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
来源:
-->
人情消费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升格,礼金从过去的50元、100元到现在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随着国庆结婚高峰期的到来,日盛的攀比之风,使昔日满载浓情的“人情费”变为“人情债”,成为不少市民“伤不起”的经济负担。我市人情消费情况如何?该怎样把握个中尺度,让人情消费为生活加分?昨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人情消费多如牛毛人们直呼“吃不消”
“十一”国庆长假马上就要到了,可对于刚参加工作3年的郑建来说,这个长假有点“惨”。因为还没到放假,他已经收到了4张结婚请帖。
今年26岁的郑建在一家私人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2700元左右。除去每个月600元的房租和水电费,以及1000元的伙食费及其他开销,他每个月只能存下1000元。“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正是同学和朋友结婚的高峰期,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朋友结婚,‘五一’和‘十一’长假,收到的结婚请帖更多。”郑建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了工作3年以来送出去的各种礼金。他说:“现在送礼,一般的同事至少是200元,关系好的亲戚朋友则600元、800元、1000元不等。”“8月份平均每周要喝两场酒。”提到人情消费,金桥花园小区的杨阿姨倒了一肚子苦水。一个月“份子钱”就花了3000多元,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情消费的双方都在喊累,超过六成人表示反对,但却身陷其中,不能自拔。送礼方称,大家都这样,谁也不能置身事外。朋友们都送礼了,自己不送,会被看不起。送礼金送多少,还要小心权衡,身累,心更累。受礼方说,现在有大事不能不大办,以前的人情投资不能打了水漂。客人名单要反复斟酌,请客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照顾不周会落下骂名。
“人情费”水涨船高
青年人礼金最重
“记得早些年,参加婚礼都会买一份礼物,脸盆、暖壶、床单、被罩什么的。但现在多数的人情世故,都改成了礼金的形式,而且礼金数额也是一路飙升,真是有些吃不消。”家住亮山社区的朱国贤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送人情”的事情越来越多,礼金也水涨船高。
市民陈小姐说,她2005年刚参加工作时,同事朋友之间红白喜事的份子钱还只有100元,现在都是200元起步,100元根本拿不出手。
礼金只能涨、不能降,这已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同类亲戚间相互攀比,穷亲戚为了“不丢面子”,也要“硬着头皮”统一标准随礼。有的富户将送礼多少当作自己的“面子”,不断抬高送礼金额。有的人将办事收礼的多少,看做是“户门”和“面子”大小的反映,为此在送礼时主动提高礼金标准。有的人认为平时对自己有照顾、有帮助,或是有“恩”的人,在对方家中有事时,通过送礼表示,导致礼金越抬越高。
昨日,记者就礼金的数额问题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随礼金额较大的多是30岁左右的青年人。“一个月工资已经全部用来参加朋友、同事的喜宴,马上就要跟父母借钱随礼了。”市民小张说。
从众攀比心理
人情消费成为压力
最近,在一家私人公司上班的小何遇到一件烦心事。前不久单位一位副总结婚,同事们商量好都送500元。婚礼那天,临时有事没有赴宴的小何,请同事带了500元礼金过去。他事后听说,同事送的“人情”都比自己重。为此小何后悔不已,自己送得最少,将来会不会被“穿小鞋”。
人情本来的含义就是在社会关系彼此互动中的一种付出和回报的具体形式或者载体,很符合人与人之间交往和关系亲密性的建立。是什么使得人情消费的支出越来越高,令人烦恼不已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扈立珊认为,最主要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扈立珊认为,请客与送礼过程中,夹杂着攀比心理、补偿心理、从众心理等,如此复杂而又纠结的心态下,请客的档次越来越高,礼金越来越厚。不少人即便经济拮据,勒紧裤腰带也要送礼。然而,热热闹闹地“消费”后,结果却是人情越来越薄,社会风气越来越坏。
扈立珊说,人情消费高,从积极方面来看,反映出人们的物质相对宽裕,也希望通过更多的投入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回报。但是客观上来说,的确会给那些比较容易从众的人带来压力。
礼尚往来需量力
莫被人情消费绑架
面对愈演愈烈的送礼之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授任莉认为,人情不等于礼金,不在于物品的贵贱,而贵在情感自然真诚的表达。因而,市民在“礼尚往来”时需量力而行,莫被“人情”绑架。
任莉认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帮个忙、凑个热闹、道个喜、问个安都可以看做感情的流露,而不一定表现为送礼物或送礼金,人情来往更重要的是沟通感情、加固社会关系,绝不能和金钱画等号。她建议将人情费视做负担的都市人,一定把心态放正,端正好自己的“人情观”,量力而行,适可而止。“送多送少没人笑话你,把心态放正自然就会少了许多顾虑。”
任莉最后提醒市民说:“不要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要知道幸福感来自于我们需要面对的真实的生活情境。礼物的轻重跟两人之间的情谊不成正比。我们在送礼的时候,重其中的情谊,轻礼物的轻重,可能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美好。”
本报记者
彭雨琪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