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器官移植:与生命“续约”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器官移植:与生命“续约”

——记市一医院器官移植科优秀团队

来源:

-->

当一个人身体的某个器官衰竭,医生通过高超的医术,将另一个生命的器官移植到患者身上,使其获得重生,这种美妙的感觉可谓器官移植科独有。市一医院自1997年开展器官移植以来,截至今年6月,已成功为710名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其中亲属肾移植212例,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5%以上,5年人肾存活率达75%以上。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源于有一支优秀的医护团队,以及他们的技术实力和他们的爱心。

肾脏移植:让尿毒症患者获得“重生”

市一医东院器官移植科配备了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共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中级技术职称医护人员15人。科室技术设备先进,配有先进的诊疗及监护设施:器官移植病区拥有高标准独立的移植病房,其中有布局合理的重症监护病房,全新的生命体征监测、监护系统。已成功救治了数以百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城区某事业单位54岁的周先生,今年1月他被诊断患有尿毒症,由于心功能较差,好几次因为心功能衰竭与死神擦肩而过,眼看着就要退休享享清福了,现在自己却终日与透析机为伴,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年1月,在家人的陪伴下,他来到医院,经过肾移植科器官移植配型系统的比对及匹配,一个月后顺利施行了肾脏移植,4个月后出院并恢复了正常生活。

据该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文定军介绍,一般来讲,患者被诊断为“尿毒症”后有两种治疗途径可以选择:肾脏移植和透析治疗,与透析治疗相比,肾移植具有生活质量高、花费低的优点,尤其是,患者行肾移植手术后,多可以恢复自理和工作能力,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负担生活及治疗费用,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生活质量远高于其它治疗方式。

据世界器官移植大会介绍,我国肾移植的一年肾存活率为90%以上,五年肾存活率为70%以上,而市一医院肾移植科的随访数据表明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已接近100%,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5%以上,5年人肾存活率达80%以上,均高于平均水平。学科带头人文定军主任开展的复杂性肾脏移植及高龄患者肾脏移植手术,为尿毒症患者中的疑难/高危群体找到了希望,使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可以使用“肾移植”这把金钥匙,打开自己的生命之门。

爱与责任随器官一起“植入”

“一旦你做了移植医生,你就是你病人‘一辈子的医生’,连同器官一起植入的,还有暖暖的关爱、沉甸甸的责任。”文定军主任对记者说。

十多年来,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移植病人免疫力很低,就像玻璃瓶,极易瞬间破碎,有时小感冒没及时处理,都可能导致悲剧,医生必须确保病人遇到危险能第一时间联系上自己。

由于肾移植患者较多,即使不在门诊时间,也随时准备回答患者的各种咨询,文定军主任告诉记者,36岁的蔡某2007年不幸患上尿毒症,做了7年透析,心脏越来越难以承受,只能选择换肾,手术后他就成了蔡某心中的“靠山”。第一次感染是在手术4个月后,在电话里蔡某无意间聊到,各方面都感觉很好,量体温却显示37.5℃,文定军马上要他赶到医院检查,看是不是肺部感染,一查果然出了问题。凌晨两点多蔡某开始发高烧,停了抗排异药,药物增强免疫,每天输液3次~4次,发烧间隔越来越长了,住院20多天,蔡某总算逃过一劫。“要是那天没赶来,很有可能就挺不过晚上的高烧。”医生和病人都不禁捏了把冷汗。

上个月,有位肾移植术后出现脱水的患者,昏迷了很多天,专家会诊做了气管切开,病情趋于稳定。家属以为病人长期昏迷不醒,应该“离死亡不远了”,因为家里穷,家属决意放弃治疗,把患者拖回家等他断气,三天过去却还活着,家人又把患者送回医院。回去的时候干干净净,回来的时候却一身屎尿,活像垃圾堆里拉出来的一样。到科室后,文定军主任带领他的团队立即为他进行紧急救治,护士们进行了精心的护理,患者终于苏醒,目前已康复出院。“由于我国移植病人术后康复体系还不完善,需要终身服药的病人比平常人更显脆弱,移植术后指导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手术。”多年来,文主任一直指导患者的用药,患者对文主任很依赖,文定军说,要把这看成一种责任,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

器官移植:风景这边独好

一医院器官移植科是我市唯一一家进行器官移植的定点医院,其肾移植的技术水平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手术。

该院器官移植科拥有高标准独立的移植病房,其中有布局合理的重症监护病房。与湖南湘雅、湖北同济等多家医院进行技术合作,对疑难病例可直接进行远程会诊,与省内外多家医院建立了器官资源网络,实现了器官资源共享及技术互补。2005年通过了卫生厅领导及专家们的严格评审,2007年通过了卫生部严格审核,成为湖南省获准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的6家医疗机构之一,岳阳市仅此一家。近年来,成功开展了1例肝移植及1例心脏移植手术及湖南省第一例夫妻亲属肾移植。成功开展了心脑死亡器官捐献共5例,亲属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及中长期存活率高,在省内及周边省市都有良好的影响力,并将心脑死亡捐献(亦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作为今后的主攻方向。

据了解,目前阻碍器官移植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器官的来源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目前尸体器官捐献已越来越少,中国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尿毒症患者父母年龄太大,所以亲属活体器官捐献也难以解决器官来源的问题,而真正能解决器官来源的应该是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自2011年5月国家卫生部及省卫生厅实施启动公民去世后器官移植试点工作以来,该中心成为全国开展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的试点单位,积极响应并严格遵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及省红会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较好地开展了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工作。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成功实施了5例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完成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50例,并逐步形成完善的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的工作体系与管理体系,使该中心的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可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网,有器官捐献意愿者可直接与市红十字会联系进行报名登记或与岳阳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18607301291

本报记者

李弈萱

文定军:移植泌尿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南省器官移植委员会委员,岳阳市肾移植首席专家。擅长临床肾移植、肾上腺、肾外科、前列腺疾病及先天性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刀完成肾移植手术400余例,对亲属肾移植及微创泌尿外科有独到的研究。

张国富:泌尿外科创始人,移植、泌尿科指导主任,主任医师,中南大学兼职教授,岳阳市十大名医,岳阳市第一任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精通各类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

唐秀英:主任医师,泌尿外科指导主任,中南大学兼职副教授,擅长各类泌尿外科疾病特别是女性泌尿外科的诊治,主持的课题多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林海岳: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负责人,岳阳市泌尿外科学会委员会委员。擅长微创泌尿外科,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杨登峰:副主任医师,肾移植负责人,岳阳市泌尿外科学会委员会委员。擅长肾移植及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

彭世波: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肾移植及泌尿系肿瘤专业的研究及工作,擅长微创泌尿外科,主攻经皮肾镜操作。

王欣宇: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擅长微创泌尿外科及肾移植,发表多篇论文于国家级刊物上。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