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
沈全华
周兴海
马文章
温琳
核心阅读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展现出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
株洲自2001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于2015年成功夺取了“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并于2017年以优异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年和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年,株洲又迎来了新一轮“大考”。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每个人都是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一点都不陌生,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形影不离。
环卫工人杨贵杰:
让环境卫生经得起细看
轻风一吹,10多片落叶从树叶堆里滚了出来,沿着人行道不停“翻跟头”,一下拉开树叶堆五六米远距离……68岁的环卫工人杨贵杰急忙转身,提起扫帚追上落叶,但没有用扫帚清扫,而是弯腰用手将落叶一一捡起,丢回树叶堆。树叶扫进撮箕时,很快将撮箕塞满,杨贵杰弯腰伸手抓起剩余的树叶往撮箕中塞,然后用脚将撮箕中树叶踩紧,接着将撮箕往肩头一挂,走向另一处有垃圾的地方。
6月7日下午2时左右,记者在芦淞区沿江路遇见正在清扫马路的杨贵杰。老人数次弯腰用手清理地面垃圾,其身后留下整洁的路面。天热满头大汗,老人就掏出棉手套擦了擦。
杨贵杰来自怀化市新晃县,女儿嫁到云龙示范区,自己和妻子租住在神农公园附近。10年前,杨贵杰和老伴来株洲当上环卫工人。他曾负责过人民路、铁西路的路面清扫工作,目前负责的神农台至七一路之间的沿江路段清扫工作已坚持了七年。该路段长达600米,紧靠湘江风光带和神农公园,沿途分布有公交车站、公共自行车站点及3条斑马线,每天傍晚起,人流如织。
“最难清扫的地方是绿化带。”杨贵杰目前负责“下午班”,每天吃完午饭后,于下午1点开始清扫道路,到晚上9点下班,晚饭时能休息一下。8个小时内,他要沿着清扫路段至少往返6趟。他在路边绿化带仔细检查,发现丢弃的烟头、槟榔渣及一些细碎垃圾,扫帚很难将这些垃圾清扫出来,就直接用手去捡。
“以前这个职业不受人理解,现在越来越多人关爱、尊重我们环卫工人!”杨贵杰说,不少到风光带散步的行人与他素不相识,但相遇时经常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问好,并提醒他注意身体。清扫路面垃圾或横穿马路时,朝他摁喇叭的驾驶员很难遇到了。不少来休闲的市民主动清理果皮纸屑或宠物粪便,不再对他呼唤吆喝了。
“环卫工作虽然累、脏,但马虎不得,打扫后的地方要经得起细看。”杨贵杰告诉记者,现在天气炎热,垃圾桶内丢弃的一些食物容易变质发酵,散发气味,因此对垃圾桶清理的频率更高了。在他清扫沿江路的同时,他的妻子在负责人民路的保洁工作,工作量也很大。他也希望广大市民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不车窗抛物,爱护城市环境,共同为创建更高质量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小学生蒋语诺:
为垃圾找到自己的“家”
“我们喜欢呆在垃圾桶里,希望同学们不要随意丢弃我们,帮助我们回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去年,庆云山小学四年三班的蒋语诺在《株洲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垃圾旅行记》的文章,以一个包装袋的口吻写出了“它”的游记,并借此提醒其他同学不要乱扔垃圾。
原来,去年3月,庆云山小学等学校陆续开展了“垃圾不落地”活动,引导学生不乱扔垃圾、学习垃圾分类。“原来垃圾是要分类的。”在一节关于垃圾分类的班队课上,10岁的蒋语诺第一次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这让此前以为只要打包好垃圾袋就算完成任务的她感到惊讶:“从来没有想过垃圾也是要分‘家’的。”
学校开展的“垃圾不落地”活动,激起了蒋语诺的好奇心。“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再做成产品的?为什么有的垃圾可以给农民伯伯做肥料?”带着满脑袋的疑惑,她成了每周举行的“垃圾分类”主题班队课上最活跃的同学。举手问问题,分享自己的心得,蒋语诺快速了解了更多的环保知识,成了督促同学们分好班级垃圾的小志愿者。
蒋语诺的家离学校不远,15分钟的回家路往往要被她走成20分钟。“在上下学的路上一看到地上有垃圾,我就会去捡起来,帮环卫工人维护城市面貌。”在她的记忆里,经常会有不认识的居民或同路的小伙伴受她的影响,加入到捡垃圾的行动中。“我很开心大家愿意跟我一起保持街道的清洁,为垃圾不落地贡献力量。”
河西湘江风光带,是蒋语诺和家人常去散步的地方。在散步的同时,她会和母亲一起捡起地上的垃圾。随着市民对环境文明的重视,蒋语诺弯腰捡垃圾的次数变少了,与家人游玩露出的笑脸变多了。“一条条文明标语,一排排带有各类标志的垃圾桶,都是我们身边文明的见证。”蒋语诺笑着说。
蒋语诺告诉记者,一年前,家附近的一座山头上经常有垃圾,树枝上还甚至挂着不少塑料袋。如今,那里只剩茂密的绿植,垃圾不见了踪影,空气也变得清新了。
社区干部杨沅珍:
幸福接力,累并快乐着
6月8日下午,记者见到天元区嵩山路街道大湖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沅珍时,她刚从国脉家园小区回来。为了搞好该小区业委会改选工作,她和社区干部一起上门发动广大业主投票,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文明创建,就是一场全市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接力。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是累并快乐着!”回顾近20年的创文之路,作为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的杨沅珍感慨万千。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激情飞越,杨沅珍切实感受到创文工作传导到基层的压力。为了搞好主次干道美化亮化工程,她们上门给临街单位、门面、住户等做工作,将其安装在外墙的空调统一定位并装上防护网,将凸出在外的防盗窗予以整改。一圈下来,临街外墙收拾得漂漂亮亮,主次干道变得规范有致,整个城市都清爽多了。
创文触角逐步向社区的每个角落延伸,工作越抓越细。逐门逐户给居民宣讲创文知识成了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她将创文标语、创文举措等宣传海报张贴到每一个公交站点、楼道入口。环境卫生一丝都不能马虎,所有不干净的外墙都请“蜘蛛人”清洗。
创文成为一场合力运动,各级各部门都加入其中。社区群众一边乐享现代城市文明带来的便捷、舒适和愉悦,一边在全面提升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中开拓创新、阔步前行,共赴文明之约,共建文明之城,共享文明之果。
“夺牌不是结束,而一个新的开始!”杨沅珍表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之后,我市又提出建设新时代全域化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目标,创文工作实现常态化。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细胞,要把上级的要求变成实际举措,让居民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此,她们在辖区23个单位院落及小区、3个城中村、背街小巷张贴文明城市宣传板报和宣传牌,让社区居民时刻感受到创文的氛围;将社会团体扩容至18支,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选树典型,坚持11年义务献血量达20300毫升的谭忠、16年如一日照顾孤寡邻居退休教师周孟佳成为社区的文明使者,激励更多的居民向其学习看齐。
今年,社区将创文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步推进。针对小区物业管理矛盾突出问题,她们一个小区一个小区逐一攻关,或组织业主委员会改造,或组织业主与物业公司协调,或指导物业公司规范管理。同时,推进文明实践站建设,将其打造为融洽党群关系、提升文明水平的重要平台。
“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了,环境卫生变好了!”杨沅珍说。
摊主田良雄:
让买菜成为一件舒心事
农贸市场关系百姓的“菜篮子”,也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一个窗口。
6月9日一大早,湘天桥农贸市场人流如织,一片繁忙景象。摊主田良雄将货架上的腊制品摆放整齐,调好电子秤,笑脸迎客。
田良雄是怀化人,在株洲打拼已有20余年,也是农贸市场最早的一批经营户。他告诉记者,早些年,集市破旧的摊铺拥挤逼仄,家禽海鲜区,鸡鸭粪便气味刺鼻,潮湿的地面污水横流,自己经常被溅了一腿的脏水。
2018年起,农贸市场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提质改造。曾经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如今的场景让人眼前一亮:每个铺位的商品摆放有序,市场内灯光通明,难闻的气味消失了,整洁又不失市井气息;市场外乱停乱放、占道经营、马路摊点等乱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临街的道路交通畅通无阻。
焕然一新的市场,人来人往,生意兴隆。记者走访时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蔬菜区,所有带叶蔬菜全部是根向外、叶向内。
一个小细节,给菜市场的面貌带来大变化。
“过去,菜市场内的货品摆放很随意,叶子在摊位前耷拉老长,看起来杂乱无序。”株洲循环经济资源经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傅忠南介绍,为了改善菜市场的整体面貌,公司投入资金对菜市场进行整修,对摊位统一进行包装美化,决定从细节入手,给商贩们立规矩:叶向内、根向外,不仅整齐,还方便顾客,一举多得。同时,市场管理员全天都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渐帮助商贩养成新习惯。
对市民来说,买菜最关注的莫过于会不会缺斤少两、食品安全有没有保障?为了解除这个担忧,市场方统一配置电子秤,统一管理、定期检查。此外,在菜市场内设立了“食品安全检测屋”,常驻的检测员每天对农药残留、过氧化值、酸价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步上传至菜市场大屏幕和云端进行公示,方便市民查看当天的检测结果。
“环境比以前清爽多了,来这里买菜就像去超市一样。”提及湘天桥农贸市场的改变,居民唐女士赞不绝口。
市场环境“大变样”,商户们也尝到了的甜头。“创文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市民买菜更方便更舒心,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田良雄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网吧经营者李秉嵘:
致力打造行业标杆
提到网吧,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昏暗的灯光,弥漫着烟气,拉得严实的窗帘偶尔照进一两束阳光。一群少年挂着大大的黑眼圈,喝着可乐抽着烟,激情四射地“吃着鸡”,或在峡谷搏杀……
当记者走进位于天元区长江北路的斗鱼网咖金石店,宽敞明亮的大厅、咖啡馆式的优雅环境、吧台提供饮料咖啡…对网吧的老旧印象完全颠覆了。
文明网吧是个什么样?“我觉得至少要干净、整洁,上网也会有个好心情。”作为斗鱼网咖金石店的负责人,李秉嵘是个老网民,以前网吧给他的体验却不好,环境恶劣、空气混浊、光线暗淡……所以,他决心投身网吧行业,打造标准版网咖,改变人们对于网吧的刻板印象。
2017年,李秉嵘进入网吧行业,在天元区庐山路开了第一家网吧。相比传统网吧,他把网吧的竞争点不仅放在电脑配置上,更在网吧环境和服务上下足功夫。“至少让别人不觉得进网吧是件很low的事。”李秉嵘说。
“打造株洲标准型网吧并不容易,首先要保持网吧整洁的环境。”李秉嵘介绍,斗鱼网咖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工作人员穿梭在各个区域间,清理散落在电脑桌、沙发上的各种包装袋,一旦有顾客下机,会立即清理电脑和桌面。“更重要的是保持网吧良好的环境。”李秉嵘说,遇到网吧有人抽烟和大声喧哗,工作人员都会上前劝导。
“很多人并不知道,网吧行业目前官方定义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言下之意很清晰,网吧属现代服务行业,而且是基于网络与文化的高档服务业。”李秉嵘说,网吧除了给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还要构建一个公序良俗的市场环境,网吧产业才不会重蹈无序发展的覆辙。
“过去,因为网吧经营权的松绑,一夜之间对手林立且压力空前,两败俱伤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市网吧协会负责人说,价格战的背后,虽然上网价格便宜了,但上网环境和服务却下来了,影响的不仅是顾客上网体验,还有整个行业的前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吧行业转型迫在眉睫。”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出现了新业态网咖以及连锁经营模式的网吧,这些网吧大多设备先进,管理完善,环境整洁卫生。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大家当然会选择环境好、设备好的网吧。这样呈现出一个循环模式,好的越好,有资金购买新的设备,聘请专业人士管理,而差的只能更差,最后被市场淘汰了,也成功扭转了大家对于网吧“脏乱差”的不良印象。
文明网吧的打造不能仅靠经营户,管理者也很重要。近年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加大对我市网吧的监管,安装实时视频监管系统和“悦通行”文旅通行系统,对于黑网吧露头就打、坚决取缔,采取零容忍的坚定态度,同时加强巡查,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未实名登记、网络直播含有禁止性内容、控烟娱乐场所未按规定划定吸烟区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手记
文明创建
你我同行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建设新时代全域化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近年来,我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双十文明行动”,大力弘扬文明风尚。走在株洲的大街小巷,市容环境越来越美,文明礼让蔚然成风,“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大美株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共有的美丽家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齐心协力奏响全民创建乐章,为我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06-10
00:00:00:0154529702创建更高质量文明城市
你我都是主角/enpproperty-->2020-06-10
00:00:00:015452970c1545297.html2创建更高质量文明城市
你我都是主角/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