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彭庆
近年来,零陵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校园安保作为“民生工程”时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在实处,突出“三抓”建设,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整治、最严厉追责,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良好,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全区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有章可依抓好安保制度建设
“学校安全,责重如山。学校安保工作是学校头等大事,必须从高处着眼。”零陵区教育局局长唐天光多次强调,安保制度的建立是做好校园安保的前提,安保制度的落实是做好校园安保的关键。
今年秋季,零陵区各学校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门卫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校内安保制度的同时,各部门建立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常态开展一月一次的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学校安全管理较好地做到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多管齐下抓好安保队伍建设
11月5日下午,神仙岭小学一名学生家长醉酒持刀在学校门口无故闹事,学校安保人员见状,迅速穿戴安保装备和部分学生家长上前制止,与前来的警卫人员将其成功制服,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事情虽然是偶然发生,但平安化解却是必然的。这得益于我们学校训练有素的安保队伍。”据神仙岭小学校长蒋逢新介绍,该校的安保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身体素质过硬,在处事能力上反应敏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在南津渡小学的上下学期间,学校护校队时刻维持学校路队纪律,班主任带领学生列队放学,值班领导在校门口外进行人员分流,交警执法部门疏导交通。
“学校安保好不好,安保人员是关键。”一向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的零陵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张国材说。在安保队伍建设方面,全区各学校成立由行政领导带队的5至10人学校内部护校队;区政府投入310万元购买服务,为全区76所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安保人员155名,要求保安人员年龄必须在50岁以下并且有保安证;不仅如此,各学校还建立以学生家长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维护上放学秩序。三支队伍各有侧重,全天24小时不留死角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三防并举抓好安保设施建设
“都已经有校门了,还放这个铁架子在这里不是挡路吗?”今年秋季开学,徐家井小学的一些家长对放在校门口的“铁架子”不理解。“这个高1.5米的‘铁架子’是防冲撞设施,今秋开学刚开始设置,这不是多余,而是很有必要。”徐家井小学校长陈雪梅对家长耐心解释。“这对于全面提升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水平,严防各类恐怖袭击案件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零陵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尹艳补充道。
零陵区今年来严格落实公安部、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要求,全面升级校园安保。投入20万元,在城区中小学校门口放置了防撞设施;投入100多万元,为全区所有学校配置门卫安保装备;投入500多万元,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投入310万元建成校车监控平台;投入80多万元对全区反恐怖重点管理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保存时间从30日到90日的跨越;投入70余万元在永州三中建立了全市领先的青少年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安保设施建设是做好学校安保的基础性工作,投入再多也不算多。”零陵区委书记唐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做好预防,排除隐患,从严整治,从严考核,从严追责,给师生真正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工作学习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