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内外同德恭己正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图/文

唐正鹏

往古来今,就单个人而言,“家”在中国人的心里,是重如千钧的责任,是一辈子是挥之不去的牵挂,更是身处苦难时一湾停泊心灵的温馨港湾。就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论,“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观念,古老的中国社会伦理,尤其是政治伦理的建构源于此,也基于此。故而,“家”犹如一泓永不枯涸的清泉,流布在悠远阔大的中华文化历史的时空隧道里,一路跌跌宕宕、起起伏伏地流到了今天。

“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共同话题,作为人类制度文化的源头,不仅关乎人类的繁衍生息,也关乎生命意识强弱和生命质量优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对于这个问题,著名学者张祥龙说:“亲亲是人类的宿命,是人类精神和原想象的至高点。”他在论及中西方关于“家”文化的差异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哲学是另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他以阴阳互补对成而生生的方式来深思活的人生与世界,在《周易》的卦变时间中,对于天父地母和乾坤生六子的家化思索。儒家将这种思路发挥到天性直观化、孝悌伦理化又艺术时机化的哲理境界,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

张祥龙先生的话真的说到了点子上。儒家文化尤其是伦理和制度文化生发和延伸,的确扎根在“家”里边,孔子通过对《周易·家人卦》义理的阐发,提出了齐家的理念,继而推广到了社会国家管理层面,创发出了影响极其深远的“修齐治平”思想与方法。

家人卦

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初九: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六四: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何为“家人”?明代四川籍著名易学家来知德释解道:“‘家人’者,一家之人也。”这里必须说清楚,历代易学家解《家人》卦多有牵强附会之说。如朱熹《周易本义》中的“父子”说,以为《家人》卦“初九”爻为“子”,“上九”爻为“父”;清代易学家吴幼清的“夫妇”说,以“九五”爻为上卦先天“巽”女之夫,“九三”爻为下卦先天“离”女之夫。按照《周易》的解卦的一般原则,伏羲先天三爻卦之巽、离均为阴卦,何来“夫妇”关系?又何来“内外”之分?六爻卦中只有上、下卦爻之间有“应”,方可比附成“夫妇”,“承”“乘”与“比”是不可比附为“夫妇”的。由此看来,朱熹、吴幼清的说法不可取,或者值得商榷。其实,《家人》卦只在明一家之中的“阴阳男女”之道,并由此而推原出齐家的普遍性理念与方法。故而,来知德说:“巽在四,离在二,此卦巽以长女而位四,离以中女而位二,二四均得八卦之正位。又九五、六二内外各得其正,皆家人之义也。”也就是说,下卦“初九”爻与上卦“六四”虽相应,但不得中,而上卦的“九五”爻与下卦的“六二”爻之间,不仅相应,而且得位、得中,故而成为主持家政的男女“夫妇”,决定着这个“家”的荣辱兴衰与成败存亡。来知德之说,可谓深得孔子解《易》的精华。

那么,《周易·家人卦》究竟道出哪些“齐家”之道呢?我们先来看看《家人卦》的卦辞,其辞曰:“利女贞。”孔颖达在《周易正义》疏解为:“‘利女贞’者,即修家内之道,不能知家外他人之事。统而言之,非君子丈夫之正,故但言‘利女贞’。”孔颖达这段解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治家之要,以内为本,内正则本固,本固则家兴。流传于明清时期的蒙学《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似乎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女人的尊重,更说明女人在治家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在总括《家人卦》一卦之义的《彖》《象》辞中,对“利女贞”一语作了更深刻地阐发。《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不难看出,孔子所言的“齐家”之道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分工明确,内外同德。远古时代,由于男女生理(如体力)上的差别,男人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女人专注于养育孩子、操之家务的责任,即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只有男女各得其位、各司其职,方才符合天地阴阳之大义。为了说清夫妇内外同德这个道理,孔子将《家人》卦比附成巽风、离火之间的关系,即风从而火出,火炽而风生。夫妇应如自然界的风火一般,相生相助、相辅相成。此外,夫妇之间要守住內外同德的境界,双方一定要做到言能称物,行能称恒,绝不可言不顾行,朝令夕改。孔颖达说:“发言立行,皆须合于可常之事,互而相足。”

其二,长幼有序,恭己正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能否兴盛与长久,首先,家庭成员之间必须要建立一种合乎人伦伦常的秩序,以此规范各自的行为,即儒家倡导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与“夫和妇顺”。其次,家庭成员要注重恭己修身,以良好的家庭美德,相互影响和相互教化,真心诚意地服务于家庭,维护好家庭利益。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在这里,原始儒学所说的“父子”“兄弟”“夫妇”关系,绝不是后世儒家董仲舒“三纲五常”中严格的尊卑等级关系,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妇各自的修身标准。其本意为:在家庭生活中,父子、兄弟、夫妇都得有各自的样子和表率,在血缘亲情这一纽带的维系下,诚信相处、真心付出。

其三,家正邦安,天下太平。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构成单位,家风的好坏直关社会、国家的安定与否。由“修身齐家”推及到“治国平天下”,乃至于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举措,是儒家思想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产生于发展的源头之所在。来知德说:“各尽其道,而后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定天下系于一家,岂可不‘利女贞’?”

明白了古人“正家”“齐家”的理念,我们再根据《周易·家人卦》的六爻爻辞和象辞探究一下实现上述齐家理念的方法。

——重教于初,防患未然。《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闲,防闲也,有限制、约束之意。初九之爻为一卦之始,爻辞“闲有家,悔亡”一句指从家庭初建之时起,就必须重视家庭教育,防止一些不良言行的出现,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对此,孔颖达说:“凡教在初而法在始,家渎而后严之,志变而后治之,则‘悔’也。”颜之推“教子婴孩,教妇初来”的告诫也正是此意。

——谦恭和顺,惜财息讼。《家人·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无攸遂,无所专成;馈,饷也,饮食也。从爻辞看,古之解《易》者多以为,一家之妇,专注于“馈食内事”,不干预丈夫所从事的“阃外之事”。孔颖达解释得更为明白:“六二居中位,以阴应阳(笔者按:下离卦之中爻应上巽卦之中爻,如火之顺风。故而,孔子在象辞中说‘顺以巽’),尽妇人之义也……其所职主,在于家中馈食供祭而已,得妇人之正吉。”也就是说,古代一家之妇的主要责任就是搞好家中的烹调饮食和祖先神灵的供祭两件事。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六二之阴爻居下卦之中,得中得位,有谦恭柔顺之象,不仅善于调和家庭内外的矛盾纠纷、平息讼争,更强于打理安排家财、确保家庭丰衣足食,即以“惜财息讼”为本职。纵观孔子之家,之所以延续两千多年,“惜财息讼”就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长幼有序,严爱有度。《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嗃嗃(音读贺),严酷之貌;嘻嘻,嬉笑之态。古人有云:“凡物以猛为本者,则患在寡恩;以爱为本者,则患在寡威。”对这一爻的爻、象辞的理解,宋代“二程”深得精要:“盖严谨之过,虽于人情不能无伤,然苟法度立,伦理正,乃恩义之所存也。如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由废,伦理之所由乱,安能保其家乎?嘻嘻之甚,败家之凶。”其实,治家之道,不仅要注意长幼有序,在相处和施教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严爱有度,过于严苛定伤恩义,过于溺爱必生暗渎,以至于家败人散。那么如何把握“严爱”之度?古人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参考意见。《朱子语类》有云:“(治家之道)须是正伦理处笃恩义,笃恩义而不失伦理方可。”明代易学家来知德曰:“‘节’者,竹节也,不过之意,不过于威,不过于爱。处家之道,当威爱并行。‘家人嗃嗃’者,威也,未失处家之节也。如主于威而无爱,使妇子不能容,则反失处家之节也。”

——同心同德,家和业兴。《家人·六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此爻为何主“富”?古代注家往往从“阳主义,阴主利”来阐发,我认为多有不妥,乃至于牵强附会。因此,不能因“六四”之爻为阴爻就说此爻主“富”,照此说来,其他卦中之阴爻又当何解?家至此之所以“富”且“吉”,其原因就是孔子在这一爻象辞中所说的“顺在位”。我们来看这一卦的六个爻,不仅相应相生,而且或得中,或得位,或中、位均得。这种现象如比附成一个家庭,但见家中的父子、兄弟、夫妇不仅各得其位、各司其职,而且恩笃情深、同心同德。试想:这样的家庭家道不正、家业不兴那才怪哩!《礼记》中“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一语,正好印证了这爻所包含的道理。

——交相爱乐,六亲和睦。《家人·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周易正义》中将“王”释作“君王”,释“假”为“至”,与上下爻所论之事相去较远,似有疑虑之处,我认为此说不可取。王,大也;假,感格(感化、感动)也。“九五”之爻在国为君位,在家为家主之位。故而,这一爻爻辞的意思就是:家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可谓家大人众,业兴人睦。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九五”之家主防闲得当,严爱有度,盛德至善,为家人所尊崇。正是因为家主的影响和教化,“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六亲和睦交相爱乐而家道正”(孔颖达语),故而,这样的家庭自然无须忧恤,便可吉祥如意了。

——反身自省,家道永续。《家人·上九》:“有孚威如,终吉。”《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孚,诚信也。威如,威严之貌也。上九之爻处《家人》卦之终,预示家道已成。故而,作为一家之主,要延续家道,首必威信并立,率先垂范,以此教育家人恪守处家之正道。《诗经·大雅·思齐》篇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一语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意思为通过给妻子作出好的榜样,然后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家和邦国。其次,要反身自省,防微杜渐。创业多艰难,守成更不易。创业与治家一理相通,家主乃至一家之人须时时反身自省,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偏差,把一些不良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以求家道永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