棍球运动员,现为银行职员。阿儒父亲原是国民党军官,重庆人,母亲是台湾本土居民。

2004年7月,在建始陈露家,两人按土家族习俗举办了婚礼;11月,陈露告别双亲,放弃自己在武汉的生意,正式到台北居住。

陈露闲不住,她想早日融入新的环境,女儿出生后不久即开始找工作。但大陆新娘要取得工作证要两年以后,陈露先后在速食店、超市、夜市偷偷上班、摆地摊。

陈露与阿儒一起考察市场时,发现整个台北只卖男衬衫,极少卖女衬衫,而陈露有在珠海做服装推广的经历。看准了这个商机,陈露筹资请台湾一位颇有名气的资深服装设计师,按照自己对女性衬衫的理念设计。从此,陈露在台湾有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陈露的服装厂经营得风生水起,拥有一对儿女的陈露家庭幸福,每年,夫妻俩都会带着一双儿女飞回大陆,飞回那永远的故乡——湖北恩施。

微信语音聊天中,陈艳爽朗的笑声让人感受到她豪放幽默的个性,几年的台湾生活,她浓郁的新塘方言明显夹杂了台湾口音。这是一个能给人带来笑声、感染力极强的女孩。

陈艳1976年生于恩施市新塘乡马尾沟。在南京做建材生意时,陈艳住在一家台资企业附近,爱人李牧家在这家台资企业台湾本部上班,常来南京出差。一来二去,两人认识了,周末,三五好友经常拼车出去玩游戏。两年后,彼此找到了“感觉”,4年后,两人冲破家庭阻力走进婚姻殿堂。2008年,陈艳随李牧家到台北生活。

李牧家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台湾本土人。对于陈艳的到来,李家欢欣鼓舞,一家人给了陈艳满满的爱,婆婆待她超过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去世后,将一切财产都交到陈艳手中。

婆婆和爱人怕陈艳受苦,一直不让她工作。陈艳说:“老公对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负责努力赚钱,我负责努力花钱。”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远在台北的陈艳不孤单,每年全国各地飞,游玩、做义工。

去南京之前,陈艳在恩施城开过电麻、出租车,经营过店铺,身体不好,生活困难。自从遇到了李牧家,身体好了,生活美了,“估计我是大陆嫁过来的最好玩、最幸福的新娘了!”陈艳感慨。

这是一个相对沉静的女孩,1980年出生于建始县业州镇。

上世纪90年代末,她中专毕业后由学校安排去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实习,之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公司老板是台湾人。正是这一步,使得她最终成为台北的大陆新娘。

当时,龙艳娟婆家的姐姐在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一家美国公司工作,两人工作上常来常往。“把龙介绍给你的弟弟做女朋友。”美国客商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婆家姐姐当了真,随后将弟弟从台湾带到东莞与龙艳娟见面。

对此,龙艳娟心里没底,也不热心。在进一步的交往和了解中,龙艳娟发现对方“实在”、真诚,于是,同样冲破了家庭的阻力后,2006年10月,两人在建始龙艳娟家举办婚礼。次年3月,龙艳娟随丈夫魏士翔去台北生活。

入乡随俗,从此一切都靠自己。如今已有两个孩子的龙艳娟每天的生活井井有条。工作以外,她精心抚育孩子,完成繁琐的家务,利用午休时间去孩子学校的图书馆做志工(义工),上英文课。每年暑假,她会带全家回大陆老家。

1975年出生的恩施市屯堡女孩郑芳,2000年在广州工作期间,认识了在同一栋写字楼里上班的甘品洋,两人2003年结婚。

甘品洋是台北市人,父亲是江西人,上世纪随国民党来到台湾,母亲是台湾本土人。

2008年,郑芳与甘品洋放弃广州的工作回到台北,之后,甘品洋办起了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全职太太郑芳照料两个女儿,兼任甘品洋公司的会计。

郑芳家境宽裕,夫妻俩嫌住在台北市内太炒,搬进了台北市郊的海边别墅。宽敞的别墅成了恩施同乡姐妹们聚会的地方,大家经常在一起排解思乡之情。

在台北的同乡姐妹们胜似亲姐妹,郑芳笑呵呵地说:“有这些好姐妹不孤单,也不那么想家了,就是总想吃恩施的腊肉啊。”

(照片均由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