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怡敏
通讯员/唐波
尹李军
贺梦
荷塘篇②
就业,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企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荷塘区把稳就业作为落实中央“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将精准就业服务纳入“幸福荷塘”系列民生行动。去年11月以来,该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荷塘大就业”工作,搭建以区就业服务平台为中心,7个街道(镇)就业服务驿站和62个村(社区)就业服务点为分支的就业服务网络,让群众安其职、乐其业。
截至目前,该区已成功匹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6%,并获评全省疫情期间稳就业工作较好的县(市、区)。
1.
“我从登记到找到工作,只用了一周时间。”茨菇塘街道麻园社区居民沈佩元今年3月失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9月初,社区就业服务专员上门走访,沈佩元登记了求职意向。几天后,就业服务专员打来电话,通知她去用人单位面试。很快,她被录用并签订劳动合同,在株洲北大公学附属学校食堂上班,月薪2300元。
精准对接的背后,离不开就业服务人员前期的精准摸排、信息匹配。荷塘区将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对象、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现有就业工作队伍的基础上,新组建就业服务政府雇员、街道就业服务专员、乡镇驻村工作队、城乡志愿帮扶队4支队伍,通过上户摸排,建立台账,了解求职人员求职意向需要及强弱程度,准确登记其住址、年龄、求职方向等。
针对求职意愿较为强烈的人员,该区采取“一对一”及“组团式”接人去企业面试、联系企业进村入户“现身说法”、批量接单“在家就业”、抖音线上“云直播”、微信共享招工信息等方式为求职人员和企业进行优质对接服务。
该区还在7个街道(镇)各设立了一个就业服务驿站,各社区(村)电子显示屏与荷塘大就业平台联网,就业服务专员筛选出区域内有求职意愿的人员,联系对口企业,把“微型招聘会”开到家门口,并提供就业指导,鼓励求职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少通过驿站找到满意工作的居民又带着亲戚朋友来驿站求职,形成良性循环。
2.
专业对接
搭建平台
“助就业”
10月19日,位于荷塘区金山工业园的八方声学新材料有限公司,入职2个月的罗石雄正忙着熟悉新岗位的操作。这份新工作离家近、收入稳定,还能学到技艺,罗石雄相当满意。
罗石雄刚跨入“50”门槛,曾做过流水线装配、当过保安、搞过装修,都不太稳定。今年8月初,罗石雄所在的桂花街道就业服务专员找到他,让他扫码进入“荷塘大就业”微信小程序。“里面工作很多,营业员、数控、车工、普工、保安等,工资、工作地点一目了然,我看到八方声学在招工,就把自己的简历递了上去。”罗石雄介绍,一个礼拜后,他接到了面试通知,之后成功入职,他感慨,现在有一部手机,在家就能找到好工作,很方便。
近年来,一大批重点项目、优质企业在荷塘区落户投产,用工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三一智慧钢铁城、汉德车桥等大项目,有2万多个就业岗位缺口。一面是招工难,一面是求职难,如何实现求职用工精准匹配?
该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湖南宏信人力资源科技公司参与就业服务工作,利用其信息汇聚、联通各方、专业服务等优势,主导搭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包括“荷塘大就业”微信小程序、就业管理平台和精准就业大数据中心综合分析系统。微信小程序会根据企业招聘要求和求职者求职意愿等关键词进行智能匹配,匹配数据系统及时推送给各就业服务专员进行后续跟踪对接。而大数据中心综合分析系统,以饼状图、柱状图、坐标线等方式直观呈现各街道求职人员分布比例、企业招工行业比例、重点人群就业比例等,为区委区政府下一步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合作,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求职者受益,今年来,该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7场,累计进场招工企业318家,达成意向协议1873人,成功上岗414人。
3.
摸清家底
各方力量“帮就业”
落实保障
政策培训“稳就业”
荷塘区合泰地区集聚了219家服装加工厂,每年的9月都是工厂的生产旺季,缝纫工种存在大量缺口。9月3日,荷塘区电动缝纫班开班,学费由政府买单,课堂设在工厂,老师都是技能高手,结业后学员和服装厂进行双向选择。
当前大环境下,劳动者能不能稳就业,自身的技能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技能素质不仅是影响就业适应性、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职工特别是转岗、下岗职工能否顺利转岗、实现再就业的基本条件。
该区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和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定单、定向、定点”的思路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由培训机构联合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实行“培训+实训+上岗”的模式,培训合格的学员,以劳务输出的形式,直接安排到各企业工作。针对培训未上岗、面试未上岗、上岗后再失业的人员,不间断推荐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已对系统登记求职人员、登记失业人员、5类重点就业人员等15441人进行了后续跟踪,跟踪服务率96.7%。
与此同时,该区打出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该区在全省率先创建退役军人创业园,为全区8000多名退役军人打造就业创业平台。全面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开网店、实体店等方式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机关事业单位拿出50%的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规范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在430、晏家湾、合泰、黄塘等城乡农贸市场规范设立农产品及服饰等摊位,用于当地群众经营。
目前,该区已为1017家企业减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费6668.32万元,为828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征缴费293.49万元;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向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申请延期还款,截至目前,为52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约1260万元。
一条条保就业、促就业的精细措施逐步落地,一次次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实践探索,荷塘区以精准、优质、贴心的服务,让众多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人生理想,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2020-10-26
00:00:00:0——精准施策稳就业促就业的荷塘实践15232810http://zzrb.zhuzhouwang.com/content/202010/26/c1523281.html2精准就业,捧上“金饭碗”/enpproperty-->2020-10-26
00:00:00:0——精准施策稳就业促就业的荷塘实践15232810c1523281.html2精准就业,捧上“金饭碗”/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