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银针在他手中化成治病良方,为病人消除痛苦。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赢得患者的交口称赞。
他就是市中医院国家重点专科针灸科主任冯德勇。
以身试针练绝活
1989年,冯德勇从吉首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医院,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如何才能减轻病人疼痛,怎样才能选准穴位保证疗效,刚走出校园的冯德勇认真查阅书籍,积极探索实践,虚心向同行学习,甚至以身试针,疼而不弃,在自己身体上留下无数的针眼。他刻苦钻研业务,边干边学,勤学苦练,将针刺手法当成一种艺术不断琢磨雕刻。经过二十余年的辛勤耕耘,他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滞针手法,将现代医学理论的神经走向、神经支配与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相结合指导针灸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头晕、面瘫、骨关节病等运用针灸及中西药治疗疗效突出。现在,每年从各地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络绎不绝。
多年来,冯德勇致力研究颈性心病、胃病、高血压、呃逆、呼吸困难、咽喉炎、耳鸣等病症的针灸疗法,取得了新突破,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摸索出了一整套系统的针灸疗法。
银尖见大爱。冯德勇还发动成立了市针灸协会,多次组织全市针灸医师交流探讨针灸治疗经验和教训。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带领科室同事们将市中医院针灸科打造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重点中医专科。
视患者如亲人
不论患者职位高低、贫富贵贱,冯德勇都一视同仁、认真诊治。经常有一些五保老人和中风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来求医,即使他们身上散发出阵阵异味,冯德勇也从不嫌弃,一视同仁地嘘寒问暖、精心治疗。
一位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不能行走并有精神病的老太太,病情一发作就打摔东西,对人更是拳脚相向,一家人苦不堪言。多方求医无果后,抱着一线希望找到冯德勇医治。他仔细研究病史和病情,制定出了系统的治疗和康复方案。为方便患者家属,冯德勇坚持每天上门为患者做针灸理疗、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和心理辅导,手把手教老人走路、屈膝、弯腰……治疗过程中,患者多次恶语相加,多次持物打人,冯德勇都毫不介意,全身心地专注治疗。一个月后,老太太能够起立行走,穿衣梳洗,生活可以自理了。家人无比激动地握着冯德勇的手:“太感谢你了!你治好了她,就是救活了我们全家呀。”“这是我的职责”,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冯德勇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
带病上岗成常态
20多年来,冯德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为抢抓每一分钟的治疗时间,他经常在病室之间跑动,在病人之间不停地穿梭。
长时间的加班和饮食不规律,让冯德勇患上了胆结石。每当病情发作剧痛难忍时,他只是打上一支止痛药,等疼痛稍稍缓解便坚持回到岗位上。20多年来,由于经常低头给病人扎针按摩,冯德勇颈椎关节退化、颈部肌肉劳损,经常颈部僵硬、头昏眼花。好几次他颈椎病发作,眩晕走路不稳,院长下了死命令要他住院休息,他也只是叫科室医师帮他在穴位处注射一针,疼痛稍稍缓解后,又马上拿起银针为病人治疗。他总说:“我的病还不重,挺一挺就没事了,病人更需要。”
冯德勇心系患者,身在病房,在家的日子少之又少。妻子戏称,家,就是冯德勇的临时旅馆,医院才是他的家。女儿生病,是妻子送医院治疗;女儿上学,也是妻子接送。实在忙不过来时,妻子只得把年过八旬的公公婆婆请来帮忙。如今,父母年岁已高,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又压在了妻子肩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