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插翅难飞——道县交警侦破两起肇事逃逸案纪实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坤良 毛嘉安)昼夜奋战,拨云见日慰亡灵

4月1日晚9时25分,道县交警大队“122”

接警平台警报骤起:“在省道323线道县仙子脚镇堡子岭村路段,一位老人被车撞倒,肇事车辆和驾驶人不知去向。”

警情就是命令。接警后,大队交管股值班民警史海军、周家俊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发现老人已经当场死亡。他们立即向大队领导汇报了这一重大情况。随后,主管事故处理的副大队长邓茂春和其他负责人唐秋增、陈文生等赶赴现场进行勘察、调查取证。

由于事故发生在晚上,且下着大雨,现场没有目击证人,无人提供破案线索,现场勘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大雨下,民警们打开车灯,手持警用强光手电筒,重复着弯腰、屈腿、下蹲、甚至趴倒在地的动作,用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搜寻着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2个小时的搜索,民警们终于在离事故现场20米处的路面上找到了蛛丝马迹——遗落的油漆碎片、玻璃碎片及死者裤腿上的菱形网格印迹。通过“碎片”和“印迹”推断,初步确定肇事车辆为一辆灰色、前保险杆有菱形网格通气隔栏的小型车辆。但逃逸方向不明,车号不清楚。

大雨没有停歇,办案民警破案的步伐也没有停歇。晚上11时许,道县交警大队灯火通明,会议室里放映机把现场拍摄的画面搬上了大屏幕,飞散的落物、撞倒的人体、被血染红的脑浆……一幕一幕从与会民警的眼球划过,现场人员个个神色凝重。“这是一起典型的交通肇事逃逸案,我们必须快速破案,让嫌犯接受应有的惩罚,让死者在九泉之下瞑目”。

副局长、大队长刘杰彩坚毅的话语,打破了会场的沉寂。会议最后决定,启动交通肇事逃逸侦查预案,成立“4·1”重大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侦破专案组,安排专人连夜开展侦破工作。

午夜,办案民警兵分两路开展侦破工作。一路到县公安局调取沿途电子卡口视频监控;一路到高速公路和广西兴安调取视频监控资料。经过民警一个通宵的反复分析比对,将嫌疑车辆范围由1000余辆缩小到20余辆。

4月2日凌晨,雨停了,风息了,但民警们办案的热情没有停止。他们在桌上趴着睡了会,吃了几口泡面,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经过对20余辆嫌疑车辆的反复比对,最后成功锁定肇事车辆——一辆牌号为粤BH2L58长安牌微型面包车,车主系零陵区人。办案民警迅速与零陵区交警大队取得联系,但得到的结果是嫌疑人听到风声已经潜逃。

4月3日上午专案组赶到零陵区进行调查摸排,并通过零陵区交警大队反复做嫌疑人家属工作。当日下午2时30分,在强大的法律攻势之下,肇事嫌疑人王某主动到零陵区交警大队投案自首。至此,经过民警近40小时的日夜奋战,此案成功告破。

抽丝剥茧,让嫌犯无处遁形

5月5日7时17分,在S323道县上关街道湘源村路段,一老人死在路上,疑似交通事故死亡。

接到处警指令,大队值班领导、副大队长蒋芳元,交管股长陈文生与民警史海军、周家俊,迅速赶往现场勘察,初步判断又是一起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

上午7时50分,刘杰彩对案件的侦破提出3点意见:一是由交管股负责对现场进行再次仔细勘察,寻找线索;二是由值班民警会同高速公路交警调阅监控资料;三是安排上关派出所民警协助走访现场附近群众,寻找目击证人。

当天艳阳高照,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办案民警,同样也锤炼着他们为民请命的忠贞之心。

整整一个上午,参战民警开展了现场勘查、现场散落物收集、走访事发地周边群众、寻找目击证人等一系列工作。中午,参战民警来不及回家吃中饭,临时扒了几口盒饭后继续开展工作。通过现场散落物与视频资料比对,最终锁定一辆牌号为湘MG4335的灰色长安面的车为肇事嫌疑车。通过调取车辆信息和车主个人身份信息得知,该嫌疑车车主为道县白芒镇白泥山村人周某。

当天下午,民警赶往该县白芒镇白泥山村查找肇事嫌疑人和嫌疑车,但邻居们反映嫌疑人周某已有一段时间没有在该村居住,且去向不明。查找嫌疑人的线索被迫中断,侦察一时陷入困境。但办案民警毫不气馁,他们转变思路把调查范围扩大到邻村和周边群众,终于在5月6日16时左右寻找到了嫌疑人周某的居住信息,并立即前往肇事嫌疑车藏匿地——白芒铺镇小甲村,在嫌疑人周某父亲的住房前,找到了湘MG4335的灰色长安面的肇事嫌疑车。经现场比对,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遮阳板与肇事车上损坏的遮阳板完全吻合。办案民警当即将肇事车辆扣至交警大队,但肇事驾驶人周某仍在潜逃。

5月7日,刘杰彩组织参战民警召开案件侦破工作调度会,安排对肇事嫌疑人周某的追捕及证据收集工作,并派民警陈文生做嫌疑人家属工作,敦促周某归案。5月8日下午,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周某迫于公安机关的强大压力和法律的威严,主动到交警大队投案自首。

今年1-5月,道县共发生4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目前全部告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