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荒地里兴漆林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李以国

通讯员赵春林

11月1日,在宣恩县高罗镇麻柳塘村天诚漆树种植基地,几名工人正在锄草、施肥。“马上要立冬了,搞好冬季管理事关明年漆树苗的长势,要将落叶杂草清理干净,施足肥料,还要把沟渠打通。这些树苗不能长时间泡在水里……”正在田坎上指导工人打理漆树种植基地的人叫焦辉。

焦辉今年34岁,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他2000年入伍当兵,在部队服了8年役。退伍后,他在武汉成立了一家公司,可3年下来没赚什么钱。直到2011年,他在工地上干活,开始承包工程,这才积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日子逐渐好过起来。这几年村里有些抛荒的田地,让他感触颇深。在农村,家里的几亩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可眼下在家耕种土地的人越来越少,一些田地就要变成荒山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萌发了回家创业的想法。

“我不仅是麻柳塘村村民,还是一名党员。我不能一个人富了,不管村里的其他人。作为一名党员,就更应该有担当,带动村民一起发家致富。”从入党那天起,他就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谈及为何选择种植漆树时,焦辉表示,那是因为他对漆树的种植技术和发展前景颇有研究。“漆树是一种经济树种,全身是宝,籽可榨油,漆液是绿色环保的自然涂料、油料,树干还可用作木材。现在生漆市场很紧俏,价格很稳定,每斤生漆能卖到250元左右,而一亩地大概能种70棵漆树。进入丰产期后,一棵漆树一年可采割一斤生漆,采割期长达20年……”焦辉给记者介绍。

如何栽种漆树?如何采割生漆?面对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他选择迎难而上。为掌握相关技术,他先后去广西、贵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并从网络、书籍当中搜寻相关专业技术知识。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他慢慢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你们看,这是今年刚栽种的漆树苗。现在漆树苗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漆树苗长势很好。照这样下去,等到第六个年头就可以采割了……”我们前去察看今年刚栽种的漆树苗的生长情况时,焦辉高兴地说。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焦辉告诉记者,就在前段时间,漆树苗的叶子掉得厉害,有的漆树苗甚至快要死了。他随即给县林业局打电话求援。县林业局了解情况后,派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帮忙。经检查发现,这里的漆树苗遭受了病虫害。后来,经过几个周的治理,病虫害才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做大做好漆树种植项目,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2015年12月,焦辉动员村里的5名老乡一起创建了宣恩县天诚漆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股金作为股本加入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领到利息,还能得到分红。如今,社员已经发展到33户,漆树种植基地通过验收的有383亩,栽种了5万余棵漆树苗。焦辉说,还准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计划明年年底发展到1500亩。

致富不忘众乡亲。说服村民入社是焦辉遇到的一大难题。为了让村民自愿入社,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介绍种植技术和发展前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使得村民的思想逐渐转变,不少农户陆陆续续加入了合作社。如今,打电话或上门向焦辉咨询入股专业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

与焦辉同村的邓福亮,一直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收入全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家里负担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焦辉得知情况后,便来到他家,把自己准备在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告诉他,让他当上了专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平时帮忙管理,月薪2400元。

“他人好啊!不仅帮我解决了工作问题,还以100元的日薪先后雇佣了村里的5户贫困户到漆树种植基地干活,一年下来能给我们增加上万元的收入呢。”说起焦辉,邓福亮满是感激。

现在,作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邓福亮成天都在专业合作社和漆树种植基地两头跑,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忙得非常开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我计划明年新建450亩漆树示范林,还要建50亩漆树良种繁育苗圃。未来几年,将继续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化水平,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谈起远景规划,焦辉信心满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