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是1955年授衔的开国上将,打仗以“勇”闻名。
他出生于河南新县的一个穷苦人家庭,八岁那年,家门前来了一个和尚,把他带到了少林寺。那个和尚说,少林寺做和尚,有饭吃,不会饿肚子。在这种情况下,许世友的母亲才没有反对。
许世友参加红军后,才发觉仕字是做官的意思,便把仕改为士,这一字改后,当了红军战士就名符其实了。后来毛泽东对许世友说:“你看,把士字改用世界的""世""字好不好?这一改,你就成为世界之友了!”
据许世友口述,许世友从少林寺回来的头一年,用铁拳头打死三个人,均是一拳致命,而且他在少林寺练就了铁布衫,“一抓一把肉”。许世友一生,三跪其母两跪毛泽东,是毛泽东倚重的一名战将。
耿飚的武功来自于他父亲耿楚南。
耿楚南出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三岁丧母,在耿楚南八岁那年,父亲在渌江边背起一根纤绳,离开家乡从此失去音讯。耿楚南15岁,为投奔自己的叔父耿之霖,来到了南昌,凭着自己那份机灵与勤奋,被选派进入了南昌亲兵营。因为耿楚南再也不想为腐败落后的清王朝卖命,借叔叔耿之霖过世为由,请假回了乡。耿楚南回乡如此顺利,还因慈禧太后曾下密旨“不准外地武士进京”,在那一历史时期,醴陵北乡练武之风盛行。因此,耿飚很小就同父亲耿楚南练武,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
关于耿飚的武功,在《耿飚传》里记载得更为详细。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与第四次反“围剿”这一过程中,有个知名的战役:南雄水口战役,耿飚时任红三军9师参谋长。在这次战役中,红三军成了粤军主要攻击的部队,此役虽然击溃粤军15个团,但是红军伤亡惨重,在这次战役中,红9师师长受伤,三个团的团长都已牺牲,耿飚靠一把马刀在战场上拼杀了几个来回,才等来陈毅率领的援军。
惊心动魄的是在湘江战役中,耿飚为红四团团长,敌人子弹打到了红四团指挥部,警卫员拉着耿飚后撤,耿飚一声怒吼“拿马刀来”。在湘江战役的那一时期,耿飚患疟疾,时不时地打着摆子,身体还很虚弱。结果耿飚冲到敌人隐藏的阵地,一把马刀之下,收拾了敌人一个排,自己身上沾满了敌人的脑浆、血浆,致使他干呕不止。
在长征路上,过草地的时候,耿飚的骡子丢了,找到了一批野马。为了训练马,耿飚自己无数次从马上摔下来,不过练就了一个抓马尾巴上马的功夫。据《耿飚传》记载,1921年,“12岁的耿飚刚刚小学毕业,耿楚南已有四子一女,再也无力供耿飚继续上学”,便在父亲耿楚南的安排下,来到醴陵城阳山石一个药铺当学徒。一天夜里,耿飚受了师父的毒打,第二天凌晨,在与师父开门之际,施展轻功,翻了几道墙,沿着渌江,逃出了醴陵。
那么,耿飚与许世友比武是在什么时候呢?
1934年夏,中央红军历经一年有余的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长途跋涉十一个省,历经艰难险阻,最后只剩下近万人,到达陕北。在这一过程中,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达维开始会师。不久,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南下北上”的军事路线上产生了分歧,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张国焘另立“第二中央”,率红四方面军南下,遇挫,伤亡惨重,只得执行中央制定的“北上”方针,于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渡河东征,巩固发展了陕甘宁边区。在那个年月,日军步步紧逼,全国抗日形势严峻,为迎接全国即将到来的抗日高潮,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开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不久转移到了保安(现为志丹县)。
耿飚是“红大”的第一批学员。在耿飚红军大学学习期间,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许多军事干部也来到了“红大”学习,其中就有许世友。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军事与政治路线上所引发的矛盾,并不会因为又一次会师,就烟消云散。因此,在耿飚即将结束“红大”的学习时,毛泽东决定派耿飚到红四方面军的红四军去任参谋长,还专门找耿飚说:参谋长也要完成政治任务。什么政治任务呢?就是反张国焘路线,还告诉耿飚“先跟着走,再赶上前去”。
在许世友来到”红大“学习期间,有一天,耿飚与许世友在操场散步,许世友获知耿飚是位武术高手,想与耿飚比武,耿飚对许世友说:“南拳北腿,咱俩不一定打得起来。再说,谁打了谁也不合适,还是你自己来一套吧”。在这天,许世友在耿飚面前表演了一套拳术,赢得了耿飚的一阵喝彩。耿飚后来回忆:许世友果然打了一套拳,“少林”味十足,真有力可扛鼎之势。那种所向披靡的风格,与他直爽、粗犷、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相符。
耿飚是红一方面军的,许世友是红四方面军的。耿飚13岁在衡阳水口山走上革命道路,16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岁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1岁参加红军,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历史时期,耿飚在红军队伍里已是政治上很成熟的军事干部,因此,在红四方面军“士气低落、人心不稳”的历史环境下,对于许世友的要求,耿飚才会说“谁打了谁都不合适”,他的目是要让这场众多人期待的“比武”,成为在政治上“加强团结”,在武术上“以武会友”的一次武术交流。
2020-05-16
00:00:00:0150656002耿飚与许世友“比武”/enpproperty-->2020-05-16
00:00:00:015065600c1506560.html2耿飚与许世友“比武”/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