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邹纯英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高中阶段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对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确保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指导,真正发挥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中德育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确保高中阶段的学生能逐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一、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高中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德育工作的综合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对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革新产生制约作用。

其一,高中德育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现阶段并未在综合分析高中生成长环境、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对德育课程进行设计,德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极大限制了高中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推进。

其二,高中德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现阶段并未综合分析新时代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且教学平台的设置也不够合理,无法按照高中德育需求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指导,弱化了高中德育的有效性。

其三,高中德育教学中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高中生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在实际组织开展高中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造成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成长环境,严重降低高中德育教育的综合影响力,甚至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要重点针对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化的德育改革方案,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德育教学应对方法

教育新常态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主要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重点关注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保障学生能逐渐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结合教育新常态的影响,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教育教学活动改革发展措施,提高教育综合效果。

(一)建设德育课程,丰富德育内容

为了能促使高中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育新常态的发展相适应,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促进素质教育的合理化贯彻落实,学校应该全方位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并认识到对学生实施思想引导的重要性,面向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对具体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和完善,确保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工作指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对德育课程进行系统开发,并在全方位解析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遵循开放化、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和规划,确保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等进行有效对接,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实施德育指导,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把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情况,高中学校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指导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选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学生身边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构建爱国主题特色课程教学活动,将医护人员、警察、农民工、志愿者等在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献身的情况作为教学素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在生活化课程的作用下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丰富德育内容的指导使高中生对爱国情感形成全新的认识,能正确解读自身作为高中生应该坚持的爱国思想和应该做出的努力等,在提高高中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使他们能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规范自身行为,增强教学有效性,切实彰显高中德育教学活动的价值。

(二)丰富教育活动,搭建德育平台

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中德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和教学作用的彰显需要多元化德育活动的支持,只有教师能综合分析高中德育教学需求,引入创新思想对德育活动进行调整,为学生搭建能丰富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才能在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德育指导,进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修养逐步提升。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可以对课程活动、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搭建更加专业的、有效的德育教育平台,确保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思想引导,优化高中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出正确的指引。

如教师在课程活动的设置方面,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可以将社会上较为常见的“碰瓷”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让学生设计与碰瓷相关的小品表演活动,将碰瓷的情景直观的演绎出来,设身处地的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以此为基础,高中教师组织开展案例解析活动,向学生播放近几年我国社会上频繁出现的、较为典型的碰瓷事件,并与学生共同结合所学知识的应用进行探究,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这一社会现象,能从深层次上解读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从而制定有效规避碰瓷现象的方案,确保能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引导,在深化学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促进学校和教师家长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解析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家校联合办学,营造良好德育环境

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对高中德育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对学生实施德育引导方面的重要辅助作用,只有能探索家校联合办学,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高中德育工作中,学校要主动与家长群体进行合作交流,对家长群体实施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环节可以主动配合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引导,并且要注意发挥家长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深化高中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在良好德育环境的作用下维护高中生全面发展。在家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开发多种类型的家校合作德育引导活动,在活动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人格理想教育、价值理念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重点强化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新常态下有效组织开展高中德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构建全新的德育工作模式,能更具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学生全面发展指明方向。因此要重点结合教育新常态的影响对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探索全新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切实加快推进高中德育改革发展总体进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