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锦云的诗,很容易被他的诗句所蛊惑,让人不自觉地走进他用语言营建的情感世界里,跟他一起惶惑、忧伤或者快乐。
接触他的诗,是跟他成为QQ好友之后,无意中进入他的空间,惊异于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竟然写了那么多诗。细细赏读,竟发现他的诗歌写得非同一般,他诗歌中浓浓的情绪感让你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思维、情感与他的所思所想融合在一起,极容易地勾起你情感的共鸣。
请读他《端午》这首诗:“这雨下的/人都瘦了//心境一塌糊涂/如阿妈煮的粽子/松松软软/屋外有鼓点擂响/号子声声/屈原的泪/从古流到今天/须发长成水草/哀怨也长成水草/染绿了/所有的空间//这雨下的/人都瘦了。”这首短诗,我认为称得上写端午、写屈原的经典之作。短短的十来行句子,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雨天、赛龙舟的场景,几个端阳节中再熟悉不过的乡俗意象,描摹出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刻画出极具个性的屈子形象和忧国忧民的屈子情怀。“这雨下的,人都瘦了”,诗中反复渲染这端午节沉郁的雨天,诗中弥漫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引发的思考,令人为之震颤,为之动容。
生活中的锦云,是一个充满快乐且乐意把快乐与人一起分享的人。他喜欢说笑,话语机锋且极富幽默,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也给人诸多启迪和思考。他机敏的谈吐与他做过多年律师有关,也与他渊博的知识和喜欢思考有关。曾经跟他开玩笑,说如果将与他闲聊时的精彩话语记录下来,那将是语言智慧与思想火花的汇聚。他的诗句,同样有如他言谈的妙语连珠,语句丰富、雄健,节奏从容、洒脱,意境辽远、空灵。诗句张扬着自己特有的语言个性,更有诗化了的精炼、优雅和美丽。
《雀》描写的是平常生活司空见惯的场景:“今天的阳光温情/穿过昨夜/雨打湿的晨曦/窗棱有一双宜人的眼/承受和煦的心境/一只跳跃的雀/麻色的服饰/昨日刚巧洗过/熨过光滑细碎的音色/声声灵透/呼唤爱人/或者/世俗的生活。”通过诗化了的语言之后,卑微的麻雀与世俗的生活呈现出亮丽的暖色,变得无比高贵。如此情怀,与作者人生的练达和宽容、博大的人格有关。锦云为人宽厚、贤达,待人真诚、友善,他把友情看得很重,对世间的万物都充满友好的情感。
锦云的诗,注重内心的倾诉、情绪的宣泄和情感的表达,更有思想的升华。“思维的痛苦/穿过/沼泽深处的阳光/虽然历史拉练得非常清晰/仍有一片一片的影子/投入在早春的草地/融入淤泥/生长出一蓐白嫩白嫩的茎脉/裸露一些凶恶的表情/痛着虚伪和残酷……”(《狼突》)读这类诗句,有一种时光的利刃切割青铜的清晰和深刻,给人辽阔的想象和深重的思考。
他注重意境的营造,几乎每一首诗都有一个场景,让内心的情感有所依托,尽情释放。“在黑夜/我聆听一种声音/我伫立的声音/我如夜色一样的空灵/没有形体没有影/听见水声/我就成了水/听见蛙鸣我就成了蛙/听见风吟我就成了风/我听见自己的心……”(《听夜》)在这首诗里,他把夜晚的旷野作为情感倾诉的场景,任思绪和诗情肆意宣泻,让人沉浸在他诗句营造的意境中,与他一起悲喜、忧乐。
一直固执地认为,诗是美学思想提炼和表达的最好载体,是人类审美观念展示的最佳平台。一段时间,诗歌界有一种通病,把写诗作为玩弄文字的游戏,把直白当豪爽,把晦涩当高深,把浅薄、无聊视为张扬自我个性和才情,让诗歌这一神圣的艺术成为人人皆可践踏的游乐场。锦云作诗与其为人一样,是严肃而认真的,他始终以敬畏之心尊重他热爱的诗歌,每一作品都是有感而发,出自内心。他喜欢古典诗词,在诗歌中力求一种宋词元曲中的意境和品格,这也形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审美追求。如《无题》:“站在午后/忧愁抚摸着我的肩头/明知兰香/已经走远/柳条抛甩出悲伤的水袖/一位京剧爱好者/用断肠般的长腔/诉说着千万里一条隐约的彩虹/泪滴声声/浸润成漫天云霞……”这类诗句,在锦云的诗中比比皆是,显示出一种苍凉、悲壮之美。在他的诗里,高远的天空,旧时的村庄,寂寥的峡谷,晚霞、落日、夜雨,古桥、凉亭、老树等等,是他经常涉猎的景物意象,他像是一个怀旧的古典画家,喜欢用疏离、沧桑的笔墨,信手涂写空旷与苍凉,让人怀想已然远去的那一丝淡淡的愁绪与忧伤。
锦云作诗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局限于书写世间万物的苍凉之美,更在于他精心营建的这种苍凉意境中所注入的一种温暖的情愫。如《大雁》:“暗夜中/一群大雁翩翩南飞/羽翅下/这座城市/灯红酒绿/车流如梭/没有谁仰望星空/我凝望雁阵/寻找雁哨落下的地方/寻找大雁洁白的羽毛/片片羽绒飘飘扬扬/轻轻拂过我的梦境/今生/我记住了大雁飞翔的从容/记住了/来自远方/让我融化的/温暖。”在这首诗里,锦云描绘了暗夜中大雁悄然飞过城市的落寞与苍凉,但也透露出大雁传书带来春天讯息、带来友人问候的那种让人感动的温暖。这种来自精神世界所折射的光芒,同样悄然抚照、温暖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寒冷和孤寂。我想,灵魂的感动莫过于心在悸动,血液在流淌才会证明生命是鲜活的,人类正是因为内心的温暖而感动,才会一同哭泣一同悲凉一同善待这世界。锦云诗中这种根深蒂固的沧桑和温暖,在他每个字节每个音符中,将无法诉说的人情冷落和世事的纷纷扰扰都涂上了人性的暖色。他是一个苍凉而又温暖的音乐诗人,读他冷暖交替的诗句,让人于悲凉中有宽阔的肩膀可以相依偎,与他一起坐在茫茫的夜空下看月倦云舒,看流星划过,一起听涛声听鸟鸣,一起看日出日落,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还有一片纯净、温暖的天空。锦云诗中的这种温暖,说到底是一种人情味,是把他所体会的人生徐徐说出来,不管多么落寞、失意甚至苦难的生活和命运,都有一种暖意,让人看到希望与光明。
诗言情,是诗歌永恒不朽存在的根本所在。诗歌这种启迪人类灵魂的语言,是能够拨动人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根琴弦的一种倾诉,并且能够让它弹奏出尘世间最美好的音符。锦云出生农家,对乡土的眷念与深情,是他诗歌情感的主要部分,在这本诗集里,他用了很大篇幅书写乡村、抒写乡情。他像故乡村头老树上一只鸟雀,终身不倦地用朴素的声音,唱着对家园、故土的恋歌。如《回乡》:“游子/与母亲目光/都充满渴望/跨越千山万水/日里夜里/拨动我的心弦/思念成茧/在夏的午后/心情走入村庄……”他写梦里的村庄,写现实中越来越陌生的村庄,村庄的变迁折射着社会的变革。面对这些,锦云的内心是复杂的、沉郁的,但他始终以一腔赤子之爱,讴歌家乡的山水、亲人和父老乡亲。“故乡/接纳我所有的悲怆和失落/用她的暖/抹去我流淌的委曲和泪水/伤痛中/偎我入怀的/终是母亲/催我回乡的电话/一声紧似一声/声声扣我心弦//漂流已久/我的帆淡淡老去/乡情如风/轻轻抚摸我的发际/告诉我/童年依稀的往事/依稀的快乐//故乡愈近/思念愈远……”(《依偎故乡》)
这些诗句是朴素的,情感也是朴素的,而最朴素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实的。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创作的主题。锦云的爱情诗同样朴素、真切。如《心里有你》:“心里有你/我有怜惜/怕你受了丁点欺侮和委曲/怕你扛不起的煤气和大米/怕你的泪/湿润夜的枕巾/和你困难时没有商量的余地……”这看似直白的爱意表达,却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男人对妻子最豪迈的爱情宣言。我想,这是任何女人看了都会感动得流泪的爱情诗句。
作为一个以内心写真我的性情诗人,锦云的诗作自然有他局限的一面,比如词句的捡拾取舍、题材的拓展扩充以及章法的修炼、诗性的提纯等等,仍有他再付出艰辛努力的必要。但我想,对于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然万物充满爱心、对诗歌保持不变热情的人来说,每天亮着歌喉尽情吟唱,终有他自己的收获。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