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装修公司骚扰电话几时休?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本报(记者刘颖) 装修新居,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然而,许多业主原本宁静的生活却自购房那天起就被无休止的骚扰电话所打破。“新买的房子还没交房,那些家装公司的推销电话、短信就开始频繁找上来……”连日来,不少读者向本报民生记者反映,装修公司的电话“轰炸”让人不胜其烦。

是谁泄漏了业主将要装修的信息?又有多少业主会通过这种电话推销来选择装修公司呢?带着疑问,4月20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业主:备受困扰烦不胜烦

“现在推销装修的人真能死缠烂打,刚刚在电话里被我骂了一通硬生生地拒绝了,隔一个小时又打来电话,好说歹说非让我听他的报价。”市民刘忻芬抱怨道,她家的新房买在冷水滩名门世家小区,刚刚开心地办完新房交付,却被装潢公司“盯”上了。

“这些电话总是不分时间场合打来,开会被打断、午休被吵醒。”刘忻芬告诉记者,每天反复多次地接听、回复这样的电话,让她的工作和生活备受困扰。近3个月以来,她每天都会接到很多装修公司的电话,而且诡异的是,她从未接触过那些公司,对方却对她的信息十分了解。“一上来就能直接叫出我的名字,还能说出我房子的准确位置甚至是门牌号。我们之前并没有主动联系过这些公司,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刘忻芬对此很是疑惑。

公司:获取信息途径多样

如此详细的业主信息,到底是从什么渠道流出的?从事装修设计工作多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装修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更大限度地争取客户,部分公司从售楼处或物业公司那儿花钱购买业主信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刘先生介绍,业主资料通常有三种买法:一是中介机构或装修公司主动和房产公司的销售部取得联系后进行购买;二是楼盘销售完后,房产公司会和临时聘用的售楼人员解除雇佣关系,装修公司就从这些人手中获取信息;三是从物业公司获得信息。“个人信息还可以从煤气公司、水电等环节泄露出来,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就会像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最后都不知道被卖了多少次。”据刘先生透露,这些交易都在私下进行,要有熟人才可以操作。

结果:电话骚扰成功率低

狂轰滥炸式的电话装修推销,能给家装业务带来多大帮助呢?记者调查中发现,这种电话推销的方式成功率非常低。采访中很多业主表示,装修公司这样的做法,非但不会让业主选择他们,反而会对他们很反感。

市民王先生表示,小区交付,装修公司能集中就近服务也是一件好事,但最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让有需要的业主自己去选择。家庭装潢毕竟是一件大事,绝大多数人不会随随便便找一家公司,总是会多作比较,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公司。装修公司这样乱碰乱撞的行为不仅成功率很低,而且也会破坏整个装修行业的形象。

提醒:留个人信息要慎重

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人对电话推销反感的原因还在于担心个人信息被窃取。那么市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律师周湘明表示,个人信息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消费者不论在哪儿留下的个人信息都不应被对外扩散。未经本人同意,泄露或出售个人信息都是侵犯消费者的隐私权的表现。今年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一旦有经营者非法泄露或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据新《消保法》第56条,可以最高处50万元罚款。

针对部分人为了得到利益铤而走险出卖业主信息的行为,周湘明律师建议,业主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不妨要求附加个人信息保密条款,以此来约束售楼人员以个人行为出卖业主详细资料的行为。此外,业主还可以在手机上安装诸如来电防火墙的设置,对于一些陌生来电进行技术上的过滤,以免被反复骚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