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破解“缺血”难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陈正明

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你献血了吗?自1996年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株洲参与无偿献血累计超过65万人次,已连续22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先后9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需求逐年上升,尽管我市采供血各项指标连年增长,但血液保障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缺血问题突出,无偿献血长效推动后劲不足。如何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安全?本期《天台话吧》即聚焦该话题。

完善无偿献血

激励机制

访谈嘉宾: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涂凌智

当前,在血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局面下,探索和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激励机制,是持续稳定和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保障医疗用血需求和安全的关键所在。

据统计,株洲已有超过65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献血200次及以上的有1人,献血100次及以上的有35人。根据《献血法》规定,政府应对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而我市目前除了免费用血、优先用血外暂无其他政策。此外,我市在推动无偿献血策略上,基本上还局限于学雷锋式的宣传,对献血者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激励关怀措施明显不足。

我认为要完善政府无偿献血表彰制度,定期对先进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工作团队进行表彰,鼓励各级单位、企业组织将无偿献血情况与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营造全社会关爱、尊重无偿献血者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公共资源向献血者倾斜。比如,通过定制无偿献血公交卡,为国家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献血次数达40次以上或累计献血量达8000毫升)提供免费乘坐市内公交的福利,在刷卡时还可以设置语音提示“爱心献血卡”。这样,不仅大大增强了献血者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对公众也会起到良好的宣传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影响力。

同时,加强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有效保护献血者的个人利益,进一步点燃个体献血热情、坚定长期献血决心,培养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加强无偿献血

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访谈嘉宾: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专员

唐英

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我国无偿献血发展方向,街头献血点作为无偿献血的主要服务阵地和重要宣传窗口,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目前,我市无偿献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了解到株洲街头无偿献血率为80%左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固定献血屋“身份”不明确、流动采血车停靠点不固定、不安全、水电不配套等问题,都给采血工作正常开展带来困扰。

因此,我建议将街头无偿献血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城市建设一体规划。市文明办可以把街头无偿献血服务网络布局作为文明社区、文明街道考核加分指标之一,全面推动无偿献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同时,规划、财政、交警等部门对无偿献血场所的选址、建设、环境维护等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在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商圈、学校周边等繁华地段增设献血点,并设立相关交通指示标识,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便利;对执行紧急任务的采血车、送血车停靠免于违章处罚。

此外,鼓励商业单位、文化娱乐等公共场所或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者、组织者、管理者积极配合支持采血点设置。

用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

激励群众无偿献血

访谈嘉宾:媒体从业者

李凯

近年来,尽管“献血大王”“献血楷模”不时进入我们的视野,但不可否认无偿献血的公众参与程度仍不高。在我看来,根源在于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断裂。

不论是医学常识匮乏导致的认知错位,还是社会信任缺失导致的“信任荒”,抑或无偿献血保障机制的缺位导致的自我保护,血荒不仅关乎道德,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无偿献血有助于社会福祉,追求的是一种公共价值理性。然而,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无偿献血显然不能依靠生硬的社会动员,而是要想方设法地激发那些最普通平凡的老百姓参与其中。

要做到这一点,显然离不开信任和激励。说到底,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结合。遵守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范带来的利益支持,这种规范的道德价值是脆弱的,难以长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因此,提升人们参与无偿献血的意愿,要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努力消除公众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要健全无偿献血意外保障制度,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只有尊重公众的利益诉求、消解老百姓的顾虑与疑惑、畅通无偿献血的渠道,人们才会愿意参与其中。

献血小知识

1.什么人可以献血?

男18-55周岁,体重≥50公斤;女18-55周岁,体重≥45公斤;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患有传染性肝炎、结核、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禁止献血。

2.献血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成人全部血量约4000-5000毫升,献血一次为2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5%,健康人一次失血10%以下极少引起症状。同时献血还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红细胞,有利于健康。

3.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

献血前两餐不要饮酒、吃油腻食物,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如果曾经献血,需确认两次献血间隔已满6个月。

提升血液应急保障能力

访谈嘉宾:省直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张弟红

血液作为医疗救治资源,不能人工合成、不可替代、不能长期保存,在突发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下,显得更为珍贵。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是提升株洲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关键环节。

我建议将动员、组织团体献血纳入政府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状态下血源不足的情况,提升血液供应保障能力。学习郴州、娄底等地为血站提供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及恢复期血浆采集设备等做法,把紧急状况下采供血使用的耗材、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经费纳入政府计划保障行列,使献血者和采供血工作人员安全防护能得到有效保障,确保各项业务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对采供血数据进行保护,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采供血工作得以继续正常开展。建立与株洲市医疗用血机构互联互通的综合性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加快推动长株潭一体化智慧血站平台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实时掌握血液储备和使用动态,形成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安全可靠的血液应急保障联动机制。

2020-06-11

00:00:00:0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今年你献血了吗?154534402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破解“缺血”难题/enpproperty-->2020-06-11

00:00:00:0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今年你献血了吗?15453440c1545344.html2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破解“缺血”难题/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