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电影《黄甲岭之恋》导演叶巍民 本报记者 刘倩
叶导在古村落留影
江永黄甲岭全貌
剧组研究剧情
剧组了解异地搬迁
剧组走进古民居
剧组和村民交谈
“拟邀曾主演《平原烽火》《神探包青天》《战狼2》等20多部影视剧的知名演员淳于珊珊担任男一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的老电影艺术家牛犇出演男二号;扶贫工作队为黄甲岭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画面拍摄尽量写实白描;剧中郑老头不肯异地搬迁,就是为了守护湘江战役中为救他爷爷牺牲的无名红军战士墓,要根据拍摄需要建好无名英雄纪念碑,给黄甲岭留下永远的精神之魂……”12月8日,在市住建局7楼小会议室里,电影《黄甲岭之恋》剧组主创团队正在紧张会商。
“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来的,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永州市委、市政府在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实践中,将脱贫攻坚战役列为全市“六大战役”之首,市里派出了50个驻村扶贫队,市、县、乡三级2.6万多名领导干部的足迹踏遍每一个贫困村。在江永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市住建系统为了“最牵挂的人”,坚持党建引领,连续三年驻江永县黄甲岭社区进行扶贫攻坚战役,坚持“保底线、谋长远、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收”的思路,多方筹资2100多万元,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项目50多个,全面完成了“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任务。
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永州市住建局党组成员桂爱广,以市住建局驻江永县黄甲岭社区扶贫工作队队长张金祥带领队员扶贫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翻过神仙岭》,入选由省委部署、省委宣传部发起的以“圆梦2020”为主题,动员和凝聚全省各方力量,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书写三湘大地时不我待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征文活动,并刊登在2018年《湖南文学》第3期上。作者根据原创小说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黄甲岭之恋》,由中盛映画(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南一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力报批国家广电总局搬上银幕。
“市住建局驻松柏乡黄甲岭扶贫工作队是全市50个驻村扶贫队的一个缩影,扶贫队长张金祥是全市数万扶贫队员的一个缩影,《黄甲岭之恋》更是集中浓缩了全市扶贫攻坚的具体做法和精彩故事。”市住建局局长彭晓东感慨万分。
从黄甲岭六甲、一甲、四甲到十甲……12月6日至8日,叶巍民率湖南一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黄甲岭之恋》出品人彭健,台湾金马奖摄影师黄宝民,长春电影制片厂一级美术师王大雄等剧组一行12人前往江永松柏瑶族乡黄甲岭社区、祁阳县龙溪村为电影《黄甲岭之恋》开拍踩点取景。中盛映画(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黄甲岭之恋》导演、制片人叶巍民介绍,当前,国内涉及扶贫题材类影视作品极少,江永县又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革命老区,电影将通过回闪,再现湘江战役负责后卫阻击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的一场阻击战,算是向革命前辈致以崇高的敬礼。
“简陋的乡党委书记办公室和宽敞温馨的乡敬老院,欧阳家族异地搬迁的对比照,这两天这些画面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叶巍民说。扎根基层23年的乡党委书记(注:松柏瑶族乡党委书记何志德)的办公室只有10平方米不到,而乡敬老院里30多位孤寡老人在护工的悉心照料下在花园里闲情散步,颐养天年。“这让我想起了习总书记的那句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欧阳家族异地搬迁前那片破旧居所,产业脱贫后搬迁的新家,真的是两重天啊!”
“电商姐”和“扫把哥”
剧组在网上热搜到,去年10月9日,永州市委书记李晖在北京参加由中国社会扶贫网承办的“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论坛,并作“创新‘互联网+’模式,打造社会扶贫品牌”的主题演讲。永州是国务院扶贫办“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工作试点市,江永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剧组在思考电影怎么样将永州电商扶贫搬上荧幕,江永县委书记周立夫、县长唐德荣建议剧组到县城电商一条街走走,了解“电商姐”“扫把哥”的扶贫事迹。这些在剧本里塑造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当时让我太激动了,这给电影拍摄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团队有信心把这部电影拍好,把永州成功的精准扶贫经验和精彩的扶贫故事分享到全国、全世界。”叶巍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电影《黄甲岭之恋》将于2019年元旦前后开拍,春节前杀青,向建国70周年献礼。叶导表示,剧组力求用写实的手法,原生态拍摄,给全中国乃至世界展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后永州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叶导,我们要去市委礼堂、祁阳龙溪村踩点。”在剧组同志的催促下,叶导又踏上了征途。他竖起大拇指向记者说:“永州精准扶贫,Number One!”
祁阳龙溪村全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