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住初心为扶贫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本报特约记者

石立新

不忘初心、奋斗不止、光阴流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岩头寨镇岩头寨村第一书记付其龙转眼驻村扶贫已满两年。

脱贫,是岩头寨村贫困群众真真切切的梦想,也是第一书记付其龙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岩头寨村是古丈县1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由三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306户1247人,自然资源贫瘠,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传统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零散养殖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8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0%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身体不便、大病和长期患病群体比重非常大。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必须赢得漂漂亮亮。

2018年年初,通过干部选拔考试就任县农机局副局长的付其龙刚上任就被派往岩头寨镇岩头寨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母亲年迈,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已有身孕,女儿刚上一年级,家里正是需要自己的时候。“既然组织让我担任‘第一书记’,那我就把这份工作干好。”没有讲豪言壮语,没有讲大道理,付其龙响应组织安排,转接好组织关系,备好行装第一时间进驻村里。

初到村里的他,面对着一大摊以前从没接触过的问题,他没有急躁,没有气馁,而是沉心静气,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探民心、解民情、收民意”。他凭着一双铁脚板和一片赤诚心,带领村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和群众谈脱贫、聊发展,从村民身上寻找答案。短短四十多天,就收集到了七十多条建议。摸清了村“两委”班子状况、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收入情况和村上的遗留问题。在交谈中与群众拉近距离,在走访中融入群众,迅速掌握熟悉扶贫工作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发展产业经济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引领筑牢村“两委”战斗堡垒

岩头寨村是由原鲁家、银坪、老岩头寨三村合并而成,原老岩头寨村片区扶贫后盾单位是县电信公司,村情、干情、民情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作为扶贫牵头单位分管负责人、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付其龙清楚,把村党支部建成向贫困宣战的“战斗堡垒”,将村支两委、县农机、电信两支扶贫工作队三支力量整合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所在。

开展驻村工作以来,他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以强班子带队伍为抓手,着力夯实组织建设,抓紧抓实抓好,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借助“党员主题日活动”“互助五兴活动”每月、每周的扶贫工作例会等平台,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开展建党98周年纪念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等形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联系资金完善党员活动场所,着力提升党建阵地规范化,为夯实党组织高效运转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在上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他不遗余力地为村发展出谋划策,极大地提高了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将三支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齐心协力战贫困的局面,岩头寨村的各项工作迅速铺开。同时,为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他组织村党员干部走出去考察取经,先后到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县内党建先进村猛虎洲村、扶贫先进村团结村和周边村考察学习当地的精准扶贫先进工作经验和科学方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强了坚实的组织堡垒。

在与贫困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以“基础建设、产业扶贫、扶贫扶志、惠及民生”为抓手,以绣花之功抓精准扶贫,全村累计投入1260多万元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通组道路3条共5.2公里,硬化入户道路16公里,铺设饮水管道1.8万米,新建大小蓄水池1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276盏,实施危改176户。实现道路硬化到户、安全饮水到户、危房改造到户,太阳能灯亮化到户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和饮水困难的问题。他充分发挥农机后盾单位优势,建设了村农机服务站,配套微耕机、抽水机等实用机具九台套,免费为村民提供春耕秋收抗旱服务。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夯实了全村的发展基础,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忙输血、促造血”,产业当先抓好精准扶贫

房屋修缮了,道路硬化完成了……那么,怎么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呢?付其龙给出的答案是: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让村民多渠道增收。

面对村里薄弱的产业基础,他认真研读学习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以发展产业为核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深入分析致贫原因,了解实际需求及产业发展走向,他牵头研究制定了岩头寨村茶叶、油茶、药材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村里的产业在宏发农牧专业合作社、万草药业合作社、岩头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下蓬勃发展,现有养殖场地2000平方米,饲养生猪3200余只,油茶1860亩,茶叶350亩,药材100余亩;发放鸡苗2000余只,药苗及肥料等共计10.2万元。全村123户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入社全覆盖,年底有分红,务工有收入。在壮大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在脱贫攻坚的大路上,岩头寨村的产业发展一步步走入正轨,乡亲们干劲更足了。

付其龙说,下一步,要继续巩固扩大生猪养殖、中草药、油茶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种植、养殖规模,同时要加强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努力为岩头寨村打造叫得响、立得住、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群众的疾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64岁的张贵兰是鲁家片区的贫困户,听力和精神上的问题,让她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沟通,只有一个儿子外出打工。张贵兰因情况特殊一直无法前往相关机构进行残疾鉴定,办理残疾证,享受不了相关残疾人补贴,付其龙了解情况后,安排专车专人帮助老人办理了残疾证,让她享受到了相关的政策帮扶。上级下达了建房任务,但孤儿鲁选红姐弟自己根本无建房能力,他协调安排其亲属帮助建房,又积极与帮扶单位沟通,争取到了5千元资金帮助建房,使两姐弟住进了新房子。

2019年6月,长时间的暴雨袭击了村寨,山洪,塌方,房屋受损,他第一时间赶到村里查看灾情,穿梭在一线,慰问受灾群众,协调救灾资金物资。逢年过节,他组织帮扶队伍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驻村以来,他协调帮扶后盾单位解决水泥5吨,慰问重病患者3名,组织捐款3600元,资助贫困学生2人,整修水井一座……前前后后为村里争取各类帮扶物资达5余万元。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工作忙碌起来,有时半月都见不到孩子一面。对此,家人不理解,抱怨他,问他怎么总是有干不完的工作。而他总是耐心的解释,告诉家人现在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期,作为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更要带头坚持承担起责任。

在妻子眼中,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在父母眼里,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在孩子眼里,他是微信视频里的爸爸。2018年初,妻子怀孕,挺着孕肚扛下了照顾家庭的重担。2018年5月,2019年7月,年过七十的岳母两次旧疾突发危及生命,紧急转院到长沙手术抢救,妻子因怀孕和孩子小不能陪护,他因为村里的扶贫工作无法脱身,没能陪在身边尽孝只能通过电话问候。2019年4月,父亲住院手术他请假3天照顾,便又赶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对于妻子、对于家人他心里充满愧疚。

在岩头寨村驻村两年里,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在村上。“在扶贫干部队伍中,我只是普通一员,大家都不容易,有困难尽量克服,作为党员、扶贫第一书记,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为贫困群众做点实事。”质朴的话语、执着的坚守、无悔的付出,付其龙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一个扶贫人的奉献情怀。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转眼间,“第一书记”付其龙与岩头寨结缘已整整两年,他用心用情用力,强党建、促脱贫、抓产业、暖民心,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岩头寨村的村民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9年全村实现脱贫53户204人,贫困发生率从40%降低至0.4%。从开始的陌生、忐忑到逐渐熟悉,再到如今的难以割舍,他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