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闻苞谷香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叶梅玉

“五谷谓稻、黍、稷、麦、荞也”。赵岐注中,独缺玉米。玉米并非发源于中国,它从清代传入我国,才几百年历史。我国南方人以稻为主食,北方人以麦为主食,玉米则为南北方人的兼爱。

在湘西,人们通常把玉米称作苞谷。

湘西山多,地贫瘠,适宜种苞谷。每到春回大地,清明前夕,农人们便家家忙把苞谷种。翻土锄草,播种下地。四五天后,一指长的两片叶芽便从泥土里钻出来,怯生生地打量着外面陌生而新奇的世界。再过十天半月去看,幼苗儿已经拔结出了秸秆,它们挺着翠绿的小腰杆,披着片片新鲜的绿叶,尽情享受大自然恩赐的阳光雨露。

到了夏季,一阵雨后,一阵风过,苞谷便开始疯长,一夜之间像蹿了个过头,往上蹭了一大节。秸秆能与我比肩,宽大的叶片在风中招展,一垄一垄,随地势高低起伏,如一列列士兵,生机勃勃,英姿飒爽地站立于山坡,守护着这块阵地。

六月、七月,苞谷抽穗了,金黄色的苞谷穗挂满了苞谷杆。苞谷一天天饱满、壮实、成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山坡不再寂寥,农人们呼朋引伴,背着背篓,挑着箩筐,在青纱帐一样的苞谷林里穿梭,掰下一个个苞谷,撕去外面薄薄的绿衣裳,一扬手,黄灿灿的、白莹莹的苞谷就丢进了背篓。

在湘西,常见的苞谷有黄苞谷,有白色的糯苞谷,还有稀少见的夹杂着褐色苞谷粒的花苞谷。苞谷可烧烤、可爆炒、可蒸煮。把苞谷连包衣放进柴火中烧,或放到炉火上烤,不时翻动,火力不宜太旺,太旺了烧烤出的苞谷外面焦黑,里面未熟。烧烤的苞谷格外香,往往还未烧熟,香味就飘过了几条街。

炒苞谷可入撰,宜嫩苞谷。把苞谷籽一粒粒剥下,洗净,沥干水,倒入烧滚的油锅内爆炒,加入剁碎的青椒或红椒,有肉末尤佳。装盘后,黄绿红相间,色泽诱人,拈一粒尝尝,有油盐味、有香甜味,兼有淡淡的辣味,五味缭绕在唇齿间,有着淡淡的温馨感,是家的味道。

苞谷酸辣子是湘西寻常百姓餐桌上很受欢迎的一道大众菜。将红辣椒打磨成泥酱,拌入苞谷粉,装坛腌制。大约半月后,可取出食用。苞谷酸辣子可与笋子炒,与油渣炒,其色、其香、其味,俘获了无数吃货挑剔的胃口。也可把苞谷酸辣子调成糊状,与地木耳煮汤,与水豆腐煮汤,与野胡葱煮汤,酸酸辣辣爽爽,让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

蒸煮苞谷一般连苞衣、苞谷穗一起放入加水的锅中,或把苞衣外细细的一层白绒毛洗净,煮饭时放在大米上煮。不撕去苞衣,能保其清香。我尤其喜欢吃糯苞谷,糯苞谷晶莹透明,赛似珍珠,蒸煮后的糯苞谷香甜糯软、口感极好,嚼起来没有黄苞谷费力,特别适合幼老年人食用。

苞谷可制成苞谷粑。制作过程十分简单。把苞谷磨成泥状,加入适量白糖拌匀,用新鲜的苞谷叶或桐叶包裹成三角形状,置于锅内蒸熟即可。苞谷粑好吃不中看,湘西尤以保靖县复兴的苞谷粑味道最佳。每年夏季,苞谷上市后,复兴车路边摆满了摊位,层层叠叠堆着小山一样的苞谷粑。复兴的苞谷粑最为抢手,常有人驱车,特意从周边地区前往购买。复兴的苞谷粑鲜嫩清香,甜得适度,蓬松可口,老少皆爱。

苞谷粑外形平平扁扁,毫无特色,它普通、平常、朴实,毫无诱人之处,寻常苞谷叶外,却是金玉其中。如果光看外表,是吸引不了人的胃口。难怪湘西人说一个人长得丑,总爱拿苞谷粑来比方。说某人长得像苞谷粑一样,那么,某人基本上就成为大众眼里毫无看点的一个人了。

苞谷可酿酒。苞谷烧是湘西的招牌酒,无酒不成欢,在湘西普通百姓的宴席上,成了“无苞谷烧不成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俚语,几乎家喻户晓。大碗喝的就是苞谷烧。湘西男人喝苞谷烧,端的是大碗,喝的是湘西男人的豪气、爽气。

湘西的苞谷烧清香甘醇,浓郁爽口,多以优质、无污染的高山天然井水为水源,以传统的酒曲为发酵剂,经过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进行发酵后酿制而成。如今,湘西的苞谷烧早已声名远扬,畅销国内各地。

贵客临门,有苞谷烧招待,湘西人的热情好客,全在酒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