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岳阳市宏志中学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
-->
每到初中毕业季,一些家庭经济贫困、但是成绩优秀的孩子就会非常纠结:继续读书吧,家庭压力太大;不读了吧,意味着放弃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良机、放弃自己追求的梦想。怎么才能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不再纠结?
早在1999年,岳阳市五中就率先开设“宏志班”,面向市区招收贫困学子,对其免学费、住宿费,并对特别困难学生给予资助,此举在全省首创高中教育免费之先河。市宏志中学校长刘建光告诉记者:宏志班开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从社会责任感来说,以一种教育改革的大胆探索,唤醒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2011年开始,该校成立宏志中学,国家助学金、学校资助、社会资助……滚滚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宏志中学,为了照顾好每一个学生,老师们都会一一家访,认真把学生家庭困难情况搞清楚。荣荣同学读高二时,父亲已经是癌症晚期,母亲也体弱多病,无力负担荣荣的生活费。荣荣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让天下体弱多病的父母都能得到良好的医治。面对生活的重压,懂事的荣荣想到放弃梦想,辍学打工,撑起家庭的重担。在她面临失学的窘境之时,李天贵、周树生两位老师一次次上门劝说,并安排荣荣到学校勤工俭学赚生活费。高中三年,荣荣不但享受到了9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减免了学费、住宿费7000多元,还通过勤工俭学、老师和社会捐赠为父母挣了数千元医疗费用。高中毕业后,荣荣考取了一家医学院,老师们又帮她争取到了大学的重点资助。现在,即将毕业的荣荣离梦想仅一步之遥。“宏志生的家庭都特别贫困,如果学校不帮助他们,这些优秀的孩子就很难完成学业,改变命运。”刘建光告诉记者。为此,在国家奖学金之外,学校每年在办学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安排30万元,对学生进行资助。在宏志中学,虽然没有漂亮的门头,但是教学楼、宿舍、食堂都非常美观整洁。负责学生资助的张安乔老师说:“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刀刃上。”
在解决了“宏志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宏志中学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他们快乐成长。“宏志生最需要的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因为家庭的贫困,他们心理上难免会有自卑感,人格难免有不健全之处。因此,宏志教育必须是爱的教育、人格教育、感恩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实现激发自我的欲望。”副校长陶乐如是说。
为此,学校为宏志生每周安排一到两节班会课,内容涉及理想教育、励志教育、养成教育等。学校还针对“宏志班”专门配备了心理学专业教师担任班级辅导员,着力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思想问题。同时定期举行艺术节、歌咏赛、篮球赛、科技月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
每年学校老师人人都会参与对学生的捐助活动,老师们还会记住每个宏志生的生日。李新秀老师在每个学生生日的时候,都会为他们写首诗词,把美好的祝福蕴藏到诗词中。学生病了,他们像父母一样叮嘱按时吃药打针。学生家庭发生意外情况时,老师们会把孩子接到家里,同吃同住。
芳芳刚到学校时,因为身体疾病,头发掉光了,每天带着假发。因为担心老师、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芳芳自卑、焦虑不愿住校。了解芳芳的情况后,老师们对她进行心理引导,在学校广泛开展“塑造完美人格”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老师们还有意安排芳芳担任班级管理工作,使她的能力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认可。芳芳很快喜欢上了宏志大家庭,她说:是老师、同学们的关爱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明白生命的尊严和人间的力量。
“感谢您一路的细心教导和温暖陪伴。在这里,我向您深深地鞠躬!三尺讲台,染苍苍白发,桃李满园,露美美笑靥。将来,无论我成长为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老师,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这是从这里毕业的宏志生张越感激的话语,也代表着所有宏志生的心声。
在宏志中学有这样一组数据让人感动:15年累计为近500名宏志生减免学费、住宿费280多万元,提供国家助学金200万元,学校老师和社会捐款,让宏志生个人最高可以获得资助8000余元。15年来,450多名宏志生考上理想的大学、68名宏志生考上研究生、20多名宏志生出国或留学。毕业的宏志生中,有的成了专家、学者,有的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工作,有的成了画家、医生,在各行业中,他们都是佼佼者。正是岳阳宏志中学帮助他们实现了心中的梦想,改变了自身命运,托起了心中的太阳。
记者
李忠立
刘志恒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