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行株洲中心支行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市生活性消费贷款(不包括购房贷款)同比增速15.67%,2019年这种增速达到32.39%。到今年9月末,生活性消费贷款达到70.9亿元。
近日,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当花呗、借呗、信用卡等各种“万物皆可贷”的支付方式兴起,先消费再还贷的消费模式逐渐普及,看似潇洒买买买的背后,“超前消费”的隐忧开始暴露。
遍地是“爸爸”,万物皆可贷
即使身无分文,也不妨碍李琳丽做个买买买的精致女孩。
这个“双11”,她想在淘宝囤货,发现花呗额度增加了,又可以买买买了,还不用担心还款,支付页面会友情提示,可以用花呗分期付款;
她逛到京东,又下了一单,准备付款的时候,付款方式默认为京东白条,条件非常诱人——单单最高减99元,还把每个月的分期费用计算得很清楚,服务费缩短到小数点后两位,均摊到每个月钱并不多;
她打开苏宁易购APP,系统马上提示你开通任性付就能返款50元,开通任性贷就能30天免息;
中午了,李琳丽点了份外卖,准备支付时,画面提示,使用美团月付这单立减2元,她狠心关掉小窗,用自己的常用方式支付成功后,页面跳出“领福利”弹窗,原来是让她点击申请美团联名信用卡,页面提示最高5万额度免年费;
午休时间,她刷抖音的功夫,界面时不时跳出一两条网贷广告。抖音在“我的钱包”的最显眼位置标识“有福利待领取”,点击进入发现是在推广字节跳动自己的产品“放心借”;
下午外出见客户,她打开滴滴,发现主页位置上有金融板块,点进去一看,账户的贷款额度已经达到10万元了;打开百度地图,底部也链接着“有钱花”入口……
网贷无处不在,传统“储蓄消费”观念正在淡化。
人行株洲中心支行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市储蓄率68.45%,2019年下降至66.77%。今年,全市住户存款季度新增额在一季度冲高后便迅速回落,一、二、三季度住户存款季度新增额分别为157.8亿元、30.8亿元和2.4亿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消费支出增加。”该负责人表示。
根据人行株洲中心支行统计,2018年第三季度年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为967078张,之后以平均每季度超过10万张的数量在逐季增长,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株洲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达到1267901张。同一时期,信用卡消费额也是逐季递增,2018年第三季度信用卡还款额为1268587万元,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信用卡还款额高达1610160万元。
“除消费观念改变外,借钱太容易也让许多年轻人不知不觉陷入超前消费。”人民银行株洲中心支行信贷科相关负责人分析。
记者了解到,和传统金融产品比,这些网贷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门槛极低,年满18周岁、通过实名验证即可,额度则是花得多给得多。产品绝对用户至上,流程“贴心”,审核高效。以花呗为代表,通过广告宣传为每一次网贷行为制造一个温馨而无法抗拒的场景,给年轻人制造一种错觉——只要提前透支,就能“活成想要的样子”。
根据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国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在越年轻的人群中越明显。近40%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比“85前”高出11.9个百分比。
到处有“负翁”,精致穷度日
但“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
记者了解到,像花呗、借呗、白条这类型消费贷产品一般设置有免息期,超过免息期后开始计算利息。有专业人士计算了花呗分期还款的真实利率:分3期,官方利率2.5%,实际年化利率是14.94%;分6期,官方利率4.5%,实际年化利率是15.27%;分9期,官方利率6.5%,而真实年化利率为15.34%;分12期,分期费率是8.8%,实际年化利率是15.86%。
至于借呗,不同用户利率差异很大,一般日利率在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六不等,也就是说月利率0.9%-1.8%、年利率10.8%-21.6%。
京东白条的服务费率都是0.5%-1.2%/月,利率与借呗一样因人而异:选择分3期,年利率为9%-21.6%;选择6期,年利率为10.29%-24.69%;选择分12期,年利率为11.08%-26.58%。
对比一下传统银行的利率,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代表,分3期,折算年化利率为15.24%,分6期年化利率为14.26%,分10期年化利率为13.94%,分12期年化利率为13.25%。
一位金融行业人士表示,花呗平均15%的年化利率,接近普通小额贷款。
29岁的白领小易就受过借贷的困扰,她的烦恼就是“花钱太方便”。她受访时抱怨:“用了花呗后,非但没能省钱,反而花得更多,根本没法存下钱来。”在株洲这个城市,小高月入7000左右,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周围同龄人都有各种色号的口红、粉底液、品牌护肤品或者轻奢包,我的收入也不比她们少,为什么我就不能拥有?我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更有品质?”于是,健身美容,服装鞋帽样样不落,几近月光族。不久前,入不敷出的她还清全部欠款后,就停掉了花呗。
过度超前消费,背后隐忧忡忡。不仅是月光族,一些年轻人甚至学生还因此背负与收入极不匹配的债务。
“不少年轻人,或因为虚荣无节制的消费,或因为被网贷套路、搞不清具体的网贷政策,一步步从花呗、借呗、微粒贷开始,在各色网贷平台铤而走险,利息越滚越多,拆了东墙补西墙,甚至到了以贷养贷的境地。”人行株洲中心支行一工作人员举了一个实例,不久前,就有市民来人行提出异议,她通过中介与“人人贷”网络平台签订分期贷款合同,她以为只需偿还本金5万元,但后来根据合同执行,她实际上是要还7万多元,但自己签的白纸黑字,哭着也要还完。
监管来了
这些过度超前消费带来的隐忧,终于在今年“双11”被带上了“紧箍咒”。
11月2日,酝酿两年多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终于发布,明确要求,严禁跨省经营、联合贷款出资不低于30%、额度不超过借款人年均收入1/3。最后一项直接对准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机构。
11月2日晚间,银保监会发文点名“花呗”:与持牌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赖购物、交易、物流等行为数据,更多依据借款人的消费和还款意愿,缺乏对还款能力的有效评估,往往形成过度授信,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前消费,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而今年,史上“最严”征信系统上线,最易留下不良信用记录的P2P网络贷款也首被纳入征信。
“人人贷、向前金服等大多数网络贷款平台,都已接入征信系统,如市民以分期还贷方式购买手机,出现逾期还款记录,都将成为影响银行发放大额贷款的重要参考。”人行株洲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相关负责人提醒,一定程度上,征信从严则促使市民更谨慎使用网贷,超前消费。
“当前的消费金融市场,确实存在一定引导过度消费信贷的现象。监管部门的规范是一方面,消费者自身理性也必不可少。”人行株洲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她看来,今年的疫情爆发就是一个不能过度超前消费的证明。正因为中国老百姓一直以来量入为出,积累了较为厚重的家底,在今年突受疫情冲击时,中国才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高度依赖财政救助,也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渡过难关。而今后随着储蓄观念淡化,假如未来再突遇危机,习惯举债度日的年轻人又该怎样度过?
“年轻人还应当像老一辈人有些储蓄,这样才比较有安全感。”她说。
2020-11-17
00:00:00:0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花呗、借呗、信用卡……把贷款的额度当作自己的钱,“双11”更是剁手不停152510002万物皆可贷
精致穷度日?/enpproperty-->2020-11-17
00:00:00:0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花呗、借呗、信用卡……把贷款的额度当作自己的钱,“双11”更是剁手不停15251000c1525100.html2万物皆可贷
精致穷度日?/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