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真爱无言青春无悔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2009年,双牌县边远山区的何家洞乡蔡里口中心小学,迎来了4名非双牌籍年轻特岗教师。如今,仍有两名坚守在该校,继续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携手用他们的爱为这里的孩子插上放飞的翅膀。他们就是顾伟龙、刘芬芬夫妇。 

一次偶然的机会,即将从吉首大学毕业的顾伟龙看了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在悬崖小学支教18年的夫妻李桂林和陆建芬的事迹,心生感慨。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就读的学校,也是条件简陋,教学落后,以致同学们在起跑线上便落后于城里孩子。心想,何不趁自己年轻,为农村的教育做点什么呢?当时正值湖南省首届特岗教师招聘启动,招聘的教师将分往农村学校。顾伟龙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己想去农村当教师的想法告诉了当时就读于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女朋友刘芬芬,刘芬芬一阵沉默后,看了看桌上的那堆专业资格证书,咬咬牙说:“虽然我的理想不是到农村去,但是你的想法很有意义,我愿意跟你一起去尝试。”

于是他们都报考了。双方家长极力反对,也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就这样,在一片反对声中他们来到了蔡里口中心小学。

初来乍到,学校的艰苦的条件超出他俩的想象。教室门窗破烂、墙壁发霉、伙食也差。于是一有空闲,他俩就拎着锤子、板子修补窗户和门,玻璃破损了就用硬纸壳封起来;还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上山采野菜。

他俩在毕业前都没有接触过小学教育,对于小学教学,就像无头苍蝇。为了快速地胜任这份工作,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地备课。并请电信公司为他们安装了网络。不懂的地方他们就上网查找。

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后,他们都细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对于课堂上表现不好、无心学习的问题学生,他们就努力寻找症结所在。班上的蒋杰同学。在学校,他整天都是灰头土脸,衣着不整。课后,经常跟同学吵架、打架,甚至还隔三差五地旷课。他们找他谈过不少次话,却总未见成效。于是他们决定去他家里走访。当踏进蒋杰的家门时,眼前那一幕让他俩哽咽了:屋内光线昏暗,一片凌乱,几张破旧的桌凳斜靠着一边的土砖墙,另一边有个柜子,缺了一扇门,露出里面脏乱的衣服。当从蒋杰的爷爷口中得知,蒋杰父母在广东打工,好几年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蒋杰都闹着要到广东去,然而,父母都说好,但每次都没有带他去。他俩二话没说,只是叮嘱蒋杰按时来上课。后来,他俩常常叫蒋杰跟他俩一起吃饭,还给他添置学习用品,天冷了给他买手套,棉鞋……渐渐地,蒋杰接受了他们,慢慢地,蒋杰变得整洁起来,眼神里也有了几分自信。课堂上,蒋杰的每一次小小进步,他们都会给予表扬。课后,还经常给蒋杰辅导功课。使蒋杰很快融入到了班集体,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2010年下期,顾伟龙被选为教导主任,刘芬芬被选为教研组长。繁重的工作量使得他俩无暇去顾及自己的生活,有时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到食堂跟着学生就餐。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他俩根据学校现状设想了发展规划,并打算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让社会了解蔡里口中心小学,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

当他俩把这个想法告诉音乐老师詹林平时,詹老师立即与母校湖南科技学院联系,组织发动师生给学校孩子们一些资助。于是,接下来的几个周末,他们往返在学校与零陵之间的路上。为了节省开支,顾伟龙骑着一辆几百元的二手摩托车艰难地在几十公里的盘山公路上来回穿梭,把学校的具体情况及活动策划方案同音乐系的老师进行了详谈,并组织了一系列联谊活动,为学校筹集爱心款近10000元,图书200多册,衣物200多件。蔡里口中心小学就成为了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德育实践基地,共建了蔡里口中心小学“爱乐书屋”。近年来,通过他们不断努力,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先后为学校贫困学子送来爱心款近50000元、爱心衣物近500件,学习用品近100套,使学校的教学设施、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五个春秋,1800多个日日夜夜,顾伟龙、刘芬芬夫妇以校为家无微不至地关心、培养、爱护着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亲人般的爱和家的温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赞誉。他俩多次年度考核优秀,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十佳学习型党员、乡优秀工作者,撰写的教学论文也多次在省、市、县获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