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样的毕业,不一样的精彩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一、二、三,茄子!”离校的日子一天天走近,各种类型的毕业照在校园每个角落再度上演,大学毕业生们又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旅程寻找新的目的地。

还记得第一天入学时在体育场排队报到时的拥挤不堪吗?

还记得期末考试的前一晚,走廊里连夜背书的身影吗?

还记得在昏黄的路灯下,他轻吻了你的额头……

青春的故事总是充满青涩,但毫无疑义烙上时代的印记。毕业季,对于不同年代的人来说,具有独特的记忆。

“70后”:毕业简单有内涵

国家为重

“70后”大学毕业时,他们还是“精英”。那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尽管已经开始出现自主择业的热潮,但由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总量较少,就业形势比较好。“70后”的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投身于祖国建设是那一代的理想和追求。

永州市第二中学的廖老师是“70后”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分配到这所中学教书,目前已有二十年了。“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们那时候毕业就是国家分配,国家统一安排,基本上不要为工作烦恼,自己创业的还是比较少。”廖老师笑着对记者说。

廖老师说,那时候出去创业的同学基本上都成功了,当时自己也想去,但家里人思想保守,希望他在家守着铁饭碗。“那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创业。不过我也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廖老师回忆道,那个年代的毕业仪式非常简单,大学毕业照意味着全班同学穿着学士服排着队,与老师们在图书馆或主教学楼前合影。

“80后”:梦想毕业季

创业也疯狂

网上有人这样评价,80后是幸运的一代,网络的兴起,给了他们无尽的空间;他们又是不幸的一代,疯狂攀升的房价,挤压着钱包……

“80后”的毕业生遭遇到“文凭贬值”的窘迫境地,但他们不放弃、不抛弃,在自主创业中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我们这一代毕业生就业率相对高,但满意度较低。自主创业充分给了我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出生于1985年的小李大学毕业后在冷水滩经营着一家瓷砖网店,他告诉记者,大学刚毕业,想过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兜兜转转跑了好多地方像安徽宿州、江西南昌、广东汕头等,工作倒是容易找到,但不是自己喜欢的。随后自己就思考着自主创业的问题,但毕竟自身条件有限,只能从小本生意开始做起,于是自己借助淘宝这个平台来自主创业。2012年,当时网络瓷砖热潮刚刚兴起,他就想借这个风,开了家淘宝店。现在小李的淘宝店开展得红红火火,目前在家乡也开了一个分店。“瓷砖网店,做大做强之后还要往实体店方向发展的。”

“90后”:彩色毕业季

青春与个性齐飞

“创意”毕业照在“90后”的校园里挥之不去,绝大多数都传达了一个意思:个性化展示。对于“90后”来说,大学毕业照不只是一张合影,更是一场创意的盛宴,婚纱照、民国照、微电影……在闪光灯此起彼落间,定格的是一个个青葱故事,还有足够让他们奢侈挥霍的青春。

“90”后曾被舆论贴上“非主流”、“脆弱”、“不负责任”等标签的年轻人,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其价值观、就业心态备受关注。

“我一直立志于考公务员,我喜欢当人民公仆的感觉,同时也想让自己毕业后尽快稳定下来。”据毕业生小陈称,为了考上公务员,她分别参加了湖南省的省考、广东省的省考以及广州市的市考,最终她考上了湖南省怀化市的公务员。“这也是一种人生经历吧!”小陈说。目前她在学校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试讲,“想抓住毕业季的尾巴,静静地呆在校园看书,哪都不去,安静地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除了考公务员、考研这两条路外,更多人选择就业。在杭州打拼的冷水滩籍毕业生汤某道:“我就想到杭州来,这是我电商梦的起点。”目前,他与同班几个小伙伴在找工作。“我的工作目标是网络推广,我在大四实习时积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小汤自信地说道。

七月流火未至,职场生活未知,汗水的确比泪水更适合这一个毕业季。小汤说:“新的生活已经开始,我们势在必行。”

每一代都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每一代都是不同的理想追求。对“70后”来说,毕业是一个天子骄子成国家栋梁的人生平台;对“80后”来说,毕业是一段充满激励感的光辉岁月;对“90后”来说,毕业是一个青春张扬的创意比拼。

毕业季,不求泪满襟,但求不后悔。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