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怀
通讯员/张志伟
供图/醴陵市第二中学
核心阅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知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鼓励与期盼。
昨天上午,在全省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暨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典礼上,醴陵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醴陵二中)英语教研组原组长唐新秋作为我市唯一代表,获得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这是对他坚守乡村教育战线39年、甘当学生领路人的肯定与嘉奖;也是对醴陵二中240多名教职工积极探索教研教改,以二类生源打造一类品牌,在强手如林的省示范性高中屡次创造高考奇迹,始终雄踞全省农村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流矩阵的最好见证;更是给醴陵二中建校80周年赠送的最好礼物。
激扬“三魅”
教研教改硕果累累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1940年,醴陵先贤王明伟等以“开启资质禀赋,明智达识晓礼”为宗旨,在距离城区16公里的泗汾镇创办私立开明中学,后铁肩中学并入,是为醴陵二中前身。
80年的砥砺奋进,学校先后荣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学校”、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湖南省中学实践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校、湖南省平安校园、湖南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等一项项殊荣,但作为一所农村高中,生源参差不齐,一直是该校无法回避的“短板”。
如何扬长避短,实现“低进高出”?醴陵二中的答案是,深化教研教学和课堂改革,逐步从教师的“教本课堂”,走向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本课堂”,教师像开发宝藏一样,将蕴涵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出来,鼓励学生激发潜能、自主探究,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课堂,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名列醴陵市“十大名师”和“十大名校长”的王建林校长认为,教研教学和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三魅”的挖掘、展示和引领。“掘学科之魅”,加强核心概念教学,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展教师之魅”,重在引导、点拨、评价;“引学生之魅”,在思考、对话、合作中发展提高。
为此,学校建立以教科室为中心、以年级部为支撑、以学科教研组为单元的教研教改组织网络体系,致力打造优化课堂结构的“四步曲”: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第二步,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第三步,精讲释疑,点拨升华,第四步,有效训练,拓展运用。
围绕“学研展评”四环节,制订“三查”(查备课、听课、作业)、“三课”(推门听课、随机点课、开门上课)、“三评”(学生评教、同行评课、家长评教)等相关反馈和监控机制,坚持做到堂清、日结、周测、月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多样化,形成以“尚德、启智、追梦”三位一体的“开明”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致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六“会”型人才。由唐新秋编著的《高中英语词汇个性化复习方案》,由历史学科教师黎明、郭颖峰编写的《醴陵陶瓷起源与发展》,以及学校德育校本教材《学生修养指南》等先后出炉,让学校在滋兰树蕙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7年-2020年,学校在中考招收5A生只有37人、63人、62人、48人的情况下,每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保持15%-43%不等的增长,分别达到127人、172人、247人和284人,二本上线人数始终稳定在490人以上,最高达574人,两度荣膺株洲市教育质量建设突出贡献单位;2019年-2020年,学校还向空军飞行学院和民航飞行学院,输送了5名品学兼优、身体强健、心理素质过硬的飞行学员。
弘扬“三心”
乐教善导蔚然成风
结对创新
薪火相传青出于蓝
传开明文化,承铁肩精神。醴陵二中始终把强化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作为激荡学校教育精魂薪火相传的矢志追求。
学校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每年组织30多名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着力解决年轻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更多的“80后”“90后”在教研教改中挑大梁。学校每年还对师徒结对效果进行考核、评比和奖励,将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考评挂钩,以激励指导教师的责任感。
以赛促教,赛练齐驱。学校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魅力课堂大赛、微课竞赛、“一师一优课”晒课大赛、钢笔字比赛等,让广大教师通过赛场切磋和赛后交流,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加深对新课标的研究、理解与把握,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习情境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以课题为路标,以科研促教改。王建林校长始终坚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做教研教改的引领者和促进者。他申报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还有另外7个省级课题,吸引全校200多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此外,学校每年组织400多人次的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省市级教学研讨与学习,全方位多渠道打造出一支水平过硬、传承有序的科研型、“栋梁”型教师队伍。
仅2019年下学期以来,学校就有10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类省市级教育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其中王钰、刘金山、叶玉、宋庆宇等老师在“一师一优课”晒课大赛中获评部、省级优课;马婷获得株洲市高中英语线上视导暨教学比武一等奖;谭福华在株洲市第二届“教育,爱满天下”诗文创作大赛中荣获特等奖,谢雨晴、苏梁峰、左双根、易钢等4人分获一二三等奖;高一物理组在湖南省在线集体备课大赛获得二等奖,高一化学组、地理组获得三等奖。
有一种魅力叫理念构筑精致,有一种教育叫用心造就品质。80年的建校历程,只是醴陵二中发展征程中的一朵浪花。今天的二中人正怀揣着打造全省一流中学的梦想,在默默耕耘中孕育学校新的腾飞。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一所学校软实力的体现,也是推动教研教改的灵魂所在。”在王建林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将“育德”与“增智”整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力倡导弘扬“三心”,即责任心、奉献心、进取心,使得一大批把教育作为事业、把学生作为传人、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乐趣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乐教善导蔚然成风。
坚守乡村教育39年的唐新秋老师,在最近15年里,有13年从事高三英语教学。面对农村学子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他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着力发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学校教科室主任何鸣镝老师,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坚持春风化雨、“授之以渔”,致力启迪学生智慧,点拨学生思路,不仅自己获得株洲市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素质竞赛一等奖,还帮助、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近年来先后有17篇论文发表或是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今年被评为株洲市教书育人优秀奖。
还有易智军、邹桔香、陈明华、贺志平、周江云、漆树绿、付建华、张小林等一大批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师,都是教学教研风气的传承和创新的优秀代表。他们坚守学校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儿女一样关心,帮助优秀学生“跳起摘桃”,激励后进学生“脱胎换骨”,所带的班级学生纷纷脱颖而出。
2020-09-10
00:00:00:0醴陵
二中151859902从“教本课堂”到“学本课堂”华丽转身/enpproperty-->2020-09-10
00:00:00:0醴陵
二中15185990c1518599.html2从“教本课堂”到“学本课堂”华丽转身/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