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嵘 邓艳芳
中国“心”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均讲“心”学、用“心”学,并认为人生价值的根源在人的“心”。孟子明确指出“仁义礼智要于心。”
东安白牙市一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系统提出了以“心”文化为灵魂,全面建设小学文化思想。培育“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教学,用心读书,用心回报社会”的“心”文化,把“用心培育,定能守得花开;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成为自发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爱心、信心和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能自主、快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使命,由此揭开了白牙市一小“心”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心”教研充实内涵
为切实做好“心”文化建设,白牙市一小从老师做起,以教研为抓手,强调“心”教研,提高教研水平,同时不断研发适合当下情况的“心”文化课程,以教研主导文化建设,全方位充实师生“心”文化内涵。
为落实“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使教师的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速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让全体教师用“心”学习提高保障教学水平。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学习借鉴名优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和长处,增强教学研讨交流的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学科组大教研会是学校落实“相互学习,用心教研”的一项强有力的新举措。学校作为白牙市一小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在阶段性综合测评后,组织集团内各校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召开范围大、内容广、针对性强的教研盛会。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以研促教,为本学科组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最终达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在教育集团内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师资保障。学校还可借助名师工作室力量,努力研发融入“心”文化的特色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心”文化。
“心”课程百花齐放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心”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开设了每天中午一刻钟的软笔书法课程,让学生做到人人有毛笔、人人都会写、人人都喜欢,让学生通过学习软笔书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促使他们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使其终身受益。
读书使人通达豁然,只要心灵追逐书籍,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学校开展了“师生百日读书”活动,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让读书成为全体师生一生的底气。
东安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经过近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由单纯的武术、格斗、武术竞技演练到了一种武术精神及艺术。学校全面落实“武术走进校园”活动,全面推广和普及“东安少林拳”,还打造了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保障武术特色的形成,这支队伍的老师们经常性开展校本研讨,将武术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将“心”文化融入武术教学。
社团活动是课堂的另一种延伸,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落实核心素养,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了校级社团活动和班级社团活动,每周五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校级社团开设了笛子社团、鼓号社团、篮球一班、篮球二班、合唱社团等13个校级社团;班级社团活动以年级为组,分别开设了软笔书法、诗词朗诵、手工制作等,班级社团采用走班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将活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与“心”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社团活动的特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