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红色旅游作为展示历史政治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兼顾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富民产业的重要作用,是一条振兴老区、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的永顺县塔卧地区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和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作为革命老区,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就如何充分利用永顺塔卧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来推进精准扶贫方面,潜力巨大。因而,很有必要对永顺塔卧地区依托红色旅游推进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进行探析,如何扬长避短,精心打造出具有“红色塔卧”品牌特色的红色之旅,就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

一、品牌战略实施要提升。要深刻挖掘塔卧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塔卧革命旧址的完整性、革命文物的多样性、红色文化的丰富性,通过高位推动、内外联动、双向互动等方式,高规格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传统教育学校”,打造湘鄂川黔干部教育基地,提升革命老区传统教育品牌影响力;发挥产业支撑优势。全力推动“红色+”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巩固好红军马灯式水杯、红军挎包、红军马灯式路灯等专利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优势,做好品牌研发及产品营销同步改造升级,着力开发红军酒系列、红军茶系列等具有浓厚红色文化色彩的新商品,增加老区红色产品附加值;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塔卧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景点的历史地位、作用与意义。走出一条以“红色资源培育人,以革命传统熏陶人,以革命烈士教育人”的新路子,系统地对红色塔卧旅游形象进行塑造、宣传和推广,从而提高塔卧红色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交通路网规划要突破。要优先对红色塔卧革命老区景区景点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做到主干线与景区的道路无缝连接;科学规划路网。以塔卧红色老区为交通中心,向北与桑植连线,搭建塔卧革命根据地与贺龙故居的旅游专线;通过张花高速公路的便利交通,把张家界游客吸引到芙蓉镇、塔卧革命根据地来;在现有路网基础上科学规划高铁、高速路网,打通路网瓶颈,形成湘鄂川黔四省红色旅游4小时大交通经济圈,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依托S247永顺龙寨至县城公路,把万坪的特色林业、休闲民宿,毛坝的优质莓茶风光带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区域性旅游线路,共同壮大北部经济圈的发展。

三、红色旅游产业要壮大。以红色文化为龙头,全面打造集约式、规模式红色旅游、加快推进红军粮、红军酒、红军茶、红军药等“红色+”系列产业的发展,以塔卧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10余万人,提升产业品质,延伸产业链条,激发红色经济活力;引导当地群众积极投身于红色旅游的具体运营之中,制作售卖当地特色纪念品,或经过相关培训后,表演民俗节目活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解说等服务,以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双向互动增效。实现传统教育教学路线与红色旅游路线相一致,传统教育教学课程开发与红色文化研究相契合,把教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辐射州内及四省边区革命传统教育需求,接洽各地团队培训、学习、参观。以“理论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四项教学的新模式,加深游客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增强参观的体验感、提高满意度。

四、资源整合力度要加大。要想拓展塔卧红色旅游资源市场,必须把永顺县周边的特色景点串并联起来,实行联合经营,共享客源市场。与猛洞河漂流、不二门自然景观串联,推出当地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与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并联,探索土家族民族风情游;与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芙蓉镇串联,同龙山茨岩塘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扶贫花垣十八洞现代红色资源并联。使红色旅游同古镇游、古村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高度契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文旅融合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