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孩子冲刺高考家长该做些什么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孩子冲刺高考

家长该做些什么

专家称:不妨做做减法

来源:

-->

本报记者

刘志恒

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做早餐。上午打扫完房间后直奔菜市场买当天最新鲜的蔬菜。中午女儿放学进屋就能吃到温度刚好、精致可口的两菜一汤。女儿午睡时,坚决不发出任何声响。只有下午的时光才能上会儿网,看几页自己的书。傍晚依旧是精心准备饭菜,和女儿聊天要会察言观色,尽量让孩子的心情保持愉快。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女儿躺在一张双人床上,连翻身都不敢,有时候就这样保持一种姿势,失眠到天快亮……才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陪读的家长杨辉就掉了几斤肉。“这么精心、沉重地生活,换谁都减肥!”但只有这样,杨辉才能感觉到踏实。杨辉的女儿眼看马上要高考,今年4月份,她便向单位请了假,到女儿学校附近过起了陪读生活。她说,女儿成绩还可以,最后两个月她实在不想让女儿还在为吃什么、洗衣服这些琐事而分散注意力,就希望她能有个好的状态发挥正常。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事业单位领导告诉记者,每年快到高考的时候,单位总会有职工请长假专门去陪读。“工作肯定会受影响,但现在谁家都一个孩子,孩子好了,家庭才能好,职工才能踏实工作。所以遇到这些想要陪读的家长,我们基本都会开‘绿灯’。”

……

目前距离高考只有10多天了,正是高三考生们复习冲刺阶段。通常这时,许多考生家长显得比考生更为紧张。而记者走访城区部分高中,发现很多考生除了有自身学习方面的压力外,更多的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多名考生表示,害怕父母念叨成绩,害怕不能实现父母的期望。

四中高三的桢丞说:每次父母问“复习得怎么样了”就感到很紧张,特别是每次谈到英语成绩时,父母就开始叹气,让我“鸭梨山大”,我希望他们不要总是在我面前念叨“复习得咋样”。“为了备战高考,高三开始,父母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这段时间,妈妈每天陪着我学习,一会送水果,一会又送牛奶,其实她是想趁送东西进来的时间偷偷看我是不是又在‘开小差’。感觉像犯人关监狱一样。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尊重我的学习习惯,在我复习的时间别来打扰我。”面对妈妈的“关心”,某示范高中的高三学生抱怨。“高考就要来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很多高三考生家长会问这个问题。长期为中学生做心理辅导的刘老师说: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现在,再提成绩及排名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反而会增加考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冲刺高考,家长不妨做做减法,少说点,少做点,放松自身心态,用自己的心态影响和调整孩子的心态,以自身的情绪来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高考。

此外,有些家长看似“降压”的话语,也可能对考生的心态产生不良影响。比如,“考不好爸妈也不会怪你”、“实在不行明年还可以重新复习”,大部分考生对这些话很反感,还没有高考就说这样的话,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让考生提前就泄了气。

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重点保护对象,给孩子买营养品,改善伙食,每天强迫孩子吃这吃那,觉得是为孩子好。可在孩子眼里,家长的过度关心无形之中反倒成了一种压力,使孩子更担心自己考不好的后果。其实为孩子提供科学的饮食,适当补充有效的营养成分,稍补即可,切勿过度。

相关链接》》》

“添乱型家长”症状自测

以下这些做法,你符合几条?

1家里为了孩子高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家里所有人说话都轻声轻气,走路小心翼翼,生怕打扰了孩子学习,家里来客还未进屋,就竖一根手指“嘘”一声,提示“孩子要考试,不能打扰”……

2每天准备丰盛早晚餐,不管孩子胃口怎样,强迫孩子吃完。

3口头禅包括“最后关头了,坚持住”,“千万别紧张”,“答题检查仔细点,别老白丢分”等。

4总拿别人家孩子的“成功案例”说事,觉得全世界就自己家孩子不努力。

5成为补品控,听说什么管用就给孩子买什么,觉得吃了总不会错,万一因为没吃而输在高考,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6除了学校发的习题和卷子外,还在给孩子买额外的习题,让孩子再多做一些,确保高考不会押错保、漏掉题。

7每天只看高考相关信息,把高考政策挂在嘴边,逢人便说。

8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怕影响孩子情绪,说话战战兢兢。

9把“孩子马上要高考”作为上班迟到或请假的理由。

以上症状,如果满足2条以上,你很可能已成为“添乱型家长了”。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