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世祝
这里,是第四套5元人民币
“长江巫峡”壮观图案所在地。
这里,是国家5A旅游景点神农溪出口处,同时拥有国家4A旅游景点链子溪、天子岩血手印岩画等。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峡江号子传承保护基地。
她,就是“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巴东县官渡口镇。
顺民意
打造铁军队伍
“顺民心,得民意,最根本的是干部作风转变。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老百姓的心也就亮了,气顺了,上访的人也逐渐减少了。”镇党委书记熊学红如是说。
官渡口镇是三峡库区的移民大镇,过去因移民问题扯皮多、上访多。近年来,该镇通过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管、思想理念教育、业务能力培训提升等方式,切实加强了“两为”干部队伍建设,塑造了一支敢为民先的干部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该镇抓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社区)支部书记的从严管理。采取考核排名及工作完成情况对各级党组织书记进行分类定级;坚持书记带头开门办公并不定期组织暗访抽查;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延伸到村,不断强化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意识。
镇党委在落实好“如何做”上下功夫。一方面,以“两学一做”为重点,坚持抓好党建龙头地位,进而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两个重点;另一方面,“三定”管班子。镇党委制定了“定岗、定责、定酬”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支部书记党委把关、业务人员考试选拔、其他人员竞争上岗的模式。从严管理机关干部、村支两委干部队伍,做到“政治上相互信任不猜疑,工作上相互支持不拆台,思想上互相交流不堵塞,感情上相互沟通不隔阂,才能上互相欣赏不妒忌,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漠。”
为了提高干部能力,今年4月下旬,该镇举办了为期17天的“村级业务提升暨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对100名村业务骨干重点加强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农村财务管理及报账、党建、淘实惠等各项业务知识培训。创新优化村(社区)业务骨干选拔,通过业务综合培训,以考试的方法选拔村(社区)业务工作者,不断提升村(社区)业务水平。
抓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党风廉政建设。据介绍,该镇上半年共立案11件,办结7件,党纪处分6人,没收违纪资金10万余元,廉政约谈6人次,诫勉谈话10人次。
强产业
谱写致富乐章
“官渡口人杰地灵,有高山、二高山、低山,成立体气候,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镇长田从云对镇域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官渡口镇立足政策引导、科技推动、辐射带动和产销联动,利用独特的立体自然气候条件在高山、二高山、低山上做文章,按照“高山种烟、低山种橘,不高不低种洋芋;大户养猪、林下养鸡、特色种养农场发力”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带,引导农民发展以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农业,不断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靓集镇
扬起旅游风帆
目前,该镇在低山五里堆、西瀼口、东坡、碾坪、沙坪、万流等村(社区)为重点,建成3万亩柑橘产业带和1万亩蔬菜产业带;以凉水井、魏家淌、前面山、水獭坪等二高山为重点,建成桑蚕、板栗、核桃
1万亩产业带;以南荒岭、西溪坝、廖家垭、庄屋顶等村为重点,建成高山1万亩优质烟叶产业带。
烟叶是官渡口镇的传统产业之一,去年,该镇调整思路,高质量高标准建起烟叶大棚100多个,推广大棚移苗、井窖式移栽、配方施肥等技术,促使烟叶种植减工、降本、增效。组建烟草农业专业合作社,对烟叶种植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去年和今年,发展烤烟11000余亩。烟叶成为该镇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
调优结构兴产业,因地制宜谋发展。去年12月,在全县第六届信息赶集上,成立了官渡口镇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发展家庭农场100多家,注册专业合作社183个。新型职业农民协会以打造环保、绿色食品为理念,推行生态模式种植,全力打造、发展官渡名片。通过举办李子节、葡萄节,乡村串串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的华丽转身。巴东县绿翔果业柑橘、官渡口镇万流二龙行空心李、巴东西溪坝葡萄、巫峡口村“三千”(千亩黄金梨,千年古柏树,千米夫子洞)、下马洞村1000亩黄金梨等已成为该镇乡村游基地,省内外小有名气。
该镇推行科学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年生猪饲养达8.4万余头。仅养殖专业合作社141个,养羊2.9万只,养牛3800头,养鸡27.4万羽,养蜂2000箱。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6600万元。
该镇结合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蔡家村宋发东、下马洞村董文远、西溪坝村李年勇、圆淌子村赵宗田等青年返乡,先后发展葛根基地、土鸡养殖基地、葡萄基地等。
“春有水果豌豆角,夏有桑蚕土鸡蛋,秋有葡萄黄金梨,冬有牛羊满山坡。”是今日官渡口镇产业模式的新写照。
日前,该镇召开“奋发有为
竞进争先”百日大会战誓师大会,再次吹响跨越发展号角。百日会战中,总投资4500万余元的集镇道路黑色化工程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环境洁净、交通通畅、绿化亮化、全民素质提升、空气净化、城市宁静、河道美化七大工程。据该镇副镇长陈行杰介绍,今年来,工作专班在集镇清理生活垃圾约2200吨,清理太矶头片区官东路、乐乡大道、滨江大道、神农路、学苑路等卫生死角垃圾约330吨;拆除违法违规小广告32处;整治集镇车辆乱停乱靠现象,处罚车辆违规现象556次,暂扣违停车辆54台;整治占道经营68处,乱搭乱建5处,清理占道僵尸车3辆;维修路灯52盏;完成集镇绿化补植三角梅550株,官沿线道路绿化28公里,种植银杏树3200棵。建成650平方米的桥头文化长廊,并利用高切坡治理围挡建宣传走廊170米,建公厕一个,停车场三个,规划停车位100多个。在集镇,身穿红背心,臂带红袖圈的老年文明劝导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了街道一道靓丽风景线。初步统计,累计开展日常文明劝导活动300多人次。通达整治,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巴东链子溪景区是该镇打造的旅游精品,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乘坐古帆木船、游自然风光、观地质奇景、看地方戏剧、学船工号子、唱土家山歌为特色,同步开发巫峡徒步游和山城夜景游,是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景区。去年,投入120余万元,新建4条长16.8米、宽3米、最大载客量60人,柏树建成的柏木帆船,以满足中外游客亲身体验摇桨划船原生态旅游的乐趣。
官渡口镇简介
官渡口镇位于长江巫峡出口,美丽壮观的长江大桥将集镇与县城连为一体,长江黄金水道直穿东西,209国道横贯南北,距宜巴高速互通27公里。辖区通航总里程50公里,通车总里程672公里。国土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793亩。辖37个村3个社区,438个村(居)民小组,20917户59656人。
资源禀赋厚。矿产资源分布有煤矿储量500万吨、铜矿储量270万吨、石膏储量5000万吨、煤矸石储量3000万吨。旅游资源有AAAAA神农溪、AAAA链子溪、天子岩血手印岩画及巴东古八景之官渡晴帆、杜甫草堂、张飞炮台、瀼西渔火等,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峡江号子传承保护基地。拥有森林面积42万亩。
产业基地实。是全县第一柑橘大镇。建成烟叶、核桃、桑蚕、板栗、蔬菜5个万亩基地。年出栏商品猪稳定在10万头以上。
搬迁任务重。累计完成三峡移民生产安置5744人、搬迁安置6534人,是全县第一农村移民大镇;完成神农小区土地征用2229亩,拆迁房屋125户;完成滑坡避让搬迁272户1002人。
创业氛围浓。响应县委、县政府全民创业号召,培育市场主体2299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867户,企业3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家庭农场2家,农(渔)家乐10家。
【乡镇荣誉】
●2012年被中共湖北省委表彰为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被湖北省妇联表彰为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项目先进集体
●2012年被湖北省楹联协会授予楹联文化镇
●2012年被中共恩施州委授予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3年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镇
●2013年被湖北省档案局表彰为湖北省机关档案目标管理一级
●2013年被中共恩施州委授予州级文明乡镇
●2013年被巴东县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工作优胜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政府表彰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政府表彰为投资及项目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政府表彰为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政府表彰为畜牧产业先进乡镇
●2013年被巴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县级最佳文明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冬秋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巴东县政府表彰为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被州烟草公司表彰为烟叶工作先进乡镇
●2014年被巴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2015年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第四届文明村镇
巧打“组合拳”
敲开富民门
谭举先
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老家,情不自禁就会留下眼泪。“舍小家,为大家”,这句话永远记在百万三峡移民的心中。
官渡口镇是巴东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大镇,能不能实现“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的目标?该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探索三峡库区移民产业发展新途径,培育主导产业,精准激活内生动力,打出产业扶贫“组合拳”,实现了“春有水果豌豆角,夏有桑蚕土鸡蛋,秋有葡萄黄金梨,冬有牛羊满山坡”的产业致富模式,从而一举获得全国文明乡镇的殊荣。
三峡库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成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当峡江两岸昔日的荒坡重新换上了绿装时,一幅山清水秀、生态安全的新画卷将为巴东江北“桥头堡”增添新的看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