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祁阳: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

2022年02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本报(记者 邹鹏轩 通讯员 吕勤 赵安原)隆冬时节,记者一行踏入祁阳这片土地,目极之处一派生机盎然:大棚园里,青翠欲滴的辣椒挂满枝头,骄红圆润的西红柿沿藤高攀;山间田野,上千亩的胡萝卜、花菜、包菜、红菜苔郁郁葱葱……祁阳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也带来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稀奇物”看不完,“新鲜事”听不够。

从祁山到祁水,车览新农村,处处如诗如画;从大村甸到白水,看农业园区,处处新风貌……这些变化,既是祁阳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也是祁阳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见证。在全市奋力赶超崛起的新形势下,祁阳农业正在奋起“升级”,抢“示范”、争跨越,朝着农业现代化目标飞速挺进!

典型引路,做大现代农业产业

走进茅竹永州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身穿“工作服”的农民在不停地忙碌,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收摘,有的在装箱……据公司负责人介绍,300亩大棚蔬菜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年带动农民工就业50余人。在祁阳,这样的现代农业基地不胜枚举。目前,全县农户发展规模种养加热情高涨,涌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20家,成为祁阳农业科技应用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大产业要有大基地支撑,大龙头要有大基地配套。该县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系列化服务”的原则,紧紧抓住农业基地建设牛鼻子,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把发展优势产业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培育了一批新、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从而实现

“大开发、大基地、大产出、大效益”。

目前,祁阳已建成了80万亩高档优质稻、50万亩油茶、5万亩高淀粉红薯、15万亩名特优水果、50万头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发展订单农业95万亩,大大推动了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十年连增的目标。

现代农业基地迅速拓展,专业合作组织雨后春笋般壮大,祁阳现代农业如日中天,在全市起着领跑和示范作用。相继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油茶之乡、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林业科技示范县、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县、湖南省首批特色经济试点县。

加大投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祁阳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弱县,但对农业的投入却十分慷慨和大气。


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祁阳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持续加大“三农”投入等重大政策性机遇,敏锐把握政策动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筛选、储备、包装了一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对口对路的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的项目资金投入。近几年来,该县向上争取农业项目110多,到位资金48.3亿元,重点围绕农业基地、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优势企业培育、园区建设五大类35个建设项目,从农业、水利、林业、农机、农业开发、粮食、国土、科技等11个农口及涉农部门,整合包括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省级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湘米产业、粮油千亿产业、油茶产业发展、省级科技计划、新农村建设、省财政预算、劳动力转移就业等11大类专项资金县级配套资金16355万元,其中,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专项资金9992.05万元,并引导和撬动社会投入171329万元。


开展“五小”水利建设大会战。2014年,祁阳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17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800多处,完成土石方230万立方米,完成劳动工日46.32万个,完成渠系改造206.6千米,修复水毁工程235处,新增蓄水205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34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9.49万亩,解决5.91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科技就是生产力。祁阳推广先进适用型农业机械,大力开展农机作业不遗余力,每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元以上,拉动农民投入近3000万元,推广高速插秧机、手扶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其他大中型机械等农用机械2500台套左右。目前,全县农业机械达15.08万台,总动力88万千瓦,农用物资机械化运输量2.58亿吨/公里,农产品初加工158万吨,耕、灌、种、收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48.2%,各项农机化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县农机局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被省农机局评为全省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打造现代农村交通网络。近几年来,祁阳共投资14亿元,高质高效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800多公里,全县837个建制村完成通畅水泥路,通畅率达98%以上,其中,全县55个新农村小康示范村(片)、170多个生态文明村、68个扶贫开发建设村,投入4.3亿元,硬化村组道路990公里,美化绿化乡村道路1100多公里,农村道路以

“畅、洁、绿、美”为特色成为祁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亮点,开创了祁阳“对内大循环,对外大通畅”交通新格局。

做强企业,

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祁阳步履坚实。

立足资源壮龙头。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祁阳积极鼓励引导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主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发展规模以上企业35家,特别是粮油食品加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培育了金浩茶油、银光粮油、天龙米业、湘妹食品、神怡米业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强龙头。近三年来,祁阳累计投入技改资金3.8亿元加大省级龙头企业技改力度,实现龙头企业“技改、增效、积累,再技改、再增效、再积累”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依托园区引龙头。该县按照农林产品加工专业园的定位,兴建了祁阳科技工业园,成功引进宝达食品、宏源木业、天圣有机农业等加工企业,一批本土龙头企业纷纷进驻食品产业专区。

龙头高高昂起,舞活产业蓝天。目前,祁阳基本建成粮食、油料、畜禽、果蔬、茶叶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6家,市级16家,培育“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是全省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多的县之一。2014年,祁阳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38.34亿元(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9家),同比增长20.5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29%,带动了该县农业产品的提质增值。

优化环境

,做暖现代农业大气候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祁阳以工业化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以优级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打造大园区。该县成功申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规划浯溪、茅竹、七里桥和白水4个镇的21个村,建设现代农业园30200亩,打造规模化优质水稻、优势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生态观光、农村居民安置和休闲等7大功能区,让县内外广大投资者有的放矢投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同时,县经济开发区向农业加工项目打开大门,同等享受在土地征用、投资奖补、税收优惠、劳动用工等入园的各种优惠政策。

构建大政务。该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立高规格高效率的祁阳政务中心,全面推行重大项目证照代办制和费用捆绑制,实行“一站式”办结;对重大招商项目和骨干企业,派专人组建专门服务队,从项目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招工、投产,实行全程跟踪和“一条龙”服务,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用。

优化大环境。该县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大力整治“黄赌毒”,重拳打击“恶痞霸”,切实加大企业及周边社会治安的综合整治力度,对干扰、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毫不手软。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

强力大招商。该县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菜单,以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和央企为着力点,紧紧瞄准长三角、泛珠三角等产业转移力度大的重点地区,进行区域招商、上门招商、产业招商,全面掀起招商引资一浪又一浪的新热潮。该县每年都要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长沙等地自主举办春节团拜会、联谊会、祁乡商会、招商推介会10场次以上,全方位推介宣传祁阳;该县由四大家主要领导和驻珠三角办事处牵头,组建34支招商专业队,其中,农业战线招商分队11个,选派知县情、懂经济、善谈判的专业人才,常年带政策、带项目、带诚意上门洽谈,引回了大批客商到祁阳考察投资;依托“全国产粮大县”、“中国油茶之乡”等农业产业优势地位,加大优质稻、畜禽、油茶、果蔬、竹木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签约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功引进湖南安邦、湖南天江生物科技、广东农垦等公司或集团入驻祁阳,从事粮油药种植、加工。2014年,全县引进农业项目12个,达成意向投资32亿元,到位县外资金12亿元,内联引资近21亿元。

亮点可圈可点,成绩催人奋进。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奋进的鼓点响彻云霄。在波光荡漾、激情飞扬的湘江河畔,一部高歌猛进、气势恢宏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时代乐章正在奏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