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卯洞如初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王英豪

寒露刚过,阳光夹着习习秋风,乍凉还暖。众友从龙山县城出发,前往卯洞。百福司镇落印塘,是此次卯洞行的中转站。

鄂西有来凤县,与湘渝交界。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来凤之西是百福司镇,卯洞便位于此。

出了龙山城,一路山峦重重,公路蜿蜒崎岖,道上车行缓缓。微风拂脸,迎着斑驳阳光,身心清爽舒畅。大约一个小时后,一行人几辆车驶入了落印塘旅游农庄,与向导老田碰头。

老田是落印塘本地人,一米六左右,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眼镜,头顶留着一小撮头发,憨态可掬的眼中透着一丝精明。“欢迎,欢迎啊。”他便和带着疲态陆续下车的我们一一握手。“下车后,先到农庄里头洗个手,然后我们一起去看鸿蒙初开时就留下的吞江卯洞。”老田的高音重点落在了“鸿蒙初开”“吞江卯洞”上,瞬间吊起了大家的胃口,之前向往的心又浓郁了几分。

老田是有头脑的农村人,看到卯洞景区带来的利好辐射,回村开了这个旅游农庄,先富起来了。

稍作休息后,我们沿村道而下,欢快地来到河边的简易码头。入眼的是深深峡谷,茵茵绿树,与潺潺水流。随着时间流转,依旧意态清闲。岸边寂寞的船,飘动的帆,相映成趣。阳光下的河面波光粼粼,似片片鱼鳞,又如满天星河。树枝一阵摇曳过后,河面上漂浮的黄叶推动着清凉的风迎面扑来,山间的灵气和清新的空气直灌脑海,精神随之一震,脑袋也空灵了几分。一句诗随之跳出:谁识仙人在上头。这不正是眼前的写照么?如画风景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就算是上仙来了,也会流连忘返,不舍离去。

我们扶着船头的铁栏杆,跳上了随波轻轻摆动的机帆船。船极简易,通体蓝色,两侧是充当坐椅的铁板,中间放着几把木椅,船顶挂着两排五颜六色的塑料风车,在风中慢慢悠悠地旋转着。

成熟的景点,有优美的风景,还有动人的故事。传说鲁班和弟子仙游路过来凤时,看见仍是一片汪洋,人民深受水患之苦,顿生造福之念。鲁班用拐棍在飞龙山戳洞引流,因是卯时,故名卯洞。我们开始感叹鲁班的仁者爱民之心。大能者有大责任。大能者,一生志向少且坚,所以能成就大事业,开创大时代。

船慢慢驶入河心,波浪越来越大,船的起伏也激烈起来。我紧紧抓住铁栏杆,听着船过击起的浪花声和呼呲呼呲的风车声,不敢动了。

行在碧水银波上,顺流而下,连着渔网的竹竿整齐地飘在山脚,偶有三两个渔夫驾着三板船唱着号子拉网收鱼。两岸山势陡峭,峰峦如聚,树林森翠,回荡着卿卿鸟曲,飘溢着淡淡清香,犹是置身在画境之中。山静默,水恬淡,仿佛层林尽染的秋韵国画。等下个春季,山绿了,水暖了,花开了,这冷了一冬的山水原野,融入暖暖的春情之中,又进入了色彩丰富的水彩世界。人在船上,船在水中,心又畅快起来。

沿岸布满了形态各异的洞穴,有的如月亮,有的成半圆,有的联在一起成了人字……老田指着左边上方的一个洞穴说,那个洞内有石磨龛,两块钟乳石,一似石磨,一似缠着头帕的妇女在推磨,惟妙惟肖。观音洞内,有石如观音,如莲花,如龟鳖,栩栩如生。另一洞内有四块巨石,似龙、凤、麟、龟,称为四灵石,守护着这里山山水水生生世世。真是维兹洞之瑰奇兮。

行约半小时,远远地看见两边的山连接在一起,阻断了河道,百米高的环形悬崖如巨斧劈下,险峻,雄伟,震撼。峭壁间无数倔强的小树,随风掀起阵阵绿浪。

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心怦怦地跳着,像是在瞻仰圣地,压制不住的激动逐渐狂热起来。

行至卯洞前,洞对面黑白相间的崖壁和片片绿色若隐若现。一同行友人仰头挺胸立于船头,犹似金庸笔下傲立苍穹的大侠,有气度,有风度,还有包容。而船在大山的包围中,却显得是那样的渺小。

大家议论起来,感受着卯洞的惊奇。老田索性关了发动机,把船停下来。

老田手抓在方向把上,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卯洞来。同治年间《来凤县志》记载:“邑之卯洞,酉水实经其中,疑即由此得名”。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明朝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的嫡传弟子徐珊时任辰州同知,奉命在卯洞为京城太庙采伐楠木,期间创作了《卯洞集》,是恩施州唯一一部列入四库全书书目的区域性人文著作。风吹水动,水拍船身,声声乍起,越发增添了意境。恰似响起了伐木工的号子声:掌住脚,留住索,抬起老杠莫放落。下有千仞壑,万一不谨防失错。

我细细地观察,卯洞高约40米,宽约60米,长200多米,酉水河从洞中穿过,形似卧龙吞江,气势恢宏。其上方有一洞,名曰仙人洞,中有金环玉箸,借之者望空中诚心祷求即得。对该洞进行考古挖掘时,发掘了大量文物,看来真有“仙人”眷住此处,繁衍生息。危栏倒影落溪流,谁识仙人在上头。幽草奇花山下路,光风霁月洞中秋。半湾绿水相环抱,一片白云任去留。世外红尘飞不到,攀援无计问鱼舟。吟诵此诗,顿觉雾绕氤氲,进入了另外更高的境界。

船又启动了,缓缓驶入洞中,马达声撞击着洞壁,回声又增大了几分。船身瞬被阴影吞噬,仿佛进入了大自然博大的胸怀之中,又犹入洪荒时代,偶然便天地顿悟,万物彰显。洞顶平平展展,像是经过精心开凿过一般,漆黑的洞壁垂直而立,泛着点点倒影。凉凉的风徐徐吹来,有了卯洞的胸怀,顿觉空旷轻松了许多。我想,虚怀若谷就是这样了。

穿过卯洞,眼前豁然开朗。两河交汇,背靠大山,好风水。难怪“仙人”要眷留于此了。两艘红船静静地浮在洞口,旁边快艇上一个垂钓的中年男人潇洒地甩着钓竿,不时又快速拉起,鱼就到了近前。都显现着生活的悠闲与惬意,大抵人原本的追求便应如此了。这种鱼在本地名为红翅膀,对水质要求很高,退耕还林后,树葱茏,水碧绿,红翅膀也多了。

逗留良久,调转船头,缓缓回行。观山听水,一路无语。与卯洞的告别无端地增添了愁绪。

黄永玉谈凤凰时说,(以前的凤凰)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漂亮,但不洗脸。现在不同了,会涂胭脂抹粉,还会跳现代舞了。卯洞以其原始朴素的姿态展现,何尝不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漂亮啊!惹人爱。

来年,我愿化作酉水河上的浪荡汉子,再次细细地品读你,我的卯洞姑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