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神州瑶都,处处硕果累累,捷报频传:中国风电首期装机5万千瓦已并网发电,凯盈科技、九恒集团、紫东建材、宏天建材、骏宏矿业、栋梁木业、温氏饲料加工厂、卓业电子等一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五矿稀土、正海磁材、骏宏科技、超牌科技等项目投产指日可待。近几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不等不靠,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全面掀起项目建设高潮。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是县域经济“快增长”的强大引擎。相关数据显示,该县GDP、财政总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快县;2013年荣获“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二等奖”,小康建设实现程度提升幅度在全省三类县中排第三名。仅今年1至9月,该县十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有“八个居全市第一”,“一个居全市第二”,“一个居全市第五”。
本报(通讯员 龙赋云 蒋文 李贻旷 李光平)
解放思想谋项目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域观念影响,江华广大干部群众地域自信心不强,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对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信心不足,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江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被边缘化。穷则思变。江华县委、县政府从解放思想入手,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每年都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借鉴经验,开阔眼界、激活思维;每年都邀请专家、教授来江华讲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审视江华的资源、基础、优势和潜力,开放心灵,转变观念,统一思想。2011年6月,县委书记罗建华到任江华不久,通过扎扎实实地调研,与县四大家的领导们不分昼夜地缜密谋划,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直面江华县情,提出了“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招商是第一菜单、园区是第一载体、产业是第一支撑”的理念。定下了思想,打破了思维,关键就在执行。记者了解到,江华一改过去按部就班的分工方式,全体县级领导都分配招商引资任务、联系重点项目当指挥长,实实在在地参与经济建设;在工作机制上,该县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优化环境等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让人人有指标、个个有任务。通过以项目论英雄,通过县级领导带头,全县各级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引导到了项目建设主战场,大家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县委副书记、县长龙飞凤表示,现在的江华,从“没信心、难作为”转变为“没有项目将一事无成、没有好项目将难以追赶、没有大项目将无法超越”,从“消极懈怠、被动领任务”转变为“上下齐心、主动抓项目”,形成了“一切为了项目、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从和服务于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招商引资抓项目
江华资源比较丰富,天上有风能、山上有森林、山下有水能、地下有矿产。全县风能可开发量60万千瓦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76.7%,林区达到80%,活立木蓄积量1600多万立方米,有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50余万亩;境内水能可开发量60万千瓦;有大型稀土矿,有中型铜铅锌矿、钨锡矿、铀矿和铁矿。如何用好资源招商成为了县委、县政府首要思考的问题。于是,该县决定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菜单”,坚持“以资源换产业”,用最好的资源来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确保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江华引进了中国五矿、山东正海磁材与中国稀土强强联合,联手打造百亿稀土产业链;引进了新加坡上市公司中国泰山科技集团、香港上市公司梅花伞业投资集团投资10亿元整合开发钨锡矿精深加工;引进了中国风电在该县总投资30亿元,三年内完成风电开发30万千瓦,首期装机4.8万千瓦已并网发电;引进了投资3亿元的栋梁木业;引进了温氏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一体化养猪项目和投资4亿元的温氏万头奶牛养殖项目;引进了杨氏果业在该县5年内投资6亿元建设6万亩果园基地和水果精深加工项目,目前已流转土地1万亩。
江华还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带领招商小分队登门拜访,用真诚打动客商,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坚持变“引资”为“选资”,用最好的资源来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确保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以商招商是传统思路的升华。该县引进了东莞市天宇投资公司共同建设上市企业孵化园,突出以孵化园为招商主体,目前,已成功引进凯盈科技、九恒集团、嘉佑彩印等项目。该县还引进了湖南永强投资有限公司在园区建设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通过建好后的标准厂房来招商引资,加速各类企业入驻。近几年来,全县共引进项目118个,实际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内联引资146亿元,重点培育的新型建材、金属采冶、电子信息、新型能源、稀土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新增产能100亿元以上,已形成每年工业投入10亿元以上、新增工业产能30亿元以上的发展态势。今年1至10月,该县成功引进项目2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内联引资50.4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任务的91.6%;实现外贸进出口7313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2%,目前已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还有7个。
创优环境推项目
项目进不进,关键看环境。针对项目建设“硬件”先天不足的劣势,江华不囿于现状,坚持“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大力优化生态、人文、城市、交通等大环境,不断创造新的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生态是资源、生态是生产力”的理念在江华已深入人心。江华成功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省生态县,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这些都是江华生态优美的最好诠释,这些荣誉也就成为项目落户江华的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江华还按照“硬件不足软件补,优势不足服务补,投入不足作风补”的思路,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江华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平安畅通县、湖南省平安县。县委书记罗建华说:“我们把生态文明创建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我们把城市作为项目建设的最大配套、最大平台,把提升城市品质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各个环节的行政审批全部纳入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甚至还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由江华行政效能监察室进行限时交办。”江华凯盈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无不感慨地向记者赞许江华的投资环境。凯盈科技从注册公司和办理有关手续仅用了5天时间,从招商到项目落地到竣工投产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这是江华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推行了项目指挥长负责制、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该县还将25项审批权限下放到园区,对需上级审批办证的,由园区预审,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见文行文”、“见章盖章”。“之所以选择在江华投资办厂,就是因为江华领导敬业的精神和办事的效率深深打动了我。”九恒集团董事长沈云立对记者说。据了解,九恒条码从动工到第一单产品下线,仅用了120天时间,被外界广泛赞誉为创造了“江华速度”。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该县对“三非”(非法买卖土地、非法占用土地、非法建筑)、“三强”(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三抢”(抢栽、抢种、抢建)及阻工闹事、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从重、从快、从严予以打击,切实维护经济法规尊严。近几年来,共查处“三非”违法案件276起,拆除违法建筑105栋,拆迁面积13000余平方米;拆除违法房屋基础45处,拆除面积5600平方米。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投资服务,吸引广大客商来江华投资兴业,换来的是众多大型项目落户江华。如今,一波接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已然成为江华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已然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军。可以预见,一个个项目就像一颗颗种子,根植于江华这片沃土,她的每一个果实必将转化为建设民族经济强县、全面建成小康江华的强大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