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

2022年02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改革开放40年永州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综述□本报记者 蒋云鹏

图为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第九场现场。 本报记者 蒋云鹏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产业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兴工强市”、“产业强市”战略,始终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培育,努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实现了由弱到强、由较单一到较完整、由分散型到集中型、由低端到中高端发展的新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35.9亿元,占GDP1728.46亿元的88.8%。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04.76亿元,是1978年的264.4倍,年均增长13.1%,高于GDP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95.24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12.31亿元、同比增长7.9%,排名全省第三,比1978年的4.76亿元增长85.62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曾在2014年6月以后创造了连续18个月排全省第一的历史纪录;近年来,全市新增入统规模企业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2017年,全市新入统规模工业企业达126家,稳居全省第一,今年1至9月新入统企业达到79家,排全省第一。近五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3年的666家发展到2017年的962家,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95余家,过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7家(长丰猎豹、零陵烟厂、江华坤昊、祁阳凯盛、承阳针织、东骏纺织、宁远福嘉有色),上市企业发展到4家(南岭民爆、奔腾彩印、科力尔电机、恒康大药房)。永州工业发展态势在全省成为一个新亮点。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全市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努力打造现代工业城市这一目标,精心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七大支柱产业体系。2017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达到380亿元,轻纺制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建成百亿产业。彻底颠覆了1978年产业单一、弱小、零散的历史。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兴产业占比逐年增大。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汽车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从弱到强,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从小到大。近三年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三年累计总产值分别达到423亿元、391亿元、161亿元和219亿元,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占比逐年提高。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全市共淘汰75万吨

“地条钢”落后产能,湘江纸业、零陵化工厂顺利实现关停并转,100多家富锰渣小高炉企业被“两断三清”,340家粘土砖企业关停,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如小造纸、小水泥、平板玻璃等)退出历史舞台。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17年底,全市完成工业实缴税金24.1亿元,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5.24亿元、同比增长20.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7.15亿元、同比增长12.9%。

产业园区建设来势喜人

自1988年我市设立第一家工业园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以来,历届地(市)委、行署(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发展,不断完善园区发展理念,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产城融合”“两化融合”“生态新城”的要求,奋力推进工业产业园区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工业园区12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或集中区11个,其中,过百亿园区发展到9个,祁阳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220亿,并获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永州经开区有望今年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江华经开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7年,园区规划面积达274.4平方公里,共建成标准厂房面积1321万平方米;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37户,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2%,产业园区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各园区紧紧围绕“园区景区化”理念,大力推进“产城融合”,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园区的水、电、路、讯、排污管网、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配套功能不断完善,仅2017年,全市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8亿元,比2016年增长近3倍,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各工业园区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基本形成了2-3个主导性产业,打造了一批如永州大数据产业园、贵德光电产业园这样的全产业链“园中园”。随着10月26日,投资50亿的新南方植物提取项目和投资40亿元保利军民融合项目签约落地永州经开区,一个以永州经开区为龙头引领其他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发展、创新发展、加速发展的态势更加彰显。

工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工业项目建设强劲来势拉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坚持项目为王,实施“五个10”工程,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构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项目建设来势强劲。工业投资大幅增长。自2008年以来的近10年,永州市工业投资就达4318.91亿元,占同期全部投资的41.8%,比上一个10年提升了23.5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3.47亿元,

是1978年的2340倍,年均增长21.4%。近10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2%,其中,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39.24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8.2%,成为带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和工业招商项目成果丰硕。全市开工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竣工了一大批项目,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等传统产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迸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零陵卷烟、长丰猎豹汽车等一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竣工投产,催生企业成为年产能超50亿、100亿的大企业。一大批世界500强和央企落户永州,2012至2017年,全市引进500强企业34家,项目47个。华为大数据、特种机器人、韬讯无人机、三一重能、新南方植物提取项目、保利军民融合项目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贵德科技、裕宁电子、九恒集团、时代阳光、恒伟药业、康都制药、希尔药业、千山药机、五矿稀土、远大住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信息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和光纤入户工程,全面提升城乡信息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截至到2018年6月,我市光缆总长度10.03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6.8万户,通信基站5758个,全市每平方公里有基站0.26个。行政村的光纤通达率达到100%,4G网络城区及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4G覆盖率达到96.3%,以上指标均在全省居第一方阵。工业与信息化加快融合。大力支持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相继建成,引领工业制造业升级提效。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自2015年华为云计算中心入驻我市以来,永州经开区先后引进深圳奔凯、必爱旅行网、北京安天、一点资讯、易尤特、芒果瑞公司等15家重点大数据关联业态企业,围绕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逐步完善永州大数据产业链的布局。智慧永州建设大力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8个部门和单位的29个信息化项目部署在永州华为云上。永州正致力打造全省大数据的云计算中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