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希
依托200多年的茶文化底蕴,借助世界硒都的魅力,市场抢手的利川宜红茶不仅在恩施畅销,而且飘香山外。“胡家茶园”系列产品的强势推出,在持续深化产品内涵的同时,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扬,胡氏红茶技艺精湛成熟,生意越做越远,产业越来越大。红茶技艺的传承者,就是利川胡氏宜红第八代传人、焱鑫茶业公司总经理胡正雄。
胡氏族谱记载,公元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在荆州郡江陵县有个名叫胡玺的人落户于此,发现当地茶叶品质一般,很难制作出理想的红茶。为此,胡玺派其子胡在文、胡在洪兄弟四处寻找茶叶产地。他们经数月艰辛跋涉,来到利川市毛坝镇马鬃岭名叫古茶园的地方,买下当地1000多亩茶园,将其更名为“胡家茶园”,从此安营扎寨,潜心钻研红茶制作。3年后,研制出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红茶。一时间,毛坝胡氏红茶名声大振,闻名遐迩。因此茶在宜昌口岸装船,故称“宜红”。
一壶红茶,演绎一段悲喜沉浮的家族历史;一壶红茶,见证一个忠孝仁爱的家风故事。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宜红”茶第八代传人胡正雄。
家住利川市毛坝镇的胡正雄,今年44岁,是利川市政协委员、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利川市茶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恩施州青创会会员、中国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恩施试验站成员。
胡正雄从恩施农校茶学专业毕业。在校期间,结识了制茶大师杨胜伟,刻苦钻研茶学专业。1995年分配到利川市毛坝特产站,从事茶叶技术推广。期间,他先后到华农大、浙农大和中国茶叶科研所进修学习,获得国家高级评茶员资质证书。
2006年,乡镇机构改革,胡正雄由事业编制人员变为民营非企业组织人员。从此,他一心研究毛坝宜红茶,利用他第八代嫡系传人的优势,结合所学现代茶叶技术知识,创办了利川市焱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头扎进茶叶产业,踏上艰辛创业路。
经过10年发展,焱鑫茶业公司已成为利川市集高品质原料基地管理、茶树良种育种育苗、茶叶技术研发和名优茶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建成3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形成一条名优红茶生产线和一条高档茶精品分选生产线,年产名优茶100多吨,名优茶年产量居全市第一,年产值1500余万元。
胡正雄针对市场需求,结合红茶、绿茶不同档次、不同人群口感,潜心研制出10多个系列名优茶,频频获奖。其中,“毛坝”牌系列名优茶荣获恩施州第六届“消费者满意商品”称号、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第十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称号、中国茶叶博览会“极具发展潜力品牌”等。
胡正雄痴迷研制红茶,还得从他16岁就随父学做茶说起。那时做茶全靠手工工艺,柴火做茶。父亲教他掌握杀青需要多高的温度、烘烤的温度、色香、口感等常识。胡正雄介绍,只要一看到鲜叶,很快就能判断出适合用什么工艺、做什么茶。
宜红茶几度沉浮,历经沧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宜红茶萎靡不振。胡家茶园充公,改种粮食,更名苦茶园,留存面积不足200亩,胡氏祠堂及宗族碑刻损毁殆尽。虽然家道中落,但祖传宜红茶技艺得以保存下来。
胡正雄继承祖业,遵照祖训,潜心制茶。后来,焱鑫茶业公司基地面积达到400亩,以州农科院武汉安根农业科技公司、湖北大学茶学教授为技术支撑,在毛坝镇和平等村高于市场价5%收购茶叶,带动基地规模扩至5000亩。同时,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的步伐加快。今年8月,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300多家茶企参展,毛坝镇胡氏宜红茶系列、翠屿茗香系列等高品质好茶受参展者好评,受消费者青睐。
胡正雄不忘初心,立足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传承胡氏家园红茶品牌,作为产业扶贫措施助农增收,帮助更多贫困户精准脱贫。毛坝民族中学一名学生,5岁丧父,与多病母亲相依为命。胡正雄得知这名学生面临辍学后,筹集1200元支付其生活费,买新衣,供零用,并承诺助其完成学业。
胡明开是和平村建卡贫困户。胡正雄将胡明开父女安排到基地管理茶园,女儿到制茶车间上班,父女月工资7000余元,预计年收入突破10万元。
截至目前,胡正雄招募建卡贫困户成员41人,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分别安排到企业的不同岗位工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